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梁希理
要聞
輯|梁希理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15日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181所師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脫帽,聚焦教師培養主業,改進教師培養機制、模式和課程,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新華網)
◎ 北京市教委將試點在中小學、幼兒園安裝空氣凈化設備。此前,北京諸多私立學校,已自行裝配氣膜體育館等,部分公辦學校也通過企業捐贈、自籌資金等方式,引入了校園新風系統,但在官方層面,一直未有明確的統一規劃。(中新網)
◎ 昆明市近日新發布的《昆明市學校安全條例》,對學校安全中校方責任和家長責任分別作出明確規定,特別是“上學放學途中出事故,學校無過錯則不擔責”,引起不少家長和老師的熱議。(央廣網)
◎ 2017年,山東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管理,為校長摘“官帽”。改革后,新任校長不再套用行政級別,全部競爭上崗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對在任校長采取區別對待的辦法,職級制改革前的校長保留檔案級別。 (澎湃新聞)
89.94克/人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關于食物浪費課題組2013-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校園餐的人均食物浪費量達到89.94克/人,不僅遠高于大學食堂和職工食堂,更高于餐飲業平均水平。人均糧食浪費量接近二兩,這個數字有點兒觸目驚心。為什么營養餐不太受歡迎?是學生“挑剔”,還是營養餐“沒味”?營養餐,除了營養,還應有什么?
72.4%
隨著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95后”年輕人進入校園和社會,從他們中流行起來的彈幕、網絡用語等更是快速被其他年齡段人群接受。《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95后”中,72.4%的人有才藝或特長。他們在網絡上的內容生產能力引人注目,41.1%的受訪“95后”曾在網上發布過自己的藝術作品、歌舞表演。年輕人的文化總是會對原有的文化帶來一些沖擊和改變。“95后”后由于更多地接觸網絡,更善于使用網絡媒體,文化的影響力會更容易擴大。
80個
浙江2017年高考新政規定,考生最多可填報80個志愿。這主要是考慮在改革初期志愿數量宜多不宜少,保證考生志愿選擇機會與原有機會基本相當,有利于新老辦法的平穩銜接,也兼顧了不同考生有人看重學校、有人看重專業的需求。新一輪高考改革的總體方向是給考生多些機會、途徑,有更加公平的錄取和升學機會。浙江的嘗試為全國高考改革提供了有益示范,其他省份也應該有自己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