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霞 楊芳琴 王海燕 梁華麗
質量反饋式管理對提高手術室腔鏡器械清洗包裝質量的應用研究
劉躍霞 楊芳琴 王海燕 梁華麗
目的:探討質量反饋式管理對提高手術室腔鏡器械清洗包裝質量的應用效果,以供臨床參考。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50名手術室護理人員,按照時間順序,2013年5月~2014年5月~2014年5月為對照組,2014年6月實行質量反饋式管理,2014年6月~2016年5月為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則實施質量反饋式管理,每組均分別清洗500件腔鏡器械。結果:兩組在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情況、腔鏡器械包裝不合格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質量反饋式管理能夠有效降低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以及包裝不合格情況,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
質量反饋式管理;提高;手術室腔鏡器械;清洗質量;包裝質量
腔鏡手術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手術方法,其損傷較小,恢復較快,應用廣泛[1],但在腔鏡手術器材處理過程中,很容易降低腔鏡器械的清洗質量[2],最終影響下一次手術效果,因此,本研究針對護理人員分別實施不同干預,探究對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情況、腔鏡器械包裝不合格情況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手術室護理人員50名為研究對象,男19名,女31名。平均年齡(32.75±2.52)歲。男性與女性之比為10/15;職稱: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7名,護士39名;學歷:大專11名,本科及以上39名;工齡:1~2年5名,2~3年10名,3年以上35名。按照時間順序,2013年5月~2014年5月~2014年5月設為對照組,2014年6月實行質量反饋式管理,2014年6月~2016年5月設為觀察組。觀察組實施質量反饋式管理,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期間選取腔鏡器械1000件,主要包括光纖導線、目鏡等,兩組護理人員分別各負責500件腔鏡器械清洗。
1.2 管理模式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干預,主要包括交接班核對、合理分工、完善制度等幾個方面。具體內容包括:(1)由消毒室工作人員組成消毒小組,由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作為消毒組長,定期檢查物品消毒情況。(2)在包裝間通風良好且光線較為充足的地方進行檢查,腔鏡器械在帶光源的放大鏡下進行檢查、核對,另外1名護理人員則需要再次對其進行檢查,最后對器械進行包裝。(3)在護理人員接收到腔鏡器械的時候需要認真核對物品的名稱、數量,發現問題立即核實,從而有效減少錯誤事件。
觀察組采用質量反饋式管理,總結手術器械晚送、損壞、供應不及時、消毒不到位等現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規范性管理。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觀察、改進、完善,從而列出相應管理措施,主要從增加人員、合理分工、規范系統的人員培訓、完善制度流程、交接核對、定時溝通等方面進行管理。(1)建立消毒小組。由1名手術室專業經驗豐富的護士長、若干名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護士長作為管理小組組長,定期對組員的工作質量進行檢查,發現不足之處,立即指出,并將工作中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統計、歸納,在小組開會時提出,收集科室小組人員的意見后,由護士長進行總結,且制作成管理手冊,要求每位工作人員熟記,根據臨床實施具體情況,再進行不斷完善,從而提高手術室工作質量。(2)建立器械清洗交接卡,主要是由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填寫,內容主要包括器械的名稱、總數、使用器械的患者感染情況等,讓護理人員對物品做到心中有數,便于以后工作改善。(3)供應室以及手術室的護理人員隨時保持溝通,以利于器械的周轉,還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任何因素影響下一臺的手術情況。手術結束后,立即進行器材交接,樹立服務意識,充分體現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對器械消毒的重視。(4)器械清洗時,嚴格區分手工清洗以及機洗的物品,并進行標注,還需要重點檢查器械的齒槽等情況是否出現污漬等,從而保證器械清洗的合格。(5)手術室不經常使用但是需要備用的器械包很容易過期,因此,需要采用無紡布包裝,從而延長有效期,避免器械反復消毒對資源的浪費。(6)供應室還需要建立一定的質量標準,從而實現質量的標準化,護理人員交接班時,詳細檢查科室是否出現漏收現象等,還要檢查器械物品的清洗是否合格,包裝是否出現破損等,保證器械質量及供應。(7)改造工作流程。完善回收物品流程,首先進行物品分類,然后進行浸泡、清洗、干燥處理、物品準備、分類包裝,最后進行滅菌、監測、存儲、發放。每班安排3名工作人員對器械包和輔料包進行處理,嚴格執行雙人核對原則,無誤后,方可送入手術室備用。(8)合理搭配。由于手術室器械具有特殊性、專科性,在形狀、結構上較為復雜,容易導致清潔不全面現象。對此,應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嚴格執行消毒流程,合理搭配每班工作人員,從而起到互相協助目的,確保消毒供應室的工作順利進行。同時可定期對消毒室工作人員進行消毒相關知識學習,提高其專業知識水平。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腔鏡器械包裝不合格情況。清洗合格判定標準[3]:(1)肉眼觀察。器械表面無血跡、污漬、銹跡存在,縫隙處用棉簽擦拭無污跡。(2)細菌培養計數法。僅僅可反映出細菌污染的水平,不會反映有機物的污染程度。(3)潛血實驗。血紅蛋白中含鐵血紅素部分催化分解試劑中的過氧化氫,并釋放新生態氧,將上述色質物質氧化并呈色。
