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佳,劉明朗
(安徽工程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中小型高校碩士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黃仲佳,劉明朗
(安徽工程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教育層次,直接關系到國家科學技術水平。我國近年來的碩士研究生擴招導致研究生教育存在較多問題。在文中主要分析我國中小型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非典型問題,如研究生培養經費短缺問題、資料匱乏、科研氣氛不濃厚、導師指導力度不足及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等,并提出對應措施,探討提高中小型高校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措施。
中小型高校;碩士研究生教育;對策
從碩士研究生擴招以來,我國研究生數量急劇增加,研究生教育也從傳統的大型高校逐步擴展到中小型高校。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規模急劇擴張,有些年份,研究生招生數年增長率甚至超過33%。這樣的超常規發展,史所罕見[1]。國家統計局和教育部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有在校研究生人數約200.4萬人,近年來,中小型高校的在校研究生數量也相應增多。
研究生數量的增速過快導致我國研究生教育面臨著眾多典型問題。如:(1)研究生教育規模和結構與經濟發展的契合度較低[2];(2)培養體系和培養方式沒有及時調整,跟不上研究生規模發展的要求;(3)缺乏完善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造成研究生教育整體質量較低,已畢業的研究生素質與時代要求存在較大的鴻溝;(4)沒有建立社會反饋與評價機制;(5)研究生培養經費短缺,研究生的課題經費沒有保障,制約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這些典型問題,在中小型高校中體現得更明顯,并且我國高校的發展參差不齊,中小型高校的各方面資源和實力遠遜于“985”、“211”等大型高校,因此中小型高校除了以上的典型問題外,其研究生教育還面臨著很多非典型問題,導致中小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水平較低。本文目的在于總結我國中小型高校研究生教育面臨的非典型問題和對策思考,旨在探討提高我國中小型高校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途徑。
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教育層次,直接關系到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學術思想的繁榮、工業水平的提高,關系到國家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也關系到眾多莘莘學子個人的成長與發展[3]。因此,研究生教育質量具有國家的戰略高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成為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研究生教育還有較大差距。中小型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面臨的問題更多,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整體水平,需要提高中小型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質量,就需要中小型高校的研究生導師承擔更多的責任,付出更多時間和耐心,更需要中小型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特色的研究生培養管理、經費和考核等體系。
1.1 研究生培養經費短缺問題及對策
問題:中小型高校科研經費缺少,一部分研究生導師沒有研究經費,科研力量薄弱
我國的大部分中小型高校以教學為主,定位為教學型大學,教師的科研能力整體上較薄弱,科研經費少,更貼切地說,具有科研經費的碩士生導師的比例很低。因此,導致研究生學習期間的科研經費嚴重不足,特別是需要進行實驗研究的理工科類研究生教育,面臨更大的經費短缺。由于經費沒有保障,甚至有研究生在學習期間沒有做過相關實驗研究,畢業論文撰寫得類似于文科論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實驗操作,理工科類碩士研究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終究不夠深刻。另外,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安排有2年的課題實驗時間(大多數小型高校的碩士研究生為3年制),課題經費的匱乏將導致碩士研究生荒度時光。因此,培養經費的短缺也成為了中小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頭號問題。
對策:避免沒有經費的導師指導研究生,多渠道籌備研究生培養經費
