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周口師范學院 紀委監察室,河南 周口 466001)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女性生育權益保護困境及對策
陳 敏
(周口師范學院 紀委監察室,河南 周口 466001)
我國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婦女權益保護法》《社會保險法》對女性孕產期保護、勞動強度都等有相關規定。但是,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女性就業權益保護就面臨著新的問題,如因生育導致女性就業更為艱難,高齡孕產婦的特殊保護不足,生育保險水平低,生育福利缺失,生育救濟不夠等。要真正貫徹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二孩的政策,需要在法律和政策上不斷去完善這些制度。
全面二孩;女性權益保護;法律
2015年,國家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二孩政策,這對有生育意愿的群體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全國適齡夫婦生育二孩的意愿依舊不強烈。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周年,過半家庭不愿再生[1];從2013年的國家單獨二孩政策到2015年的全面二孩政策,生育給女性就業增加了難度,因生育帶來的女性就業權益的勞動爭議案件出現了上升趨勢。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是系統化的考驗,對醫療、教育、保險、福利、就業等公共服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讓女性既能自由支配生育自愿,又能實現就業等權益保護的最大化,如何消解生育意愿不高的環境焦慮,對公眾權利訴求給予正面而積極的回應,是亟待解決的公共課題,需要較為全面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制度設計。
2.1 女性就業更加艱難,生育離職婦女就業保障不力
國家已經出臺相關規定,要求女性與男性有平等的就業權利,對女性就業不能有性別歧視,不能隨意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對女性工種和勞動強度也進行了相應的限制,以保障婦女的勞動安全。但是,這種對女性特殊的保護規定,往往使用人單位產生顧慮。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有部分女性選擇生育二孩,而這部分女性對于企業而言,需要承擔兩個生育期的用工成本,包括約1年的產假成本、生育工資待遇和女性福利成本,這對于追求效率和營利的用人單位而言,無疑會傾向少招或者不招女職工,尤其是已婚未育或臨近育齡的女性。這意味著女性在就業方面會面臨更多的障礙。
而對于離開工作崗位生育二孩的女性,面臨著精力分散、就業技能脫節、技術和資金缺乏等問題的限制。對于這部分群體,目前我國有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中心,但是,對于從未上崗女性以及農村女性的就業活動促進還不夠。
2.2 高齡孕產婦權益保護立法空白
醫學上鑒定:35歲以上初產產婦為高齡產婦。女性年齡越大,疾病的抵抗能力越弱,各種婦科和內科疾病也較容易發生,人到中年,生存壓力大,身體機能開始下降,這時候懷孕面臨更大的風險和困難。國家衛計委日前公布的最新的婦幼衛生監測資料顯示,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半年來,大陸孕產婦死亡率有升高趨勢。專家分析,孕產婦死亡率的增加跟全面二孩政策實行,高齡孕婦的增多有關[2]。六到七成生二孩的孕產婦在35歲以上,屬于高齡生產。高齡生產者,生殖系統經歷的感染機會多,不僅面臨難受孕、易流產的困難,而且妊娠期的高血壓、高血糖等并發癥也增加,加大了孕產婦的死亡風險。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與以往不同的是,高齡孕產婦會越來越多,這些高齡孕產婦與一般孕產婦相比,需要注意安全的事項更多,更多的休息時間,生育風險更高,同時也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在孕期需要更高強度的保護。但是,目前的立法沒有對高齡孕產婦作出更多的優待規定,而是與其他的育齡婦女一樣的孕產假待遇。從全國來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就地方而言,《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3個月,給予其配偶護理假1個月*詳見《女職工特殊保護規定》第7條,《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27條。。這些都缺乏對高齡產婦的產假特殊規定,尤其沒有規范高齡孕婦的產前休息時間和產后休息時間,所有年齡的育齡婦女都是一樣的規定,這未免不夠科學。
