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文化 石阡共識
2017年11月18日,“首屆中國(石阡)夜郎文化高峰論壇”在貴州石阡舉行。多彩貴州文產集團指導,中國先秦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傳媒調查中心、復旦大學媒介管理研究所、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支持,中共石阡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石阡縣政協、多彩貴州文化旅游研究院承辦,貴州網絡文化發展協會、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貴州文化產權交易所、貴州日報《藏天下》雜志協辦。
中國社科院、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三峽大學、貴州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大學的專家,夜郎文化資源涉及地貴州赫章、六枝、威寧、望謨、桐梓、貴陽、長順、鎮寧、石阡,湖南新晃、重慶綦江等地代表、學者和企業家,就夜郎文化本源、夜郎區域協作、夜郎文化品牌構建和傳播、聯動機制、產業轉化等問題展開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的研討,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建設性的倡議。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走向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夜郎文化中能與改革開放創新時代精神同頻共振的元素,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部分,更是我們各相關地域、相關民族后發趕超的文化軟實力之一。有學者認為:實際上“夜郎自大”是一種歷史誤讀,在這一成語背后,反映的恰恰是夜郎人自覺自信的精神和積極開放的心態。因此,發掘、保護、傳承、傳播、弘揚和創新夜郎文化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不可否認,作為中國歷史之謎的夜郎及其文化,存在一些歷史爭議,要十分清晰地再現,依然要仰賴考古上有真正的重大突破。但考古具有偶然性,我們不能等待考古發掘有了重大突破以后才去研究和開發利用它,而應立足現實條件協同共享、創新探索、有所作為。
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努力,貴州和夜郎及其文化影響所及的地區的專家學者,為使夜郎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新的光彩,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大家一致認為,不僅要把夜郎文化中那些不避風險、不甘落后、奮發有為的精神傳承弘揚,更要緊扣時代脈動,抓住推進文化建設的新機遇,創造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賦予夜郎文化以新的活力。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文化引領、產業聯動、融合共享、創智減貧”以“傳承傳統文化,踐行文化扶貧”為目標,用實際行動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產業轉化,構筑“西南大夜郎區域品牌”,為政府、專家、企業和媒體搭建一個資源共享、創新驅動、協作發展的開放平臺,探索形成夜郎文化共同體。
為把凝聚的共識落實到行動上,達成以下共識:
一、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讓夜郎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文化建設中有為、有位。讓夜郎文化所蘊涵的優秀成分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規劃引領、策劃先行,強化夜郎文化的理論研究、文獻研究和田野調查,不斷夯實科學開發利用的基礎。
三、打破行政區劃的壁壘,弘揚百花齊放的精神,求同存異,形成合力,探索組建中國夜郎文化聯盟,搭建跨區域夜郎文化協作共享平臺,高位對接,高位統籌,實現合作共贏。
四、各地區、多領域各顯其能,把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品牌,不斷發揮和提升夜郎文化的品牌價值。
五、發揮夜郎文化在公共文化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鏈打造中的積極作用,踐行“文化扶貧”,鼓勵文化創意為文化產業與多業融合發展修路搭橋。
六、創新產業項目策劃,強化招商引資模式,探索金融助力文化發展的路徑,為文化資源向產業轉化插上“金融翅膀”。
七、實施品牌戰略創新傳播手段,借力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讓夜郎文化百態千姿、儀態萬方地走出西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我們深信,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只要群策群力,持之以恒,貴州世居各民族先民和周邊省(區、市)相關地區先民共同創造的夜郎文化,在一體多元的中華文化和多元的人類文化中,一定會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異彩綻放。
2017年11月18日
責任編輯 袁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