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林
【摘要】大學數學是高校經管類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數學的基本思維方法和計算技巧,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有力保障。本文結合安徽外國語學院,分析學習大學數學的困難因素,提出加強與高中知識銜接、重視課后互動、細化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希望大學數學教學的改革能適應社會對經管類專業學生的要求。
【關鍵詞】大學數學 困難因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101-02
大學數學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其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能力[1],在培養應用型人才計劃中非常重要。目前,由于學生基礎差、課時少、內容多,過于重視理論輕應用、評價體系單一等原因,學習數學積極性不高,學習缺乏主動性。由于各種原因,期末考試總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考試不及格。
一、學習大學數學的困難因素
1.學生層次的因素
安徽外國語學院是一所新建不久的、以語言為特色的三本院校,入學新生多以文科生為主、在同類三本院校中學生的水平在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方面有較大的差距。
2.知識銜接的因素
由于高中教學以高考為導向,對考試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反復練習,而考試大綱之外的內容講的少之又少。特別是文科專業,諸如二項式展開定理,排列組合公式、反三角函數、極坐標等幾乎是空白。
3.教師教學的因素
教學對象主要是非數學專業的文科生居多,他們對于具體的、新穎的、直觀的內容學習熱情高;對于抽象的、邏輯的、理性的概念定理等,學習積極性低,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和逃避心理。授課老師大都出自數學專業,不了解各專業對大學數學的需求,容易簡單地將大學數學理解成理工科高等數學的一種縮減版,習慣按照書上的邏輯去過多地填鴨式教學,從而使學生覺得數學難學,枯燥無用。
4.學習方式的因素
在中學學習階段,數學知識點相對固化,學習進度由老師掌握,缺乏自主學習。對于知識的把握,主要通過做題反復鞏固,加上各種考試的壓力,學生更是被動接受知識。而在大學學習階段,多是采用大班教學,學習課時相對緊張,老師與學生接觸時間少。加上大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多,注重基本概念、方法定理的應用,而訓練明顯不足。
5.考試評價的因素
目前,大學數學成績的評價,多以期末統一閉卷考試和考勤作為成績評價依據。由于考核方式機械單一,學生為了應對考試死記硬背相關考試內容。部分學生甚至對成績要求不高,認為考試只要及格即可畢業,臨考之前突擊應試的現象較普遍。
6.社會環境的因素
中學學習環境相對封閉單純,加上家庭的有效監督,大部分同學學習目標明確。進入大學后,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加上大學管理相對寬松,大量時間供學生自由支配,部分學生卻無所適從,對自己的未來缺乏規劃。部分學生甚至沉迷網絡、談戀愛,思想渙散等,學習出現困難。
二、應對學習大學數學困難的對策
針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因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以適應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從以下方面予以改進。
1.加強與高中知識的銜接
數學的知識體系是縝密、嚴謹的,是邏輯性很強的[2],高等數學在知識上是高中的延續和拓展。教師應充分了解所教學生的數學基礎,針對本應在高中掌握而沒有吃透的知識點要加強復習、鞏固;針對高中沒有講到而后續課程默認已學的知識點應予以查缺補漏。例如高中對復合函數如何將其看成有限個簡單函數講得少,而這直接關系到后續求導和不定積分的運算。
2.重視與學生的課后互動
老師在有限的課堂上除了精講重要知識點、例題,課后還需要布置適量的練習,并及時批改作業來發現問題。同時,我們還可以:(1)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和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建立在線答疑渠道,對于學生反饋的問題,要及時有效給予解答。(2)建立數學學習互助小組(以宿舍為單位),交流數學學習心得,探討數學解題方法。教師可以提出思考的問題,小組討論,調動大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3.化繁為簡,強化運用
對于數學味道較重的概念、定理盡量先采用簡單直觀的描述語言或圖形加以解釋,弱化證明推導,突出應用。對于規律性較強的計算方法老師要及時予以總結,讓學生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例如《高等數學》中函數極限的概念,如果照本宣科只會讓學生更加模糊,可采取作圖予以簡單解釋即可,把重點放在后續求極限的方法上。老師可以將求極限方法歸納總結分類,并輔以典型例題。同時,針對同一題型,探討一題多解的方法,培養發散思維。
4.建立合理的成績考核模式
考慮到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考分離單一考核模式[3],增加過程考核。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綜合性作業,要求學生提供案例分析報告或綜述報告,改變單一的純數學應用題目。例如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在學完《線性代數》課程后可安排2次作業:(1)線性代數相關知識點的總結;(2)完成一篇案例分析報告(可從投入產出分析或最優生產計劃的案例中任選一個,具體案例問題可由老師提供)。通過提交作業、考勤、課堂互動等環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構建多元化的成績,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壓力,從而真實地反映學生水平。
5.授課方式、教學手段的更新
經濟管理類學生普遍數學底子薄,但思想活躍。因此要改變面面俱到的教學方式[4],課堂中采用講練結合,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加提問與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在輕松愉快中完成學習。同時教學手段應注重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通過圖文并茂的展示,將復雜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趣味化、簡單化。
三、結束語
隨著高校擴招,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門檻”的降低,勢必會使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困難。教師應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方式與手段,提升學生大學數學學習的效果,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張炳霞 關于三本院校工科專業大學數學的教學思考[J]. 數學教學與研究,2015(51):60-61.
[2] 程麗 大學數學學習困難因素分析與對策[J]. 課程教育研究,2014(29):19.
[3] 陳秀,張霞 大學數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J]. 合肥學院學報,2013(5):76-80.
[4] 黎運發 大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0):117-118.
基金項目:安徽外國語學院校級創新創業項目(項目編號:Awky201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