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子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學評價逐漸成為教學改革的攔路虎。探索專業課實訓課堂的評價模式,倡導"量質一體,注重能力、強化過程,多元參與"的評價方向。
關鍵詞:量質一體;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91-01
中職教育中,教學評價是專業課課堂改革的關鍵環節。隨著我校推廣的"職教活動5項改革項目"深入開展,如何評價專業課實訓課堂的教學效果,逐漸成為教學改革的主要問題。事實上,課堂評價問題也即"如何培養學生"以及"培養怎樣的學生"的問題。當初的一張試卷、兩個考試的評價方式,早已僵化了教育的初心,禁錮了學生的手腳和頭腦。使實訓課堂索然無味。不讓學生動起手來,不讓學生手腦合一,不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去,課堂就變成了"開會",學生就耷拉著腦袋。因此,實訓課堂評價的關鍵就是讓學生動起來,參與課堂中去。
1.用"級差"化的模式評價學生的活動、情感、體驗
專業課"做學教模式"的教學改革,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的轉變、過程的體驗、技能的掌握、動手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但缺乏有效的評價。教學評價應以課堂教學要素為教學改革的主陣地, "級差"化的評價模式(見下圖)顯示了對專業實訓課評價的新思路。職業活動導向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包括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控制質量、評定工作等環節的完整過程。通過完整的學習可以有效地把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傳統的教學評價是以教師為評價對象,忽略了課堂中學生的活動、情感、體驗。
一、功能檢查級差評分頁
學生姓名學號班級日期
實訓課題名稱
一、功能檢查 評分等級10分,5分
二、品質檢查級差評分頁
二、品質檢查 評分等級 10、9、7、5、3、0 分
上表中,學生自評是指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實驗電路或搭建的某實驗平臺)的量化評分。教師評分是指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的量化評分。對學生自評的評分是指教師對學生自評和教師自評的比較,二者之差(級差)得分,級差越小,得分越高。級差評分的優點是學生和教師都知道學生的不足在哪里。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例如,某要素學生評分0分,教師評分0分,則最終成績10分;教師就會知道學生真的不會。而學生的活動,思想、感情可以以評價因子加入評價結果,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能力先行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
2.評價要有質有量,量質一體
一堂課的評價,可以帶動教學整體發展。遵循教學規律,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落實教學要求,體現專業特色是教學評價改革的出發點。整合教學資源,革新教學方式,創設有效互動的課堂氛圍是評價切入點。建立"以量論教"的評價新模式,評價指標注重強調學生的學習行為、效果,安全,環保,衛生,時間,布局,壓線,檢測等要素。各個要素可以都有標準,這些標準叫質量化。簡稱質化。質化后便于判斷優劣。你也可以評價某學生的接線速度(例如1小時內完成),那么可用耗用時間作為評價要素。每一要素功能正常10分否則0分。這叫量化。量化后便于比較。《功能、品質級差評分頁》中將"產品功能"和"產品品質"作為考評的重要項目,產品功能涵蓋主電路功能、控制電路功能、照明電路功能、耗用時間、安全事故等評價要素。評價要素可根據實際調整。要素越多,內涵越深化,要求就提高。初步達到了"以質論教、以量促教"的目的,評價對教師教學的促進功能顯現出來了。評價要素的質化和量化具有較強的自主性,目的性。 "教學效果"的評估指標以學生學習效果為參評中心,注重關注學生積極情感的形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知識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等……從學生學的角度判定教師教的狀況,的確是一次較大的變革。
3.評價要全面化、多元化、科學化
堅持評價內容的全面化,評價角度多元化是評價科學化的根本保證。教學評價要求對學生的評價堅持形成性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單向評價和互動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這是評價客觀性、科學性、公平性的要求,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根本在于使評價內容全面化,從而帶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量質一體"級差"法評價能正確認識到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多元性、互動性。如上述《評分頁》將評價內容分為"功能評分"、"品質評分"兩大塊。對于"功能評分"的評價,必須以教師檢測學生作品為基礎,包括學生作品的各項功能是否達標等,評價的主體以教師為主體,輔之以學生自評、師生級差評分等,評價方式以量評、質評(描述性評語)為主;"品質評分"以評價作品的工藝、外觀、包裝等為基礎。評價要素緊緊圍繞作品的工藝標準。兩塊評價內容評價方式略同、多元評價主體有別,采用百分制和級差制相結合,更全面、更客觀、更具激勵性,增強了評價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附專業實訓課評分說明
1、功能檢查項目評分等級 10、0 分兩檔三類主要考察產品功能是否實現。其中 學生自評完 成 功 能 得 10分,未完成得 0 分;教師評分 完 成 功 能 得 10分,未完成得 0 分;對學生自評的評分相同得 10 分,不同得 0 分。最后合計三項所得總分。
2、品質檢查評分等級 10、9、7、5、3、0 分六檔,主要考察作品的工藝包裝等因素。其中學生自評評分標準為10 分:目測檢驗中沒有任何缺陷,或者工作結果無可挑剔的;9 分:檢驗、工作結果中僅有極小的缺陷;7 分:檢驗、工作結果中僅有較小的缺陷;5 分:檢驗、工作結果中有缺陷,但在專業上仍可視為正當的、合格的;3 分:檢驗、工作結果中有較大缺陷它只能通過時間、材料和機器的損耗來彌補;0 分:檢驗發現了專業上不可彌補的缺陷,或者工作結果中的缺陷過大,無法補救或得不到需要的結果。教師評分和學生評分一樣。對學生自評的評分為(學生自評和老師評分)相差一級得 9 分,二級得 5 分,三級得 0 分。
3、因子即參與評分的項目數目,每項0.因子=項目數×0.1。例如功能檢查4項即得0.4分。中間值即教師評分項目合計得分÷因子或對學生自評的評分項目合計得分÷因子或對學生自評的評分項目合計得分÷因子或品質檢查部分對學生自評的評分項目合計得分÷因子。系數教師根據學生實訓情況進行調整。四項系數合計為1.0。最后成績=中間值×系數,總成績是各分成績之和。
教學評價事關學生的成長,關系到整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正確的評價以能促進教育發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