2.3 生育保險水平低不利女性生育權的保障
目前,我國對于女性生育保障只有生育保險,就現有的生育保險而言,按照對象可以劃分為城鄉居民生育保險和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城鄉居民的生育保險只有生育醫療費報銷,而缺乏生育津貼和生育假期的保障,城鎮職工的生育保險雖有生育津貼和生育產假制度,但是與外國相比,我們的保險水平還比較低,保險支付項目還不到位,覆蓋面也不夠廣,孕期和產假保護依舊不足。實踐中,發生在生育上的醫療費用可以報銷,但是妊娠期的診斷、檢查、治療等費用并未得到實施,仍然由個人來承擔圍保期的生育成本,沒有孕期營養補助和產后母子保健。生育保險的不足也是生育意愿不高的原因之一。
日本為了貫徹生育政策,出臺了“天使計劃”,女性生育后可以一次性獲得一定數額的獎勵,并且免除產假期間醫療保險個人付費部分、免除繳納養老保險金,出臺了出生前的母子保健以及出生后3歲為止的健康體檢和對身體或智力有缺陷的兒童的治療、養育、訓練以及支援兒童健康、自立的各項措施[3]416。澳大利亞有嬰兒獎勵金、產婦免疫津貼[4]214-216。英國雇員休產假時,領取的法定產假工資由雇主發放,非雇員孕婦和新母親領取的生育津貼由就業與養老金部下屬的特別就業中心發放,父親陪產假有陪產假津貼,收養嬰兒的有收養嬰兒產假津貼,孕婦還有政府給予的一次性健康補助金,不管已經生了多少孩子,所有懷孕25周的孕婦都能得到一筆營養補助金,用于加強孕婦的營養[5]260-261。
我國的生育保險制度還較為保守,職工生育保險還是單位繳費制、城鄉居民生育保險個人繳費制的社會風險分擔機制,沒有體現國家無償的負擔福利制度和幫扶機制,也無獎勵政策,對于貧困、疾病等生育二孩的也無幫扶和干預態度。這種不承擔成本的放開政策將很難達到人口放開的目的和實現人口的均衡化,對于生育的女性來說也是一種不尊重。
2.4 生育福利制度缺乏
目前,我國尚無生育福利制度,只有生育保險。生育保險和生育福利的區別在于:生育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種,需要繳費;生育福利是基于公民權身份取得,無需繳費,屬于普惠制。2016年4月,我國人社部與財政部發出《關于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稱,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二者的合并實施,對于承擔生育保險繳費責任的單位而言,意味著減輕了責任,生育保險基金的結余可以彌補醫療保險基金的不足,但是,對個人的福利沒有多大變化。合并后生育保險的保障對象只有城鎮企業的已婚女性職工,城鄉居民女性的生育保險沒有提及,其覆蓋面過窄。
部分國家不僅有生育福利,而且生育福利與家庭福利、兒童福利有效地結合。加拿大對于贍養18周歲以下兒童的低收入家庭每月支付免稅津貼[6]。澳大利亞為生育子女提供的福利金有:嬰兒獎勵金、產婦免疫津貼、帶薪育兒假計劃;幫助撫養子女的各類福利金,如家庭稅補助金、育兒補助金;托兒費用的補助福利[4]214-224。日本采取包括兒童補貼的充實、嬰幼兒醫療的免費化、對育兒家庭優惠稅制、保育費用的減輕、學校教育負擔的減輕等多項育兒經濟支援政策[3]415-425。英國對于16周歲以下的兒童有兒童福利金,還有兒童信托基金和監護人津貼[5]261-267。
這些國家通過強有力的生育福利政策,降低家庭的生育成本,促進生育意愿的提高。我國政府也應積極主動承擔部分的生育責任和生育成本,從而改變一些家庭想生而不敢生、能生而不能養的窘境。但是,這些政策全部在中國實現也不可能,中國國情決定了政府不可能承擔這么多的成本,但是賦予一兩項生育福利,財政收入還是可以做到的,這是對女性生育的一種尊重,也是國家對放開生育二孩的支持。
2.5 育兒責任無法分散
