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
摘要:在高中化學教育中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新高考選考背景下兩屆學生的調查訪談,分析加強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同時提出開展、加強職業生涯教育的多種措施。
關鍵詞:選考模式;職業生涯教育;學生需求;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400-01
"職業生涯教育"概念誕生于美國,為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脫節的問題提出的新的教育思想。 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教育,旨在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己,從而科學合理地進行職業生涯初步規劃,為其想要從事的職業做好相關基礎專業知識的準備。
1.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意義
1.1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新要求。浙江省正在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考生要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職業發展方向,從思想政治、歷史等7個科目中,選擇3科作為選考科目,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學校"志愿,按專業(類)平行投檔。由此,如何正確報考選考科目成了學生、家長及學校共同面對的難題。為學生提供更專業的職業生涯教育指導,應該是學校對新高考方案最好的回應。
1.2 高中生心理特點。根據美國學者舒伯通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探索階段中的試探期。學生在學校學習和生活中開始逐漸尋找自我角色,根據自己的特點以及社會需求全面考慮自己的學業和未來職業,探索自己未來可能的發展形態,并作出暫時的決定。
1.3 化學學科特點。化學是一門與社會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的學科,與化學相關的職業也非常廣闊,涉及化工、冶煉、醫藥、環保、食品、園林、材料等眾多領域。在學生中進行化學職業生涯教育,有助于學生萌發從事化學職業的初步規劃。
2.學生對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認識和需求
筆者以"7選3"選考模式背景下,學生對職業生涯教育的認識情況、選考科目的影響因素及實際教師開展生涯教育的情況三個角度,進行問卷調查。在省一級重點、 二級重點和普通農村高中學校的高一、高二學生中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問卷196張,有效率98.00%。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結果進行訪談。
2.1 學生對職業生涯教育的認識。在對經歷過7選3的高二102位學生中進行選擇依據的調查(見表1),發現50%的同學僅從學科成績的優劣來選擇選考科目,這與浙江省目前的高考模式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學生只能考出好成績才能進入理想的大學、考慮自己喜歡的專業。數據顯示,根據老師或父母的建議來選科也占了較大的比例,這說明普通高中大部分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仍很淡薄,迫切需要學校、父母對孩子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其進行選科以及規劃自己的未來。
2.2 從學生對化學相關職業認識分析開展生涯教育的需求。作為化學教育者,筆者更關注學生對與本學科相關的職業的了解。與化學相關的職業是很多的,但表2的結果說明,近80% 的高中生的認識是及其匱乏的的,主要集中在1-5個,說明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加強職業方面的教育。
2.3 從實際課堂教學中開展情況分析開展生涯教育的需求。筆者在選擇希望從化學課程中接受到與該學科有關的職業信息的133位學生中進行期望在化學課程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收獲(如表3)調查中發現,學生們在希望教師能幫助自我更好的發揮學科優勢之外,更希望老師能更好的引導他們了解大學與專業、了解各種職業的特性、學會規劃職業生涯。
而另一項調查顯示(見表4),在實際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幾乎很少滲透職業生涯教育,教師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比學生強烈的職業生涯教育需求,需要引起我們化學教育者的足夠重視。
3.開展職業生涯教育中的幾點想法
3.1 注重開發教材資源 ,形成職業生涯選修課程。高中教育中的職業生涯教育在我國還處于探索時期,可利用的課程資源還很匾乏,因此,化學教師需十分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筆者開發的《炫酷的化學工作者》選修課程(被評為浙江省紹興市第六批普通高中精品(推薦)選修課程),即借鑒美國的《CHEMISTRY:Concept and Application》教材中的職業生涯教育內容。課程采用"職業閱讀+職業體驗"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各種化學職業的職業要求及未來發展情況,同時認識到每一種職業都需要豐富的知識作支撐,激發其求知欲。
3.2 加強課堂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提升教師實施能力。筆者嘗試通過以化學史話為主線 、"化學工作者"為情境素材 、專題實驗課等課堂教學模式,將化學課堂教學中融合職業生涯教育。不僅實現了化學學科教學的三維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初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3.3 強調課外化學職業體驗社會實踐活動。利用社會資源將相關職業的家長或專家團請進校園進行職業專題講座,把學生帶出校園,到工作崗位親身實踐各種化學職業,這種組合式體驗活動是化學教學中實施職業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徑。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育中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能激發和調動學生自覺學習、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岳輝.職業生涯教育研究及其對我國普通高中的啟示[D].上海師范大學,2006:23
[2] 周春,趙永春.美國高中化學教材中的職業生涯教育[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