為了避免沒有經費的導師指導研究生,可執行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實行導師注冊制度,獲得相應導師資格者,每年必須通過導師注冊后,方可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科研經費應成為導師注冊的主要條件之一。如有些高校的導師注冊基本條件是研究生導師在本研究方向上主持較高水平的在研科研項目,研究經費能滿足培養研究生的需要并嚴格執行。如有些碩士生導師資格有相關規定:理工學科導師主持縱向科研項目,且賬面具有一定額度的可支配科研經費(如工學不少于3萬元,其它學科不少于1萬元);導師主持橫向科研項目,且賬面具有可支配科研經費(如理工學科不少于6萬元,其它學科不少于2萬元)。規定研究生導師科研經費的額度,是為了保障研究生培養經費的充足,確保研究生可以開展課題工作。
本來碩士生導師就少的中小型高校,再加上科研經費的限制,將使得可選導師更少,難以滿足研究生擴招、在校研究生數量激增的要求。因此,避免采用沒有經費的導師指導研究生也只是權宜之計。
徹底解決研究生經費短缺問題還應多渠道籌備資金,解決研究生的經濟問題,除了國家層面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中小型高校還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建立研究生經費保障制度。具體方案可以采用: (1)鼓勵社會團體和民間力量捐資助學和參與辦學。一方面,求助當地政府協助創造輿論,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研究生教育的培養,讓參與研究生教育成為社會的責任,甚至讓參與研究生教育的社會團體獲得切實利益,如對于參與捐資助學的行為可以作為稅收或其它支出減免政策的一種;另一方面,通過產學研合作、合作培養等渠道和方式,讓企業參與共同承擔培養研究生,共同分享培養成果。(2)完善研究生教學基金機制,讓社會團體和民間力量獲得參與研究生培養的渠道。現在,企業參與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建立獎學基金,給予優秀研究生獎勵,缺乏研究生培養經費的基金體系。(3)中小型高校要建立研究生培養項目體系,一方面保障研究生培養經費的補充,另一方面促進研究生科研的動力。
1.2 資料匱乏問題及對策
問題:資料庫匱乏,資料閱讀量少
大多數中小型高校的圖書館紙質藏書基本夠用,而作為科研最新和前沿的科技文獻來源的數字庫卻十分匱乏,甚至有些高校還沒有任何外文資料庫,大多數中小型高校也只是購買了少量的外文資料庫,幾乎沒有國際英文資料的獲取渠道。作為研究型人員的培養,科技前沿信息和資料是必要元素,資料的匱乏直接影響到研究生培養的質量。
資料閱讀量過少,特別是高級別外文雜志的閱讀量十分稀少。調查發現,有大于30%的中小型高校的研究生的外文資料閱讀量不到10篇,主要原因是外文資料庫缺乏,并且沒有課題或沒有科研活動的導師本身就沒有閱讀外文資料的習慣,更不會教導學生獲取外文資料和閱讀外文資料,導致部分研究生的三年學習生涯中極少閱覽外文資料。
對策:多渠道獲取資料文獻,將外文文獻閱讀并做總結報告形成常規工作要求
數據庫缺失需要多渠道來彌補,現代網絡信息非常發達,我們可以從很多渠道獲得文獻資料,如著名搜索引擎的文獻檢索、文獻共享平臺、文獻求助平臺等。這些文獻檢索和獲取平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小型高等學校數據庫的缺陷,卻難以彌補數據庫缺乏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影響。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中小型高校的導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來促進研究生的資料閱讀量。
然而,在學校沒有文獻庫的現行條件下,需要導師指導文獻的其它獲取渠道、文獻的閱讀方法等;同時導師還需要從推動研究生閱讀文獻上下功夫,給予碩士研究生獲取文獻資料的推動力。促進研究生閱讀文獻的方法多種多樣,以下總結些常見方法:(1)制造閱讀需求,需求是最大的動力,導師定期布置研究生撰寫文獻摘要、課題最新發展及最新文獻分析等任務,形成研究生主動尋找資料、主動閱讀資料的促進力;(2)制定文獻閱讀,提出實驗方案或復述實驗方案、文獻信息等,這個工作在導師了解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給學生指定文獻閱讀,與學生討論課題方案,促進學生認真閱讀文獻;(3)研究生協助導師分析實驗、參與科技論文寫作,在科技論文寫作過程中,需要參考文獻,需要仔細閱讀文獻的寫法等,促進研究生養成在閱讀科技文獻時的思考習慣。
1.3 科研氣氛不濃厚問題及對策
問題:中小型高校沒有形成科研氛圍,研究生參與的科研活動過少
調研數據顯示,65.7%的受訪者認為,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是提高研究生科研意識的重要條件[4]。可見中小型高校應該重視科研氣氛的營造,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當前,中小型高校科研氣氛不好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①教師以教學為主的科研活動少,校內學術報告少,學術講座等活動少,缺乏研究生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的經費,導致中小型學校的科研氛圍不夠濃厚,研究生缺乏學術熏陶,嚴重制約了研究生科研意識的養成;②中小型高校未建立研究生科研活動的相關激勵機制,在研究生群體中沒有形成人人搞科研、人人參與科研的良好氛圍[4];③研究生培養的畢業要求過低,沒有制定研究生培養過程控制計劃。在現行條件下,研究生畢業主要有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畢業報告三個過程監控,由于中小型高校的整體科研條件、氣氛都較低,因此三個過程控制對中小型高校來說還顯得的過于粗略,導致研究生的科研活動主動性低。
