熊麗
近年來,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推進,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大力減少審批事項。然而,在一些領域和地區,“改革紅利”卻被“紅頂中介”截留,企業負擔不減反增,嚴重制約了市場的活力,也為尋租腐敗提供了機會——
2017年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繼續將簡政放權作為“當頭炮”,直接打向“紅頂中介”亂象。
“一定要下決心清理不規范的中介服務,特別要堅決整治‘紅頂中介!”李克強總理嚴厲指出,“許多收費的中介服務是和行政機關暗中連在一起的。企業不經過這些中介服務,就別想拿到必要的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這就給企業造成了直接的負擔。”
會議決定,再取消與法律職業資格認定、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生產企業審批等有關的20項中介服務事項。
推高企業交易成本
“最近有聲音認為企業稅負過高,其實掰開來算細賬,主要是企業的非稅負擔過重。企業成本高在哪兒,還不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李克強總理在會議上說。
“紅頂中介”正是推高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謂紅頂,是指這些中介服務機構和政府部門有著或明或暗的聯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教授表示,“紅頂中介”主要有幾類,有的本來就是政府的事業單位;有的是政府部門下屬單位“翻牌”成為一個企業;有的是市場化民營機構,但與有關政府部門存在這樣那樣的利益關聯。很多中介機構操作不規范、收費亂、壟斷性強,而且服務質量差,看錢辦事。還有一些政府部門,既是評估機構又是評審機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王滿傳說:2015年作第三方評估時曾經做過調研,一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驗收大概需要涉及20多項各類評價評估,比如環評、能評、安評、消評、震評、災評、文評、雷評、氣評、水評、碳評等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祁凡驊教授說:過去有種誤解,認為市場經濟就是效益經濟、利益經濟,就是收費經濟,有的政府部門自己制定規則的權力太大,隨意設置項目就去收費。事實上,我國從2000年左右開始治理亂收費,但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紅頂中介”的存在不僅令企業增加了時間成本,而且很多是非競爭性的壟斷性收費,或多或少都會增加社會主體的經濟成本。更重要的是,“紅頂中介”讓社會對政府管理和簡政放權產生誤解,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和黨的形象。
“這就像收過路費,不交費就過不去。有了它的存在,道路不可能暢通,經濟不可能健康發展。”祁凡驊教授說,現代政府的定位就是要給社會主體合理的發展空間,不能通過各種自設的項目來干涉企業的正常經營。
改革力度逐步加大
王滿傳表示,通過相關調研發現,企業家反映突出的問題,由過去的政府審批多、審批難,變成了與行政審批相關的關聯性事項成為難點。一些行政審批事項轉給社會組織后,主體變換了,程序卻沒有減少,反而比過去更復雜。這是因為部分地區的中介服務的市場發育不夠完善,很多中介機構與原來的行政部門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就是獨此一家,難以形成有效競爭。
近年來,清理整治“紅頂中介”的步伐正在加快。2015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清理規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通知》,部署清理規范各類“紅頂中介”。2015年10月,國務院清理規范了第一批89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016年2月,又清理規范了第二批192項。“加上這次會議決定取消的20項,清理規范的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已經超過了300項,改革的力度很大。”王滿傳說。
“紅頂中介”去“紅頂”需要斬斷利益聯系。2015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2016年12月19日,發改委、民政部等10部門印發《行業協會商會綜合監管辦法(試行)》,對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后的監管方法予以了明確。2016年底,“紅頂中介”在環保系統成為歷史。截至去年12月底,全國環保系統358家環評機構分三批全部完成脫鉤,其中179家通過取消或者注銷資質形式完成脫鉤,179家通過原環評機構職工自然人出資設立環評公司或整體劃轉至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等形式完成脫鉤。
放得開也要管得住
在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方面,一些部門和地方已經作出了有益探索。比如,相關部門聯合辦公開展“一條龍服務”,集中評估,并且在網上公開發布評估結果。以浙江為例,2016年,浙江省的市、縣均建立了相對集中的實體中介市場或網上中介市場,在全國率先實現審批前置中介服務市場全覆蓋。日前,外匯局公布了《外匯局行政審批需由行政相對人委托有關機構提供的中介服務事項統計表》,對行政審批所涉中介服務實行公開化。
1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積極探索將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逐步改為政府購買。王滿傳認為,將部分“申請人委托中介服務”改為“審批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委托有關機構開展技術性服務”,有助于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要從根本上整治“紅頂中介”任重道遠。祁凡驊教授提醒說:斬斷利益聯系,靠呼吁和覺悟是沒有用的,在利益面前,很多人的覺悟沒有想象的那么高。“意識不轉變,權力不限制,‘紅頂中介還會反復。”
王滿傳表示,目前“紅頂中介”形式上脫鉤的力度很大,但有的還存在著隱性聯系,真正斬斷利益關聯需要一個過程,涉及各方面利益、體制和人員安排等。一方面,有關政府部門要真的放手,讓中介服務機構按照市場機制運行,給予其自主權,做到實質性的脫鉤。另一方面,要著力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規范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