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同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90-01
我參加工作今年是第四個年頭,現任教七年七班,所教科目是英語。在四年內的教學中,尤其是在本學期,我感觸頗深,現將感悟總結為以下兩點。所思所想皆來自于日常教學的點點滴滴,所舉之事例也都是小事,甚至可能是微不足道,在總結時也極盡全力避免帶有主觀性,所言之處希望能擊中要害,指出如今學生身上存在的一些特質和在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旨在更了解學生,讓教育教學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得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各樣的問題,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1.填鴨式教育模式,學生學習被動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我不得不說英語的地位被過分重視。英語熱體現在方方面面,大學有四六級,職稱考試科目,中小學三大主科之一。小孩從小開始學英語,有的甚至從四歲就開始學英語,參加各種補習班。從小學校內學新目標,校外學劍橋,劍橋學完學新概念。現在初一的學生已經學到新概念二了,但是反而簡單的東西還不會,基礎不扎實。初一上學期的內容是最少也是最簡單的,但是在考試中學生常常丟分很多,易錯之處集中在名詞變復數,動詞不加單三,丟詞漏詞,不加冠詞,甚至書寫不會點標點,不區分大小寫。這些錯誤說輕了是基礎不好,答題不認真。實質上依我看是沒有英語思維。在最初學英語時就沒有英語意識,所以在學了多年英語之后,英語水平依然沒有長進。如果沒有克服這個問題,這些錯誤會一直伴隨今后的英語學習,這對學生的學習是極其不利的。更可悲的是學生現在完全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老師講過的題不改,學習態度不認真。總而言之,學的多不等于學的好。一味的灌輸不僅達不到目的,學生反而課上不好好聽,以為自己都學過都會了。有的甚至學了兩遍三遍,這樣重復也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英語學習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
2.學習專注度不夠
我只說說我的感受。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開小差,溜號。分析原因如下:一、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理論,因為現在網絡的發達,孩子從小就會上網,甚至迷戀于網絡,這種屬于高刺激。對于課堂教學,盡管我們想盡辦法,運用多媒體,有圖片有視頻,但這種相對于豐富多彩的網絡而言屬于低刺激,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在降低。二、某些教材內容已經不能滿足于學生的需要。比如,語文課在講《皇帝的新裝》一課中,語文老師說這篇是非常好的一個童話故事,特別適合練習口頭表述能力,并且打算用一節課來讓學生講故事。但是,當語文老師找學生來講故事時,學生們很少有想主動來講的,并且表現出對這個故事不感興趣。頓時讓語文老師很詫異也無奈,只好將本節課上完。
3.學生是否愛上課也取決于是否喜愛這個學科的老師
我們的校長曾經說過一個學生喜歡一個老師,不是別的,就是你所展現出的基本功——漂亮的粉筆字、板書,良好的口才,精通專業,豐富的知識底蘊,這也是你的個人魅力所在。這句話我印象很深,并從那時暗暗下決心要苦練基本功,做一個受學生喜歡的老師。
以上是我在日常教學中總結的兩點問題——學習態度不好和專注度不夠。針對這兩點問題,我在平時也想了幾點辦法來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習慣。一、課上多提問,多關注學生的反饋,適時放慢講課速度。二、精講多練。三、針對不良行為習慣具有反復性,準備好反復糾正,練就足夠的耐心。通過以上措施,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也意識到不良習慣的改正并非一朝一夕,學生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反反復復,作為教師應嚴要求,勤督促,多批改多輔導。
4.閱讀材料單一,閱讀量不足
讓學生在其語言能力范圍內接觸大量可理解的語言材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手段和重要途徑。但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受限于教學時間,因此,學生通常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只是英語教材和練習冊上的文章。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只在課堂上進行相關閱讀訓練,除了課文和練習外,很少通過英語報刊、雜志去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對英語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是,通過英語閱讀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體會到獲得知識的快樂進而激發和拓寬學習興趣。然而,學生閱讀量小,直接導致知識面太窄,無法了解中西文化間的差異,這些都會給英語閱讀帶來不利影響。
5.教師對如何克服學習的心理障礙研究不夠,指導跟不上去
由于教師不掌握學生心理障礙,單從技術(知識和技能)上指導,矢不中的,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方法的不力,使這些本來可以爭取過來的"同盟軍",沒有爭取過來。掉隊生隊伍的不斷擴大使掉隊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們覺得既然有這么多人都不學英語,我何必勉強跟著學,我倒不如把這個時間用到數學、語文上,用到這些學科上還能有點效果,用到英語上是白費時間。這種情緒一旦在班里蔓延開來,則愈加不可收拾,甚至會影響到一部分"意志不堅定的"中等學生。
6.部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積極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需要開展互助學習活動,但是有的學生沒有積極參與到互助學習活動中。比如,楊寧、張忠文、李山河、吳斌、楊纖等他們明明知道自己學習不行,應該請教同學,但是沒有和同學討論問題,一直在自己的座位上發呆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是為什么呢?我想是因為他們需要問的太多了、擔心占用別人的時間不好意思問同學、他們更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