包裝合格判定標準[4]:嚴格參照《醫療器械說明書、標簽和包裝標識管理規定》的內容進行包裝。腔鏡器械包裝完好無損,包裝袋上字跡清晰,表面干凈整潔,附有真實、完整、準確的說明書、標簽、包裝標識以及外包裝標識卡上字跡清晰,注明消毒包名稱、爐號、爐次、消毒員、包裝者、消毒日期及失效期等。

2.1 兩組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情況比較(件)
注:1)為χ2值,-為確切概率值
2.2 兩組腔鏡器械包裝不合格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腔鏡器械包裝不合格情況比較(件)

腔鏡手術過程中,如果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會造成手術患者諸多不良反應[5],影響治療效果,若出現感染較為嚴重,還會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需要加強腔鏡手術器械管理,從而保證手術治療效果。
質量反饋式管理具有一定的效果,原因如下:(1)在手術室中并沒有專門清洗腔鏡的設備,且手術室護理人員并不能對器械的死角進行清洗,而供應室配備有專門的清洗設備,其速度較快且死角清洗到位,并不會出現較多不合格現象[7]。(2)手術室工作繁雜,部分護理人員并不能夠擁有較多的時間進行清洗,匆忙間往往不能夠保證質量。采用質量反饋式管理后,清洗質量得到有效保證[8],還能夠有效降低醫源性感染幾率。(3)手術室清洗腔鏡的護理人員部分為實習護士,不能保證器械清洗質量,而且不專業的清洗很有可能會損壞腔鏡,還有可能導致腔鏡殘留感染源,從而影響后續患者的治療效果,在供應室進行清洗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質量反饋式管理主要優勢在于:(1)供應室以及手術室能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9],能夠做到專業清洗及保養,還能夠嚴格控制包裝,做到每個死角的滅菌消毒等,從而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杜絕污染源,從而進一步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10]。結果顯示,觀察組腔鏡器械清洗不合格、包裝不合格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腔鏡器械清洗包裝質量的情況,采用質量反饋式管理干預,充分發揮供應室作用,還能夠有效提高供應室人員對清洗器械的責任,加強包裝以及核對過程,避免腔鏡器械的丟失,在一定的程度上規范了管理,保證了清洗滅菌質量,避免了醫院內交叉感染,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應用推廣。
[1]鄭蘊欣,李 斌,徐梓添,等.區域性醫療設備器械管理質量控制效果及需求調查問卷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6,74(2):36-38.
[2]邵素俠.醫院消毒供應室質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373-374.
[3]季曉云,尹世萍,夏 燕,等.探討消毒中心供應室質量管理模式對手術器械清洗包裝滅菌效果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4,74(22):559-559.
[4]鄒祝平.持續質量改進在手供一體化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54(5):103-104.
[5]高 瓊.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對醫療器械清洗包裝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3):120.
[6]莊江梅.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對醫療器械清洗包裝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6,22(16):229-230.
[7]王文靜.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器械集中供應管理中的實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58(18):59.
[8]李艷梅,韓文珍,黃淑敏,等.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器械集中供應管理中的實踐[J].天津護理,2014,22(3):241-242.
[9]殷瑋瑋,徐亞金,施仲芬,等.消毒供應中心對骨科外來器械全程質量管理的實施方法與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47(2):107-108.
(本文編輯 肖向莉)
523320 東莞市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劉躍霞: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10-14)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