全面二孩時代的到來,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面臨子女養育難題。目前,養育子女的責任主要在家庭,女性孕育、生育、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艱辛的過程,絕大多數女性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女性在職業和家庭方面承受雙重壓力和負擔。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代際照顧也沒有法律的鼓勵政策;二是男性養育孩子的責任沒有得到履行;三是目前我國的托兒所、幼兒園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公立幼兒園數量不足,私立幼兒園政策支持和監管不足,以致出現“公立幼兒園進不去,民辦幼兒園不想進,貴族幼兒園上不起”的入托、入園難的問題。
澳大利亞有托兒津貼、兒童保育退稅、(外)祖父母照看兒童津貼、工作、教育與培訓的托兒費用補助、特殊幼兒托管津貼等[4]221-224。日本創建寬松的育兒環境,育兒護理勞動者禁止上夜班;無工作女性的國民年金由其丈夫及所在單位支付并且享受一定的減免待遇[3] 415-425。瑞典政府1995年出臺新規定,如果父親不休產假,這個家庭將損失1個月的產假補貼。此舉雖非強制性,但效果明顯,10名瑞典男性中有8名選擇休產假。該政府2002年出臺第二項激勵措施,將父親的法定產假延長至2個月;更有組織提出,希望政府制定政策要求父母平分產假[7]。
我國男性陪產假多停留在紙面上。在立法上,1995年的《勞動法》已經有了男性陪護假的規定,近年來,某些省份也試行了一些改革,如廣東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明確了丈夫的陪產假從10天增加到15天。天數雖增加了,休假實施比例卻不能保證提高。我國的陪護假尚未得到有力執行,也無有力的處罰措施,給予的天數也不夠多,法律制定的初衷應該得到執行,不能觀念是進步的,行動是落后的,對于中國婆媳式的矛盾,對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顧孫子女、外孫子女,國家也應出臺鼓勵的措施,以維系家庭的和諧與社會的平衡。
2.6 生育救助幫扶制度不足
社會轉型發展中,使得未婚媽媽、離異媽媽等單獨撫養子女的單親母親越來越多,因生育而導致家庭貧困的也不在少數。貧困境況下的生育養育會對部分女性和子女造成困境,也會給社會帶來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目前,我國部分省市也開展了“貧困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癥專項救助”,但是,全國的生育救助制度設計還未形成。2014年出臺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各項社會救助的內容,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方面較為健全,但是沒有體現計劃生育救助這個具體的內容,也沒有體現對孕產婦的救助傾向。生育過程的救助還需要去認定低保和求助醫療救助、臨時救助,這對于二孩的放開實施來說沒有提供綠色通道,對女性就業也沒有提供通道。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提及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給予扶貧貸款、以工代賑、扶貧項目和社會救濟等方面優先照顧。這些規定比較籠統,沒有明確救濟項目和救濟的標準,也不具備可執行性。
3.1 對待企業實施獎勵與處罰并存,為生育女性創新性的培訓和幫扶措施
女性就業遇到的最大的阻礙對象是企業。企業因為追求營利過程中利益最大化,因此,傷害女性就業的機率較高,尤其是生育女性的權益。為了保障生育女性的就業權,對于企業侵犯女性權益的行為,僅僅靠法律的制裁和處罰也不夠,不能忽視由于生育行為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困擾。日本對于接受女性復職的企業給予獎勵,據有關數據報道,企業接受復職女員工可以獲得約13萬日元的獎勵[8]。這既可以減輕企業的損失,也可以使女性安心生育,無需過多擔心生育后的就業問題。
筆者認為,為保障生育女性的就業權,需要參照日本做法,為企業出臺一些補償制度或者獎勵制度,對維護女性權益做得好的企業支付獎勵資金或者稅費上減免,這個獎勵資金或者稅收的減免金額不能低于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當然也不能讓企業在獎勵或者稅收減免中獲利。
在不具備實施獎勵的條件下,可以加強對現有法律的監管實施,實施“懷孕備案制”。女性自懷孕起,可以去勞動監察部門辦理備案登記,請求保護,以便勞動監察部門有針對性地跟蹤監察,切實保障育齡婦女在就業等方面享受平等的權利。
