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尤翠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79-0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老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探究性活動,可以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好化學基礎知識和實驗基本技能,提高化學教育教學質量。化學實驗既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又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
1.實驗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就怕沒有興趣,沒有興趣將會厭學,最終導致輟學。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它能將學生帶到一個奧秘無窮的化學王國,促使他們去思索,去探究。如在給初三學生上第一節課時我做了"魔棒點燈","火燒手巾"等趣味實驗,使學生感到神奇,腦海里便會思緒萬千、浮想聯翩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對化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實驗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觀察是認識知識和進行思維的前提,如果沒有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就不能深入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在實驗中,觀察反應產生的各種現象,并作全面、細致的描述和分析,如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要引導學生既要觀察到火星四射,又要觀察到生成的黑色固體。在實驗過程中,不僅只讓學生"看",還要讓學生"聞",(如聞so2的氣味)、"摸"(反應中放熱和吸熱現象),從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在觀察的同時,結合實驗現象及時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
3.實驗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實驗教學是通過一些定性的驗證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應著眼于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重點應放在對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上。如:在學習了o2、co2兩種氣體的制法后,可組織學生利用學校現有的儀器和藥品,讓學生自選儀器,親自動手操作制取這兩種氣體。從 o2、co2、兩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開始對實驗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收集方法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再通過實驗來復習這兩種氣體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現象及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等。并列表比較,對比進行掌握。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系統的認識。從而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通過歸納總結,既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4.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的關鍵,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特別是培養敢于提出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盲從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思維品質。要求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實驗、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究新知識的樂趣,整個環節應該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思維為主線,視聽并舉,腦手結合,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如講第八單元時,為了揭示鐵生銹的原因,可以首先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思考特生銹的各種情況。如在通常情況下,鐵制品在空氣中就會生銹,可涂了油漆則不會生銹,干燥的鐵制品不會生銹等。然后經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幾種假設。(1)鐵制品生銹是因為在與空氣接觸時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化合。(2)鐵制品生銹是因為水分子的存在,鐵與水發生化學反應。(3)鐵制品生銹是水和空氣對鐵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猜想,然后再根據不同猜想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完成后,在組織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比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優缺點等。最后,由實驗得出結論:鐵生銹是鐵和氧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對好的方案,特別是有創新的方案進行表揚,鼓勵學生探究創新,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化學實驗在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化學科的教育教學,離不開化學實驗,實驗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能使學生在實驗中不斷得到啟示,使自己所學知識不斷從感知到理論,從膚淺到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