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玲
【摘要】在新課改的帶動下,作為一種較為新穎、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體驗式教學不僅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可與推廣,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將其積極作用全面發揮出來,其教師還應注重對該教學模式運用途徑的深入探究。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 體驗型學習課堂 意義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39-02
思想品德課作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課程,既能夠為學生傳授豐富的知識技能,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個體道德觀,僅僅圍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搜集、整理教學素材,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更多實踐學習的機會,通過感知、感悟和踐行體驗這一過程來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目標。但傳統思想品德教學一直都處于“一言堂”的狀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探究相關知識,不斷增強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其教師就應該充分重視起學生體驗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為學生積累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一、思想品德課構建“體驗型學習課堂”的重要性
首先,有助于增強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思想品德課程在幫助學生解決知與不知的矛盾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在傳統思想品德課堂上,教師往往采用的都是灌輸教育,而未重視起情感、行為等方面的熏陶與指導,學生無法對所學知識獲得透徹理解,或者是內化成自身行為。而體驗式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強調要為學生積極提供實踐探究的機會,還可以讓學生在所學理論知識的指導下,產生正確行為實踐,同時,在實踐探究中學生也能夠對教材理論知識有更透徹的理解,從而不斷增強其課堂教學實效性[1]。
其次,有助于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對于該課程來講,讓學生熟練掌握并不難,難點在于怎樣引導學生將其轉化成一種思想價值觀,然后再外化為相應的道德行為。而這種轉化往往需要學生擁有獨特的生活、情感體驗,且要注重學生實踐體驗的強化。為此,應注重道德教育和行為訓練的科學整合,并結合這已特點,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調查、義務勞動等實踐活動,以此來促進學生思想、行為的轉化,全面發揮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
再者,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實踐探究學習中,不僅能夠全面開發學生的智力,也能促進學生個性與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重視起體驗教學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事業,增強其學習體驗。
二、思想品德課“體驗型學習課堂”的教學途徑
1.創新課堂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增強學生的體驗性,就要突破教材局限,避免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應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構建出較為生動、多樣化的教學情景,并組織學生僅僅圍繞教師設計的問題,采用不同思維、方式去開展探究活動,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體驗的空間與時間。為此,教師可以利用電影、多媒體等各種媒體來對學?,F有教學資源進行科學整合,并結合相關教學內容,構建相應的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并通過氛圍、情緒等方面的感染,來引導學生產生學習意志與良好的學習行為。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給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體驗,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年級設定各具特色的情景。七年級可以構建“個案分析”的情景,例如:在講解“做一個講誠信的人”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圍繞“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這一中心來進行案例分析探究,給予學生這樣的案例“本地最繁華街道有一名年輕女子,說自己是來此地尋找家人,但尋找無果,且現在已經身無分文,希望能夠得到好心人的幫忙,幫自己籌集回家的路費”并附上相應的圖片,然后提出問題“如果你遇到這名女子會幫助她嗎?”這一案例是學生實際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場景,而針對是否應該信任這位女孩,學生也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程“信任”“不信任”兩派,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聯系所學知識進行案例分析。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誠信”二字的理解,也讓學生真正懂得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
八年級可以采用“模擬調查”的導入形式,比如:某位教師在講解“維護我們的隱私權”的相關內容時,開展了與家庭情況相關的調查活動,需要學生在相應的表格里填寫“父母工作單位、職務以及是否為單親家庭”等信息,然后再統一交給教師。完成上述調查后教師還要求學生針對剛才的調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并評價教師這樣的做法是否正確。有的學生認為教師這樣的做法很好,可以便于自己與家庭環境好的同學交朋友;但是有的學生因為父母不體面的工作害怕受到同學的嘲笑等等。
教師在讀完學生的感受后,班里一片寂靜,學生的表情也很凝重。然后教師將之前的調查表拿了出來,一一撕毀,學生在詫異了幾秒鐘之后都露出了甜美的笑容。這樣獨特的導入,就可以讓學生對尊重他人、維護自己的隱私有更深刻的理解與體驗,教師也不需要做出過多的解釋。這種學習體驗是任何講解都無法替代的。
九年級則可以采用“時空穿梭”等形式,不僅能為后期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還可以不斷豐富學生學習體驗[2]。例如:在開展“愛國主義”主題的學習活動時,就可以為學生帶領學生穿梭時空,播放《南京大屠殺》的電影,讓學生深刻的體驗到“落后就要挨打”?;蛘呤遣シ盼覈鴬W運健兒爭得金牌那一瞬間的視頻影像,讓學生重新體會當時國民的喜悅等等,以此來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多樣化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體驗學習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創設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主要是指在實際授課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挖掘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自編自導自演的形式來體會學習的樂趣,創設情境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相關知識,體驗所學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并以此來對學生的行為實踐做出正確指導,真正做到知行統一。
對此,學校開展實踐活動的渠道往往都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也可以在課前預習、課后作業布置過程中,設置恰當的實踐活動。因為在此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列提綱、查資料,以及參觀訪問和寫日記等形式來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探究、學習體驗的機會,并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3.生活化教學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學習生活、熱愛生活,而課堂僅是一個虛擬的社會環境,要想幫助學生積累真實的學習體驗,并將其轉化為道德情感與行為,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到真實的社會環境中獲得真實的生活實踐。為此,思想品德教學應為學生提供實踐探究的機會,將課堂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在家庭、學校,以及其他生活空間,為學生構建與課文相適應的現實生活學習情景,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主動思考。同時,學生的道德行為也只有回到真實的生活中,才能夠得到進一步強化,因此,其教師應積極加強思想品德課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3]。
比如:在開展《愛在屋檐下》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為學生安排“今天我當家”的教學活動板塊。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確定“當家”這一主題,讓學生試著去市場買一次菜,回家為家人做一次飯。其次,要求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對當家計劃表做出全面分析。例如,每位成員計劃在“當家”行動中做些什么,那些可以自主開展,那些需要父母的協助等,并通過分析交流選出其中最合理的當家計劃,并按照其計劃來實踐。最后,學生實施“當家”行為后,再在課堂上與師生分享自己的當家感受,以及父母給予的評價。在計劃的制定、探究與實施過程中,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真正體會到了父母的辛苦,從而真正懂得要多多關系、孝敬父母。學生之間通過行動領悟出來的道理比教師的講解更深刻。
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適當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與各種實踐、調查活動,學生不僅能夠積累豐富的社會實踐知識,也能夠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進一步培養、發展學生的獨立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不斷增強,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總之,體驗式教學模式對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效果,以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以及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需求,構建出更加新穎有趣且多樣化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學習及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蔣月菇.思想品德課實施體驗式教學的意義與途徑[J].成功(教育版),2008,(10):147-148.
[2] 田青.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
[3] 劉敏.體驗式教學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
[4] 張健.思想品德課程實施體驗性學習課型探索[J].創新時代,2016,(1):62-63.
[5] 羅明.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及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6.
[6] 王仕釗.體驗學習提高小學生思想品德學習效率[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6):87.
[7] 范秀英.談在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中實現體驗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2012,(34):241-242.
[8] 張威.教師引導道德體驗學習——基于中學思想品德課的探討[D].首都師范大學,2005. ·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研究課題《初中思想品德“體驗型學習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