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士毅
雪喻 花色趣橫生
◎繆士毅
閑暇之余,翻閱有關花卉的書籍,發現文人墨客吟詠花卉時,喜歡用“雪”字來形容白色的花朵,并屢屢見諸于詩句之中,讀來意趣橫生。
雪與梅花常相依為伴,雪壓梅枝,使雪更顯其白;梅花含雪,使梅更顯高潔。詩人盧梅坡有一首詠雪、梅的詩:“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此詩充滿哲理,雪的長處在于潔白,雪與梅花相比,梅花須遜雪三分白,色澤上,梅花不如雪;梅花的長處在于幽香,雪與梅花相比,雪卻輸梅花一段香,香味上,雪不如梅花。人們從詩中感悟,事物有長有短,但可揚長避短,取長補短。有趣的是,每年二月,蘇州城西的光福鄧尉山一帶,梅花吐蕊彌漫數十里,如海蕩漾,若雪滿地,清初江蘇巡撫宋犖觸景生情,題下千古絕名“香雪海”,其石刻今存“吾家山”崖壁。
梨花盛開,潔白如雪,詩人常將梨花與雪互比,有的將梨花比作雪,如南朝齊文學家王融的《詠池上梨花》詩“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唐代李白的“梨花千樹雪”、宋代陸游的《梨花》“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丘處機的《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宋代王洙《梨花》詩“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一枝輕芾雨,淚濕貴妃妝”、宋代趙福元的《梨花》詩“玉作精神雪作膚,雨中嬌韻越清癯。若人會得嫣然態,寫作楊妃出浴圖”。詩人們借雪詠梨花玉骨冰肌,更顯梨花冷艷之美。也有將雪比作梨花,如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人將飛雪比作梨花,讀之耐人尋味,成為千古傳誦名句。
杏花色澤鮮麗,有“嬌容三變”之說,含苞時紅色,開時色白帶紅,落花前又變成了純白,元代詩人倪瓚寫道:“杏花飛雪點春波。”北宋文學家王禹偶在《杏花七首》詩中用“絳雪”喻杏花:“雙成灑道迎王母,十里瀠瀠絳雪飛。”王安石在《北陂杏花》詩中所吟的“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詩中的“吹作雪”指杏花飄散如雪。
李花為白色,盛開之時,宛若白雪,詩人稱之:“盈林銀綴簇,滿樹雪成堆。”唐代韓愈的《李花二首》中有詩句:“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詩人將滿地飄落的李花比作“萬堆雪”,令人迷魂亂眼。楊萬里在《山莊李花》中則將繁多的李花比作“千樹雪”:“除卻斷腸千樹雪,別無春恨訴東風。”明初詩人楊基筆下的李花似玲瓏霽雪,他在《李花》詩中吟道:“霽雪玲瓏愁易濕,春冰輕薄笑難裁。”
此外,櫻桃花開放于春季,花白如雪,唐代劉禹錫吟道:“櫻桃千萬枝,照耀如雪天。”那繁葩競艷的無數櫻桃花,似滿天雪花,讓人憐愛不已。丁香花為紫色,但其變種白丁香花則為白色,清代陳至言的《詠白丁香花》:“冷垂串串玲瓏雪,香送幽幽露簌風。”白丁香花似玲瓏剔透的雪珠垂掛枝頭,送來縷縷幽香,令人心曠神怡。橘花開于春末夏初,白色,元代詩僧善住在《已未夏日雜興四首》詩中云:“中庭日午橘花開,蜂蝶何知故故來。一陣南熏生殿角,亂飄香雪點蒼苔。”那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伴隨香雪般花朵飄落于蒼苔之中,別有一番意境。“蘆花飛雪”指秋天蘆葦成熟后,在風的作用下,白色的蘆花漫天飛舞,隨風飄揚,彌天蓋地,像下雪一樣,尤其是冬季時節,如天空飄下白雪,雪花與蘆花共舞齊飛,令人目眩神搖,難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