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摘 要】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而創新教育的前提和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既滿足了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欲望,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信息技術教師應以學科為載體,引導學生在思考與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 創新教育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97
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它實踐性強,內容更新快,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密切相聯。因此,要想學好信息技術,學生不僅要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操作實踐當中去,并在操作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無疑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促進作用。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引導學生在思考與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創新教育的理念貫穿教學的始終。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科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參與學習。因此,教學中應千方百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構建輕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Office軟件中的電子表格時,我是采用如下方法引入新課的。首先出示兩張相同的學生平時測試成績單,分組讓學生計算出每個同學的總成績,其中一張讓學生用筆計算,另一張用計算器計算。在內容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哪組學生算得又快又準,結果不言而喻。然后出示用Excel電子表格制作的同樣的成績單,利用SUM求和函數,即刻算出了每位同學的總成績,學生頓感驚異。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地說:“其實,這還只是該軟件功能的一個方面,它還有大量更加神奇的功能,同學們通過學習與探究即可獲得和掌握。”在教師的激發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猛然高漲,創新意識大大加強。
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培養創新思維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學生的自主獨立學習將成為可能。在傳統的“授”課教學中,教師的“教”未必能引起學生的“學”和主動參與,而在信息技術課中,無論是自主學習還是協作學習都要求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否則教學活動或學習活動無法進行在教學中,可以把學習所需要的資料預先裝入教師主機上,上課時可以通過網絡很方便地傳送到學生的計算機上,學生使用自己的計算機根據老師提出的學習目標在網絡中尋找相關資料來完成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提供的傳輸功能相互討論,取長補短;也可以向老師詢問以解決學習的難點,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反復學習,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進行深層次的練習,來自網上、老師同學的大量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如教學完《網上瀏覽》這一節后,教師可提供一些網址(中小學教育網、中國百科知識網)讓學生用所學的方法進行瀏覽。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資源進行學習,從而受到啟發,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自己特有的東西。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調動;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和素養;有利于發揮學生創造能力,從而真正體現教育以人為本的目的。
三、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習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變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充分發揮、發揚學生學習方式的長處與優勢,彌補其劣勢和不足。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條件等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發現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自主學習法、協作學習法、講授法等有機結合,給學生提供更充分的自主活動空間,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例如在講教WORD“圖文混排”一課時,我把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融于一張精美的賀卡上。首先,我把做好的賀卡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看到這精美的賀卡,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在頭腦里形成一個初步的印象,接下來學生會自覺分析賀卡的結構,哪些運用了藝術字,哪些采用了剪貼畫中的圖片,哪些又應用了文件中的圖片,如此等等。通過分析,學生對本節課的任務就有了直觀的認識。這時我再點撥各部分的具體操作方法,但不面面具到,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既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又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自己主動獲得知識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強實際操作,培養創新才能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自動手、親自實踐,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奧妙。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給學生安排時間加強操作,鼓勵學生敢于動手,勤于動手。實踐,實踐,再實踐,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信息技術基本技能。我在教學畫圖軟件時,首先給學生備足大量的圖片素材,并給他們安排足夠的練習時間,以便學生對各種工具的熟練使用,便于他們對編輯命令的掌握,加強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才能。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已說明了創新的重要,我們必須盡快轉變思想,牢固樹立創新教育的觀念,將培養創新人才作為教育目標,使我們的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新。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只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源源不斷的理論創新、管理創新、實踐創新到位,才能促進學生的整體和諧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才能更好地實現其課程目標,為整個基教的發展做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創新.《華夏教師》.2014年3期.唐海斌.
[2]關于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思考.《考試周刊》201
6年62期.況立敏.
[3]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創新教育的幾點嘗試《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39期.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