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益萍
月經不調謹防多囊卵巢綜合征
◎楊益萍
高中生小琴13歲的時候月經初潮,剛開始還比較規律,30多天可以來1次,但近1年來月經總是不規律,有時候幾個月不來潮,而有時候1個月又會來2次,臉上和后背也經常會長青春痘,在她老家附近的醫院看了好多醫生都沒有確診,只是當一般的月經不調在調治,效果也不甚明顯。前不久,過來筆者處就診,為了明確診斷,和其母親溝通以后,經過一系列仔細檢查,發現小琴患得是多囊卵巢綜合征。一聽這個病名,很多患者及其家屬都一臉茫然。其實,隨著醫學檢查手段不斷進步,臨床上發現,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在育齡女性中也很常見,占到6%~10%,人數相當可觀,但大多數人對此病了解很少。筆者就以下幾方面簡要介紹該病,期望能對大家更好認識它有所幫助。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PCOS部分患者促黃體素值高,促卵泡素值正常或偏低,故促黃體素與促卵泡素之比大于3,促黃體素對合成的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的反應增加,故認為下丘腦垂體功能失常是本病的啟始發病因素,從而導致卵巢合成甾體激素的異常,造成慢性無排卵。
2.腎上腺皮質機能異常。部分PCOS患者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升高,腎上腺機能異常可以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關系異常與分泌異常。
3.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癥。目前認為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癥是PCOS常見的表現。PCOS患者胰島素水平升高能使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雄激素活性增高可明顯影響葡萄糖和胰島素內環境穩定。伴有高雄激素血癥的PCOS患者無論肥胖與否,即使月經周期正常,均可能伴有明顯的胰島素抵抗。
4.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調控機制異常。目前多數學者推斷PCOS患者卵泡內存在某些物質,抑制了顆粒細胞對促卵泡素的敏感性,提高了自身促卵泡素閾值,從而阻礙了優勢卵泡的選擇和進一步發育。
5.遺傳因素。有人認為PCOS是遺傳性疾病,可能是伴性顯性遺傳方式。大多數患者具有正常的46,XX核型。染色體異常者表現為X染色體長臂缺失和X染色體數目及結構異常的嵌合體。
6.高泌乳素。20%~30%的PCOS患者伴高泌乳素血癥。
7.某些病毒感染對卵巢細胞的破壞。如年幼時腮腺炎病毒感染等。
1.月經失調。主要是閉經,絕大多數為繼發性閉經,閉經前常有月經稀發或過少,偶有月經頻發或過多者。
2.雄激素及胰島素增高的表現。由于體內雄激素分泌過多,可伴有痤瘡、發油、脫發、多毛和肥胖。痤瘡主要分布于顏面以及后背部等;頭發容易油且易脫落;毛發分布有男性化傾向,多毛現象常不為病人注意,僅在體格檢查時發現;肥胖主要表現在腰部贅肉堆積,腰臀比失調等。體格檢查有時會發現皮紋及色素沉著等體征。
3.溢乳。部分泌乳素增高的患者在行體格檢查時,擠壓乳頭會見有少量澄清液體流出,無其他明顯不適。
4.不孕。由于月經失調和無排卵,常致不孕,月經失調和不孕常是就診的主要原因。
5.雙側卵巢增大。少數病人可通過婦科檢查發現雙側卵巢比正常大1~3倍,有堅韌感。大多數病人增大的卵巢需經輔助檢查如B超等發現,不易為臨床檢查所觸及。
1.糖尿病的發病。胰島素濃度增高,或者抗體減少,導致糖尿病或者心臟病的發病幾率上升。
2.高血壓及脂肪肝發病率上升。部分肥胖患者血壓、血脂容易上升,體內有益的膽固醇濃度降低,導致高血壓病、脂肪肝、冠心病等發病幾率上升。
3.子宮內膜及乳腺容易發生病變。由于經常性不排卵或稀發排卵,子宮內膜及乳腺組織缺乏孕激素的保護作用,子宮內膜癌及乳腺癌的發病幾率上升。
4.卵巢增大,容易過度刺激。有些婦女的卵巢囊腫也可能變多。
1.治療。目前已采用藥物治療取代了手術治療作為一線治療方法。治療的目的主要和患者的生育要求有關。治療方案的選擇應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患者的年齡、病情程度、近期目標等等。一般建議中西醫結合調治,無論從月經周期的調整、排卵率還是妊娠成功率來看,中醫藥在治療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調護。忌辛辣刺激及冷飲等飲食。忌甜食,如糕餅、雪糕、巧克力等。忌綠豆、螃蟹、柿子等較寒涼的食物。忌單吃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米飯、面條等,盡量合并蔬果纖維、蛋白質或脂肪。忌熬夜,應早睡早起,每天保持8小時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緩解。每天應當注意鍛煉,中等速度跑步,循序漸進達到30~40分鐘的強度較為合適,在排卵期時適當的跳繩有助于卵泡的順利排出。每天早晨固定時間可以自我測一下基礎體溫,有助于了解自身的卵巢功能和排卵情況,即使自己看不懂,只要在就醫時隨身攜帶,便有助于醫生對于疾病的判斷。
如果真的患了PCOS也不要焦慮恐懼,因為糟糕的情緒對于任何疾病的改善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正確的認識它,積極的對待,及時的治療,并且從日常生活的點滴注意起來,比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時間、適度的運動等,就可以較為容易獲得心情的愉悅、疾病的改善、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