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云霞

他夜以繼日地忙碌在工作崗位上,用真情和奉獻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他始終把養殖戶利益放在首位,把為人民服務的誓言牢記心間;他用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了這樣一個真理:“真正的偉大,都來源于平凡”。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獲得者周炳森,一位工作在黑龍江農墾云山農場畜牧生產一線的優秀共產黨員。
心裝事業
1984年,自學成才的周炳森被云山農場聘任為連隊獸醫員,從此,他在自己熱愛的畜牧站線上一干就是30多個春秋。經過多年刻苦努力鉆研,加上不斷在生產實踐中總結經驗,周炳森熟練掌握了畜禽的飼養、防病、治療、配種、接產等獸醫學知識和技能,成為云山農場畜牧站線的行家里手。
1994年,奶牛養殖業越來越不景氣,農場很多養牛戶紛紛賣掉了自家奶牛,另謀生路。周炳森所在的連隊奶牛存欄數由原來的120頭直線下降到36頭,成年母牛存欄也只剩下了12頭。周炳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第二年,農場出臺了一系列奶牛養殖優惠政策,養牛戶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吹竭@一切,周炳森的心里樂開了花。他主動當起了義務宣傳員,走家串戶向連隊職工宣傳奶牛養殖的前景和效益,鼓勵大家繼續養牛。但養牛戶們面臨著無法回避的實際困難:一是沒有資金,二是沒有牛源。針對這一現狀,周炳森多方籌集資金,向親戚、朋友借款30多萬元,一個人往返于雞西、寶清等地為養牛戶們聯系購買奶牛。每次外出,差旅費由他自己承擔不說,周炳森還拍著胸脯向養牛戶們承諾,他幫助購買回來的奶牛,如果出現疾病、不產犢等問題,責任全部由他來承擔。經過40多天的奔波勞碌,周炳森為連隊16戶養殖戶義無聯系購買了130頭優質奶牛。連隊的養牛事業隨之風生水起,大家都說這是周炳森的功勞。
東山再起的養牛業,使周炳森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也讓他對養牛這個行業有了新的認識:為什么市場波動會對養殖行業帶來如此大的打擊?主要原因就是奶牛養殖方式過于落后,產奶量不高,品質不夠好,低于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夠強,如果不突破這個瓶頸,類似的問題一定會再出現。周炳森開始走訪養殖戶,主動向他們傳授舍飼養殖方法,但是他的科學養殖技術沒有得到大家認可,養牛戶們還是墨守成規,相信傳統的放養方式??吹竭@樣的局面,周炳森決定親身實踐,用事實說話。
1997年,周炳森和妻子商量后,從外地買回3頭奶牛,他在自家挖青貯窖,當年打青貯約20噸,因為青貯料氣味酸香,能刺激家畜的食欲,對奶牛的生長發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增加產奶量。一年下來,周炳森沒放過一天牛,但他養的奶牛卻創下了農場養牛史上產奶量最高的記錄。事實勝于雄辯,看到周炳森的成功,職工們也紛紛投入到奶牛舍飼的行列當中。
心貼百姓
作為一名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老黨員,周炳森始終把為職工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當做自己的職責,30多年來,農場養牛戶家中幾乎都留下過周炳森義務服務的身影。
2004年春天,農場一位養牛戶打電話找到周炳森,告訴他自家一頭剛產完牛犢的母牛,在過木板橋時乳房被木頭斷茬劃傷了,請他趕緊幫忙醫治。當周炳森趕到現場時,母牛因失血過多已經開始出現肌肉抽搐、眼窩下陷的癥狀,眼看就快不行了,牛主人在一旁心疼得直掉眼淚。周炳森見狀,一邊迅速對奶牛采取強行輸液,一邊躺到奶牛身下進行施救,因為奶牛剛產完犢,水腫得厲害,經過搶救擠壓,受傷后剛扎好的血管又被撐開,噴射出來的血把周炳森的頭發和面部全染紅了,受傷的母牛還差點兒把他踩傷。在一旁的牛主人對他說:“炳森,算了吧,這牛咱不救了,這要是不小心傷了你可咋辦?”周炳森安慰道:“放心吧,沒事,我有經驗!”就這樣,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奶牛的生命終于保住了。在場圍觀的養牛戶們都被這一幕感動,紛紛對周炳森豎起了大拇指。
周炳森當獸醫員幾十年,早已習慣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一天夜里,一位養牛戶家的奶牛突發腫毒病,周炳森二話沒說帶上藥箱趕了過去,為奶牛及時輸液服藥。因為醫治及時,奶牛轉危為安了,可忙碌中的周炳森不慎被牛踩傷了腳,等他被送回家時,腳已經腫得像個大饅頭。妻子心疼地埋怨他:“你這么賣力圖個啥,工作差不多就行了唄?!敝鼙πφf:“差不多哪能行?咱得對得起父老鄉親的信任!”
心存高遠
2010年3月,周炳森被農場任命為奶牛小區主任,他知道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為了幫助管轄區養牛戶解決實際困難,他積極為缺少資金的養牛戶擔保貸款,解決他們的資金問題。他親力親為,隨叫隨到,并做好“傳、幫、帶”工作,把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單位新分來的大學生。在周炳森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云山農場畜牧業經濟效益逐年上升,奶牛受孕率達100%,奶牛平均單產由原來的4噸提高到5噸。
作為一名基層畜牧工作者,從最初的散養奶牛,到如今的科學舍飼,從粗放型經營,到精細化管理,從自營經濟式獨戶飼養,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規模養殖,30年來,周炳森見證了云山農場畜牧業的挫折、發展、崛起和輝煌。“成名”后的周炳森,面對從各地雪花般飛來的聘書和優厚待遇,他每次都是婉言謝絕。每當朋友們不解地問他,為什么這樣犯傻時,周炳森總是笑著回答:“不是我傻,是我真的離不開這片土地,因為我的根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