對于非法解雇女性、侵犯女性權益的企業要給予懲罰;還要實施通報制度或者納入企業信用認證考核評級中去,增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亦或設置企業黑名單制度,在以后申請國家政策優惠一票否決;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除不適于女性工作的單位不適用此比例的限制外,規定用人單位制定一個招用女職工的最低比例,這個最低比例需要根據女性就業比例、目前企業招收女職工的情況綜合考慮,多招多獎勵。
對育齡婦女進行創新性的就業幫扶和培訓制度。一是需要政策上傾斜。吸引育齡女性來參加培訓,尤其是農村女性,需要政府給予資金的補貼和獎勵;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鼓勵育齡女性創業投資,在投資項目上幫助選擇分析指導,在資金上給予幫助,提供小額貸款等服務。二是在培訓的內容上進行創新。就培訓的內容來說,應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地開展菜單式培訓和訂單式培訓。就當前經濟發展的新態勢,可以培養育齡女性經營電商平臺等項目,對于農村育齡女性,可以利用農村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發展養殖種植、家政服務、電商平臺、服務行業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好的項目。三是對貧困女性進行就業援助。政府提供部分崗位,將貧困女性納入就業援助的行列。通過上述這些措施來解決女性因為生育而帶來的就業困難和收入困擾。
3.2 增加高齡孕產婦權益保護的規定
35歲以上生一孩的為高齡孕產婦,但是,對于生育二孩在35歲以上年齡的是否屬于高齡孕婦,至今沒有界定。筆者認為,基于高齡女性生育孩子的風險系數增加,在法律上,35歲以上的二孩孕婦也應定性為高齡孕婦。對于高齡孕婦的保護要高于現有一般法律的規定。
對于高齡孕產婦,一是要增設對高齡孕婦的保護項目,如孕前強制體檢、孕期免費的全程監測和干預項目,增加產后保健項目,創設高齡孕產婦健康補助金,建立高齡孕產婦產后身心健康跟蹤制度。二是孕期的工作時間再縮短。在原有的懷孕7個月孕婦不能延長勞動時間和上夜班的基礎上,再進行放寬。規定高齡孕產婦不僅懷孕7個月以上不能安排夜班,而且還應從懷孕起就不能安排夜班,也不能延長勞動時間,并且應該每天縮短至少1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三是勞動強度再減少、禁忌范圍再擴大。2012年《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對于女性在4期的禁忌范圍進行了規定,對于孕期禁忌列舉了10種情形。筆者認為,對于高齡孕產婦的勞動禁忌,只要是對女性有毒有害的,對孕婦胎兒有害的,一律禁忌,不再分等級,讓高齡孕產婦最大限度地遠離有毒有害的物質和環境,創造一個安全的孕兒育兒環境。四是產后產前的假期再延長。對于高齡孕產婦應該在總天數上再增加10-15天的產假,以示對高齡孕產婦生育艱難和恢復身體健康的重視,如可以將高齡孕產婦產前的時間由普通孕婦的15天提前到25天,產后由普通孕婦的75天延長到90天。以類似形式在全國的法律上而不是地方性法規上出現,以此在全國范圍內適用。
3.3 提高生育保險保障水平
當前,我國正在整合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兩險合并并不是簡單地將生育保險并入醫保,而是要保留各自功能,實現一體化運行管理。由此看來,兩險合并后,不會增加個人繳費或降低相關待遇。2017年6月底前,在河北省邯鄲市等12個城市開展兩項保險合并實施試點。就目前看來,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合并在全國尚未列上日程,就合并后生育保險會如何進一步擴大生育保險覆蓋人群,更好地發揮生育保險的保障功能也尚未見端倪。
筆者認為,在全面二孩政策下,提高生育保險水平,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如何使原有的生育保險制度得到貫徹實施,尤其是“女職工計劃內生育在妊娠期診斷費、檢查費、治療費、檢驗費”等項目報銷需要得到落實;二是在生育保險中,增設對于孕婦、嬰幼兒的保健項目內容,如出生前的母子保健以及出生后一段時間內的健康體檢、治療、養育、訓練以及支援兒童健康。三是生育保險與其他保險的銜接,如生育保險與養老保險的銜接條款,養育子女期間因失去工作機會喪失收入的,免除一定時期的醫療保險費和養老保險費的繳納等。
