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軍
摘 要: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可以直接決定本班的學習氛圍及班風,也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在給予學生相應的關心和指導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生的教育中,由于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在情緒上有或多或少的波動,這時班主任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正確、積極向上的指導,幫助學生排解壓力和煩惱,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主要針對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指導這一問題作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學生心理健康;指導
作為整個班級最重要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小覷,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要做到良好的引導。同時,由于高中生面臨著高考所帶來的壓力,部分學生會由于承受不住過大的壓力而感到迷茫和焦躁,甚至會出現厭惡學習的狀況,這時就需要作為班級領導者的班主任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健康指導。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一、明確教師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在學習成績上的變化,而忽視了學生心理上的變化,沒有重視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明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而部分學生由于在心理上產生了某種問題,或是沒有辦法排解自己面對高考所產生的壓力,導致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進而造成了他學習成績下降的現象。因此,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應當首先在自己的教學中給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足夠的重視,應在教學中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一舉一動,發現他們的變化,應及時準確地與較為反常的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了解他們的困惑,了解他們對于學習的真實需求,并及時地給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開導學生,幫助他們走出陰影,重拾自信,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二、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我們都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被周圍的人及他們的行為、語言等或多或少地影響。當然,在高中生的教育中也不例外。班主任由于其在班級中的重要作用,學生難免會受到教師的行為影響。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的言行舉止等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因此,為了能夠在高中生中更加高效地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當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質的同時,加深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能夠在教學中給予一些有問題的學生更加準確、細致的指導,更快地幫助學生解答他們的問題。教師通過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培養自身優秀的人格,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完善自己的品格,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培養自己堅韌的意識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等等。
三、在班級中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氛圍
無論是對于學生的教育工作而言,還是對于學生心理層面上的指導,班級是一個開展一切學生工作的載體。在良好的班級氣氛中,學生也會逐步培養出良好的健康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改變。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這個場所,改善教學環境,比如可以懸掛一些名人名言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在看到這些勵志的名言警句后也會自覺地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引導學生,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此外,還可以開展課前十分鐘名人勵志小故事的演講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提高,還可以促使學生在這些故事中學到珍貴的品質。通過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部分有壓力的學生能夠在此氛圍中得到壓力的緩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通過以上對于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描述,不難發現: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及組織者,為了能夠給予高中生正確、科學的心理健康指導,首先應當明確自己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的品質也會影響著學生;其次,教師應當一方面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同時積極地學習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論知識,從而使自己能夠更好地幫助那些有問題的學生,使他們能夠盡快地消除心中的顧慮,走出心理的陰影,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中,從而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最后,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能夠進行自主學習,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楊文強.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5(3).
[2]王嘉煒.高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工作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5(7).
[3]徐明.高中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的建議[J].學周刊,2015(36).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