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連群
【摘 要】讓寶寶愛上吃飯,需要積極情緒的支持。教師設計遐想的游戲情境,運用夸張的有聲語言配合形象的肢體動作,輔以誘惑的獎勵機制,創設了充滿童趣,充滿遐想,充滿好奇的游戲情境,能有效轉移寶寶的注意,刺激寶寶食欲,激發寶寶的進餐欲望和激情,讓寶寶慢慢地愛上吃飯。
【關鍵詞】開學 進餐 情緒引導 食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206
開學伊始,組織新班寶寶進餐,是老師們頭疼的一件大事。有的孩子挑食,有的孩子絕食,有的孩子哭泣,有的孩子亂跑……如何穩定寶寶情緒,讓寶寶愉快用餐?創設適當的游戲情境,既能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又能吸引寶寶愉快進餐。下面和大家分享兩則進餐小故事。
故事一:勺子火車
記得2016年9月份的一天,我一進班便接到了班主任俞老師的任務:“蔣老師,今天琳琳絕食了,怎么哄都不肯吃飯,就是哭,這個任務交給你。”我接手了棘手的任務,搬來小椅子坐在琳琳旁邊:“琳琳,蔣老師和你做朋友好,讓老師抱抱?”說著,我便抱起了琳琳坐在自己大腿上。“琳琳不是挺好的,沒哭嗎?”我暗暗得意,剛拿起了飯碗和勺子準備喂飯,琳琳就跳下我的大腿,趴在地上哭了起來。看到這一情景,我只能先穩定情緒說:“琳琳最乖,不哭,老師抱抱不喂飯。”一聽不喂飯了,琳琳的哭聲漸漸小了,我也順利的從地上抱起了琳琳。為了轉移琳琳的注意力,我讓琳琳坐在大腿上,和她玩起了撓癢癢開火車游戲:“嗚……,火車開來了,開到琳琳的肩膀上;嗚……,火車開來了,開到了琳琳的‘鴿子窩……”游戲一遍一遍的玩著,琳琳的情緒漸漸穩定了,臉上綻放出了可愛的笑容。“只玩游戲不吃飯怎么行呢?飯總是要吃點的。”于是我不失時機地說:“琳琳,勺子也能開火車了,小嘴巴呀是山洞,火車開進小嘴巴。”說著,我將舀滿飯的勺子在琳琳面前繞著曲線開起了“小火車”。“火車要鉆山洞了,寶寶的山洞在哪里?嘴巴就是小山洞,琳琳的嘴巴在哪里?”我夸張地東張西望,同時示范著張大嘴巴。琳琳在我的游戲情境和語言暗示下,張開了小嘴,我趁機把米飯送進嘴巴。“火車鉆進小山洞了,啊嗚一口吃掉它。”我驚奇地表揚說:“琳琳真棒,一大口把火車上的糧食藏進了肚子大山洞。糧食在肚子里做游戲呢。”說著,我用耳朵貼著琳琳的肚子,做著認真傾聽的摸樣。就這樣,在我游戲情境的語言伴隨下,勺子一遍又一遍地扮演著小火車,來回于飯碗和琳琳的小嘴之間,琳琳一口接一口地吃著飯菜,飯碗里的飯和菜漸漸的少了,少了。雖然,最后還剩下了三分之一,但琳琳的哭鬧和抗拒情緒漸漸地平穩了。伴隨著勺子開火車游戲情境,開啟了琳琳緊閉的小嘴,這是一次質的飛躍。
故事二:肥肉躲貓貓
又一次,我跟往常一樣來到每個班級觀察孩子們進餐。剛到小一班,就看見楊西用調羹舀著一塊肥肉跟保育老師說:“鄭老師,肥肉我不要吃。”鄭老師立馬鼓勵說:“楊西乖,什么東西都會吃,老師獎你五角星。”可是楊西還是不愿吃,把一塊肥肉挑在了桌子上。我輕輕走過去,看著碗中的米飯和肉,靈機一動說:“看,我們的肥肉會躲貓貓了。”說著我用勺子把肥肉藏到了米飯下,楊西一臉驚奇,看著他的表情,我不失時機地問:“你能讓肥肉在肚子里躲貓貓嗎?”楊西點點。于是我趁熱打鐵:“請楊西張大嘴巴,讓肥肉到肚子里躲貓貓了。”說著,我順勢把米飯和肥肉一起送進了楊西張開的嘴巴,連忙說:“楊西真棒,會變魔術了,讓米飯和肥肉一起到肚子里躲貓貓。”我繼續生動的描繪著:“肥肉一點一點從喉嚨躲到了肚子……”我邊說邊用手從楊西的喉嚨到肚子演示著肥肉躲貓貓的路程:“和著米飯,肥肉一點也不孤單。它說肚子好黑好黑,它在里面打轉、捉迷藏呢……”我用耳朵貼著楊西的肚子,假裝仔細地傾聽。“如果楊西自己能讓肥肉到肚子里躲貓貓,那就更棒了!老師獎你一只紅蘋果。”在我的鼓勵引導下,楊西欣然接受了,嘗試著一口一口吃著肥肉,我及時兌現了承諾,將一只大蘋果送給了楊西。楊西吃完飯,自豪地走到鄭老師面前說:“鄭老師,肥肉在我肚子里躲貓貓,蔣老師獎勵我一只大蘋果。”說完擦好嘴巴高高興興地進區角活動了。
讓寶寶愛上吃飯,需要積極情緒的支持。教師設計遐想的游戲情境,運用夸張的有聲語言,配合形象的肢體動作,輔以誘惑的獎勵機制,創設了充滿童趣,充滿遐想,充滿好奇的游戲情境,能有效轉移寶寶的注意,刺激寶寶食欲,激發寶寶的進餐欲望和激情,讓寶寶慢慢地愛上吃飯。巧設寬松愉悅的進餐環境,巧用夸張形象的游戲語言,挑食偏食,哭鬧“絕食”的寶寶將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