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摘要】語文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基礎學科之一,是學生交際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授課過程中包含了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是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分析的重要方式,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良好溝通能力的重要基石。
【關鍵詞】閱讀教學 探究能力 個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50-02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一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學好語文這一學科,并能更好的理解語文課程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理解嫩理工,形成比較全面的知識框架,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授課過程枯燥無味,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不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也無從談起。針對這一現象,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文從這一視角展開研究。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通常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參與的熱情也會更高,因此,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嫩理工。在初中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讓學生自主問題,學會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中學教學內容之一《滋味》,這篇文章所講述的是生活中痛苦與幸福的兩件事情闡述生活百般滋味,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獲得快樂的這一宗旨,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進而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該內容上課之前,讓學生描述自己所經歷的幸福或者痛苦的事情,將自己當時的感受與體會表達出來,在引起學生興趣之后,開始本課內容的學習,這樣學生也能更高的體會作者所闡述的“滋味”的感受,學生在學會自主探究能力之后,對于文章主體與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利用視頻、聲音、圖片等形式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文章所傳達的內容,自動融入教學情境當中,學生在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之后,在學習其他文章的過程中,會積極的自己尋找與文章相關的情景內容,營造環境、氣氛或者是場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自然而言也就形成了。例如,講述作者爬懸崖、恐懼懸崖到征服懸崖的經歷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授課過程中,就可以利用教學情境創設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在課堂中準備一段懸崖的視頻影像,將一個人站在懸崖上,墻面是陡峭的下上路,后邊是萬盞深淵的這樣一個視頻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是停滯不前還是選擇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主題,找到作者征服懸崖的經驗,讓學生在這樣的閱讀方式之下,感悟人生需要不斷前進的道理,利用教學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方式,也是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通過小組學習的開展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盡管在以往的學習中也會采用小組學習的模式進行分組討論,但是因為教師沒有做好正確的引導,這種教學模式并為充分利用起來。這一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并對問題展開分析與探究,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羚羊木雕》授課過程中,教師利用小組學習的形式展開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對文章進行講解與閱讀之后提出問題:“我是不是該將羚羊木雕要回來?”針對這一問題,學生之間展開探究,根據觀點的不同分為兩大組,每個組的學生都可以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觀點,不管是否正確,只要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個人理解表達出來即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與認識問題的能力,利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認識,還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通過尊重個性思考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學生對于語文教學有著自己的感受,因此,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感受、領悟與欣賞的權利,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同的學生對待同一個問題的時候,感受也會存在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個性各不相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千差萬別,對著這種差異性,教師要學會尊重,不能抹殺學生思維發散的能力,還要充分的利用好學生的這種個性,進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嫩理工。比如《桃花源記》的學習中,所表達的是古人對世外桃源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一個沒有爭斗、沒有算計的世界,在這里人與人之間沒有利益沖突,然而,后人多次探究這樣一個完美的世界,均無功而返,對于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思維,利用對文章的閱讀與理解探究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此外,文章中也要找到最有利的依據,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僅能夠發揮自己的個性思維以及思考方式,還能對文章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
五、創新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堂開始之前,讓學生學會對課堂內容進行預習,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增加,課堂的學習起點也會不斷提升,這是傳統教學中沒有注意到的,因此,語文教師要針對這一點進行觀念的轉變,不斷創新課堂教學。現代的教學觀點中,教學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才是教學的全過程,這就需要學生與老師都參與到學習當中,共同打造雙邊活動,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作為最基本的也是最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素質教學的今天,依然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初中血色恒語文閱讀探究嫩理工的目的,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王國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7).
[2]劉聰娟.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2).
[3]吳春芳.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1):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