就生育的產假而言,筆者建議實施全國統一的延長產假制度。就全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法》而言,倡導給予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延長生育假的獎勵。但是,怎么延長,延長多少,沒有給予規定。就近兩年各省新出臺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來看,河南省規定產假188天,天津、浙江、湖北、廣東、上海128天,山西、安徽、寧夏、四川、山東等158天,福建158-180天, 北京為128-188天。全國的產假并不統一,產假為何不全國統一規定,而授權地方來規定,這是不科學的。生育子女不能因地方的不同而導致產假的區別對待,無論在哪里,生育子女的產假應該同等對待,延長產假天數的不同,關系著女性權益保護,也關系著生育津貼的發放和產假工資的支付。而且,目前,我國產假延長的時間不一致,跟國外相比,還是有些短,英國的產假有1年的時間,瑞典產假480天加政府高補貼。產假長了會影響女性的就業,產假短了會影響育兒和女性的恢復,產假全國不統一關系著生育女性公平性和平等性。筆者認為,應完善我國產假計算制度,實施全國統一的延長標準,在現有基礎上,合理增加產假的天數,最大限度地保護生育女性的利益。
3.4 實施生育福利制度
生育福利是一種普惠制度,不需要女性或者家庭付出任何成本,基于對生育的尊重,避免因生育而導致的一出生就面對一些不平等現象等,如出生畸形、營養不良、遺傳疾病等。理性地說,女性生育本身就是一種犧牲,尤其是現代社會,女性生育不僅只涉及家庭,更關系到人口的結構、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勞動力的供給等等幾個方面[9]。所以,生育的責任不能僅由女性和家庭承擔,也要體現政府對優生優育的責任。
縱觀前述國外的社會福利制度,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給予孕產婦待遇,最為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已經滲透了優生優育和對婦幼的重視。如德國的支付養育兒童補貼,加拿大的對于養育孩子的低收入家庭的免稅津貼,澳大利亞的孕兒獎勵和托兒補助,日本的懷孕補助等。從孩子出生到家庭的撫養、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和高質量的生育。
我們國家的生育福利項目怎么去構建,筆者認為,首先是優生優育的觀念的重視。自女性確定懷孕以后,就給予孕期一定次數的免費的產檢(這里產檢是一個大概念,包括胎心監測、唐氏篩選、畸形篩選等),開展免費強制的育兒講座,包括育兒的保健和育兒的觀念,使一個孕婦知道不僅要優生,還要擔負起優育的責任,如果不能承擔養育的艱辛,自己可以決定是否生育。第二,對有生育意愿和愿意承擔責任的,給予生育的獎勵,設立政府能夠承擔的生育獎勵基金,尤其是孕期營養補助資金,不管數額多寡,在觀念上能體現國家對生育的重視和關愛,對于處于一定困難的家庭,可以增加支付標準。第三,重新確定稅收起征點。對于生育家庭應當去除一定養育成本后再確定征稅的數額,對于農民生育二孩家庭,應增加農業補貼數額,并且在小孩一定年齡的養育階段,減免個人所得稅,以此來減輕養育孩子的負擔,切實讓符合條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確保“全面二孩”生得下、生得好、養得起。
3.5 分散女性育兒責任
就目前全國各省市修改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來看,產假多在128天以上,晚婚假取消,陪護假從7天到25天不等,廣西的陪護假最長,為25天。陪護假的延長,有利于男性與婦女共同照顧嬰幼兒,但是,陪護假能否得到貫徹實施,還需要一些干預的措施。陪護假在全面二孩出臺之前,在我國法律已經有所規定,但是,男性能夠休陪護假的比例很低。如果不采取措施,陪護假還會只是停留在紙面上。
筆者認為,需要借鑒國際有關經驗,對于不休陪護假的個人或者單位采取懲罰措施來保證權利,不形同虛設,避免出現“喪偶式”育兒。對于男性休陪護假的,可以享受陪護假天數的陪護津貼,由政府財政支付;對于不給于休陪護假的單位給予懲罰,懲罰的數額與休陪護假所獲得津貼相當或者更高。
為了讓老有所為、老用所用以及家庭的和睦和下一代的成長,對于看管孫子女、外孫,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給予獎勵和報酬。獎勵的資金可以由單位和政府部門分擔支付,也可以授予和諧家庭稱號;代際報酬由子女來支付,貧困家庭支付不起報酬的,可以由政府撥付。
鼓勵企事業單位建托兒所和幼兒園,政府可對企業自辦的托兒所和幼兒園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在減免稅收、教育費附加等方面對企業給予優惠。與此同時,還要大力加強社會力量辦學,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通過政府補助等手段擴大學前教育范圍,逐步消除學前教育貴族化等傾向,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
