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猶縣第二中學
利用范文指導學生寫作
江西省上猶縣第二中學謝世英
許多語文老師在作文課上都會用到范文。范文的含義,范文的弊端,范文的作用,范文的使用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的原因,正確地使用范文,范文使用的數量,這些都值得探尋。
范文 利用 弊端 選擇
許多語文老師在作文課上都會用到范文,如何利用好范文來指導學生寫作,是值得探尋的。
首先,先了解范文的含義?!胺段摹敝浮罢Z文教學中作為學習榜樣的文章”。①在教學中,選取的文章須符合一定的標準。如古代的詩文著作,李白、杜甫的詩作是典范著作,李清照、辛棄疾的詞是典范著作,現代文壇上,魯迅的小說、雜文,朱自清的散文亦是。是不是典著作,可以參考以上作品。應該看到,隨著社會得進步,在一定的政治、經濟背景影響下,典范著作也在特定的時期倍受垢病,弊端也不容小覷。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教師教學用書》②中有幾句話:“父親買橘子爬月臺得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個過程,這一刻是父親最費勁的,也是父愛表現的最強烈的一刻”。但時下,有人提到: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顯然,文章也沒有避開嫌疑。
可見,經典著作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讀者的推敲。經過了這兩關,就是典范著作。
以下幾點,要闡述范文的作用。
以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為例。
在《語文教學用書》③上就提到了:“形容寫得逼真,我們常說‘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形容寫得生動,我們常說‘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魯迅描寫阿長,確是這樣。④“魯迅描寫阿長‘切切察察’的樣子,一寫說話的聲音,一寫說話時一種習慣性的動作,是繪聲繪色。”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可以吸收范文中的養料,給作品增色。
以魯迅的散文著作《風箏》為例,結尾的一些文句特別地觸動人心?!墩Z文教學用書》⑤上也有論述:“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
范文能陶冶情操,訓練思維,這不容質疑。
雖然說,范文的作用顯著,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用起來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在以下兩點。
第一是范文的選擇上,沒有慎重地對待。
電影、電視劇帶來了視聽的盛宴,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教師的審美傾向。選擇范文只考慮感官上的刺激,忽視教育功能,這是不可取的。
第二是選取了文質兼美的范文,過于注重范文的功效,急功近利,效果適得其反。
就以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典范著作為例,學生由于受到閱讀量不大,人生閱歷淺諸多因素的制約,在理解作品上難免有欠缺。教師忽視了這點,不給學生搭橋和“反芻”的時間,長期以往,難免消化不良。
鑒于以上幾點,筆者以為,要正確地使用范文,須考慮以下三點因素。
學生的興趣,心里接受能力不容忽視,時下的暢銷的兒童讀物,如楊紅櫻、鄭淵潔的著作,學生閱讀,不丟失“赤子心”,值得推崇。
教師利用范文,離不開對范文的理解,由于受所處時代的限制,閱讀興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選擇的范文超越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往往會得不償失。
范文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要讓學生品讀和領會。教師在這個環節只充當領路人,引導、點拔,提供閱讀材料,交代創作背景,交流讀書方法,探究讀書心得,不代替學生分析。
這一點,可借鑒孔子的做法,學生問他:“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子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奔醋⒅貙W習興趣、態度的引導。
關于范文的數量問題,尚無定論。
著名的特級教師余映潮曾提出要用到的范文的數量問題,他認為至少要用到三篇。這在一線教師行列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可供參考。
總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尊重學生讀范文的獨特感受,不要求以成人的眼光審視范文,在成長中讀范文,也為有效地剔除范文的弊端,活用范文提供了正確的途徑。
注釋:①摘自《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出版社;②③④⑤摘自《語文教學用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2007年3月第2版,2007年7月第9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