對策:成立研究生學術活動基金,針對研究生組織校內學術交流活動
通常,研究生可以參加的科研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①各種學術會議活動,如專業學術會議、研究生論壇及學術講座、報告會等等;②科技競賽活動,如科技論文大賽、實驗技能競賽及創新大賽等;③外出交流學習、企業調研等。這些科研活動將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學術能力,但也需要活動經費支持,中小型高校缺乏學術活動的經費。因此,需要從多渠道獲取資金,建立研究生活動基金,保障研究生的學術活動支出。
此外,組織校內的科研活動需要較低的經費支持,將是中小型高校營造研究生學術氣氛的良好對策。但由于中小型高校的研究生數量少,難以形成氣候,有的導師招收的碩士生數量不固定,課題組的學術活動難以開展。針對這種現象,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案解決:①可通過學院或研究生院組織定期的校內或院內學術交流、討論會,組織碩士研究生定期進行課題進展報告等活動;②由學科的研究生導師自行組織研究生進行報告,特別是科研方向相近的研究生組成研究生報告組,促使學科的科研氣氛形成;③組織區域性的研究生學術交流論壇等,如同城小型高校研究研討會、就近校際科研互訪等活動。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意味著中小型高校面臨更大的困難。中小型高校應當建立研究生科研活動機制,并使研究生科研活動常態化,讓研究生在學術活動中感受科研、開闊視野、熏陶學識、提高能力。
1.4 指導力度不足問題和對策
問題: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力度嚴重不足
實力雄厚的大型高校,其科學研究形成課題組的體系,課題組由組長、骨干教師、博士生、碩士生構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導師指導方向和大局,具備較強獨立科研能力的博士生協助負責碩士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實驗指導,研究生在這種日積月累中不斷進步。而中小型高校研究生的指導力度極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①中小型高校大多沒有博士點,課題組科研成員構成不合理,基本沒有博士生層次,出現人員組成斷層;②中小型高校的科研普遍沒有形成團隊,研究生單純依靠導師進行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科研活動;③中小型高校導師的教學任務相比大型高校也要繁重得多,導致對研究生的指導力度嚴重不夠。由于導師對碩士研究生的指導力度不夠,再加上有些研究生個性過強,出現很多不應有的現象,如碩士研究生三年中幾乎沒有和導師交流,師生間甚至無法聯系上的極端現象。
對策:建立研究生的指導機制,形成抓重點多種方式的指導方案
對研究生的制度需要保證基本制度力度,重點抓課題研究、論文寫作的指導,輔以做事態度、問題思考、生活交流等多方面的指導工作。課題研究指導可以從以下四個重點方面獲得保障:①實驗技能方面。需要定期和學生一起進行實驗操作,或定期指導研究生進行實驗操作,指導研究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實驗方案的改進指導等。②論文寫作方面。任務主導方式,布置科技論文、專利寫作任務,由碩士生進行撰寫,導師面對面進行修改、講解、指導,直至完成文章發表或專利申請。③完成一定數量資料閱讀、課題調研、實驗方案整理、實驗計劃制定、課題創新設計等指導工作。了解研究生實驗上的難點,制定解決研究生實驗難點的方案。④在指導模式建立方面。導師在相對固定的辦公室時間內,盡量與研究生進行會面交流。
拓展研究生制度方式:發揮現代通信技術的作用,指導方式方面采用微信及其它社交軟件進行實驗的視頻指導,研究生采用視頻進行課題進展報告等,這些現代網絡方式在國外已經獲得較大程度的應用,可以有效地、靈活地進行研究生的指導工作,避免由于時間不好安排導致研究生指導力度低的現象出現。
1.5 學習動力不足問題與對策
問題:學習動力不足、紀律松散
研究生學習動力不足、紀律松散的原因較多,導致中小型高校研究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有:中小型高校的科研任務不夠,導致研究生課余時間充足;中小型高校研究生的學習動力相對大型高校的學生少,生源質量相對低些,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高校已經全面實行研究生收費制度改革,不管是碩士還是博士研究生,一律以獎學金的形式對優秀研究生的學業給予支持,但不是所有研究生都能獲得資助;部分研究生迫于經濟壓力,瞞住導師到社會上兼職,與實驗研究工作越離越遠;研究生導師負責制,更多的集中在研究生辦公室中,導師管理難以跟上,導致研究生管理處于“放羊”狀態,紀律比較松散。
對策:改革研究生考核機制、建立研究生管理機制
當前的研究生培養管理、考核及獎勵衡量都以量為先,研究生要順利畢業就需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畢業證能否拿到與是否發表論文直接相關,這樣的評價方式導致研究生以應付論文發表為主要目的。為了避免這些弊端,部分高校已經取消了碩士研究生畢業必須發表論文的制度。但是在沒有找到更有效的考核機制前,這種考核機制在中小型高校中還是主要的考核方式,研究生培養形成應付論文發表為先,對實驗研究馬虎不上心,沒有科學研究的興趣和動力。
