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彩君
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斷發展與推進,傳統性教育教學理念已然不再適應于現階段高中教學的發展。基于新課標教學理念背景,在高中生物創新課堂教學探索中,學校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與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和提高,并倡導培養學生樂于探究和主動參與的學習精神。所以,在新課改教學環境下如何有效轉變高中生物教學理念,創新并改進教學模式,是現階段廣大學校及教師面臨的問題與任務。以高中生物實踐教學情況調查為依據,并就新課標教學理念下高中生物課程創新教學策略的探究與實踐進行了詳細論述與說明。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策略探究;生物課程改革
目前高中階段的課程教學注重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增強為教學原則。高中生物課堂實踐教學中,教師在重視對課程知識內容精心傳授的同時,也要體現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有效施行。創新教學策略探究要以如何讓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并形成科學性學習價值觀為教學踐行理念,推動學校開展創新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課程學習質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綜合學習素養的不斷提升。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學校及教師可以對教學評價體制進行科學合理的編訂,進而有效促進生物課程的持續性發展。
一、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影響與意義
首先,在傳統教學模式的背景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學多以灌輸式教學形式為主,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課程知識的傳授,而且總是強行要求學生背誦生物學知識點與概念性問題,這樣十分不利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發展。而新課改教學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要求教師積極遵循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思想及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作用,削弱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其次,新課程教學環境下教師應積極完善評價體系制度,以及評價教學功能與正確導向作用的充分發揮,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教學探究策略
1.注重合作教學形式,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
在生物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去尋求生物學科中的知識。通過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學會去實踐、去學習、去交往,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在生物教學的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既是合作關系,同時也是競爭對手,但是,教師要做好監督和指導教學工作,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公平競爭,快樂分享。
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之間能夠互相分享學習方法與策略,這樣可以達到讓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當然,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也會產生競爭,但是競爭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讓學生的成績更上一層樓。比如說,教師在講授《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這節內容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各個組之間的成果意見就會在課堂上得到分享,同時各組之間的競爭也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基于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好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工作,避免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并強調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性發展。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注意自身的角色身份,要時刻提醒自己對于學生不僅是教導者,更可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或是合作者。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和學生一起合作學習,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扮演學習“弱者”的角色,這樣學生在參與學習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另外,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學生要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以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發展。
3.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高中生物老師還是注重課本知識點的講授,然而這種教授方式過于枯燥單調,教學效果也并不顯著。但是,為積極響應新課改教學理念的號召,教師首先應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和知識獲取能力,這樣學生通過自身對生物知識點的思考與探究,對課程的教學內容就會更容易理解與吸收。
綜上所述,教師在努力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性與積極性,并積極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動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監督,教師也要多多鼓勵學生,這樣才會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麗平.新課程改革下創新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2013.
[2]張愛愛.新課程教學背景下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方法探究[J].成都大學學報,2012.
[3]許須.淺析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教育教學的影響性[J].新課程教學,2015.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