因此,要改革研究生考核機制,還需要針對中小型高校的特點進行規劃。(1)區別對待研究生的性質,避免全部研究生都需要發表論文的一刀切現象。當前的碩士研究生學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一種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前者更要考察其理論水平、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后者更側重考察實踐能力、技術工程能力。所以,對于一些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可以不要求發表論文與畢業掛鉤,但需要增加對社會調研、實習實踐業績、技術工程能力的考核。(2)加強研究生的學術自律、實驗研究過程的評判和考核,使研究生質量評定、獎勵、畢業更多與培養過程進行掛鉤;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主體,建立考核體系讓導師參與研究生過程考核,作為研究生評定的重要部分;確保導師對研究生的考核評定有據可依;建立導師對研究生評定的責任負責制,保障導師評定的公證性。
碩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碩士研究生教育應以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針對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結合高校自身情況,不斷探索和改善研究生培養方法,以達到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使研究生成長為學術和技能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優秀人才。我國中小型高校的教學條件、科研基礎都較薄弱,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晚,導致其面臨的問題更多,這需要中小型高校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更明確和準確,建立培養體系應對中小型高校研究生培養中的非典型問題,為培養高素質的碩士研究生做出努力。
[1] 周川.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問題[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44-47.
[2] 孟潔,李學昌.當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思考[J].現代大學教育,2003(4):75-77.
[3] 陳曉慧,蘇曉.研究生學習自由的意義及特征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0(1):44-46.
[4] 孫剛成,陳希,喬剛.研究生科研意識養成因素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2(1):82-83.
責任編輯:張曉輝
Problem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M iddle and Small-size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HUANG Zhongjia,LIU Mingl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level of cultivating senior talents,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 country.In recent years,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postgraduates results in many problems.This papermainly analyzes the non-typical problem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lleges,such as the shortage of funds for postgraduates’training,lack of data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t-mosphere,inadequate guidance by tutors and learningmotivation of students,etc.Based on these,it gives corre-spondingmeasures,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lleges.
middle and small-sized colleges;postgraduate 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G643
A
1009-3907(2017)06-0068-04
2017-03-29
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2013zjjh017;2016jyxm0090)
黃仲佳(1979-),男,廣西貴港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光學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