3.6 完善生育救濟制度
日本對因貧困無法住院生產的孕產婦提供助產設施,在生活設施上對需要支援的母子實施支援;加拿大單親家庭能獲得額外家庭補助,每個殘疾兒童還能獲得額外補助,年收入低于一定數額的獨生子女單親家庭能夠獲得家庭津貼福利計劃的最高限額[9];在丹麥,如果一個孕婦還沒有安定的居所,政府或房屋公司在了解情況后便會優先為孕婦盡快安排住房[10]。《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對于貧困的危重癥孕產婦及新生兒救助沒有規定,《社會救助法》中對生育救助沒有單列,這不利于貧困女性生育保障。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對生育女性的保障,建議在《社會救助法》中,將生育救助單列,益處在于婦女因生育而處于貧困狀態時能給予及時的救濟,救濟的時段可以是撫育嬰幼兒的整個階段,以體現對生命的敬畏和生育的尊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對于因生育引起的心理和精神問題,可以采取心理干預、幫扶和矯正;對于養育子女有困難或者無經驗者,可以得到及時的救助和幫扶。筆者建議,成立“生育幫扶中心”,集中救助因生育引起的物質困難和精神障礙的婦女,讓社會救助成為保障女性生存和權益的最后一道防線。
[1] 全面二孩一周年:過半家庭不愿再生 有人直呼養不起[DB/OL].(2017-1-02][2017-3-10].http://news.qq.com/a/20170102/015350.htm.
[2] 王惜夢.境外媒體評中國孕婦死亡率升高:或因高齡女性拼生二孩[DB/OL] .(2016-10-06)[2017-03-10].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1006/1326292.shtml.
[3] 宋建敏.日本社會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 楊翠迎,郭光志.澳大利亞社會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 鄭春榮.英國社會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 于洪.加拿大社會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38.
[7] 產假打造瑞典新好男人[DB/OL].(2010-07-02)[2017-02-20].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7/02/c_13380538.htm.
[8] 肖揚.日本婦女的M型就業狀況問題與對策[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1(1):15-18.
[9] 楊立雄.可將生育保險變為生育福利[J].中國社會保障,2013(10):28.
[10] 楊敬忠,吳波.丹麥:生育福利制度讓人民“很幸?!盵N]. 經濟參考報,2013-02-19(3).
責任編輯:沈宏梅
AStudyontheProtectionofWomen′sRightsandInterestsofFertilityunderTwo-childPolicyandtheCountermeasures
CHEN Min
(Department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 China)
China'sLaborLaw,LaborContractLaw,SpecialProvisionsontheProtectionofLaborforFemaleWorkers,LawofChinaonProtectingWomen’sRightsandInterests,SocialInsuranceLawhave certain provisions on the protection for women in pregnancy and labor intensity, etc. Bu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the protection of women’s employment right faces new problems, including that women’s employment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he special protection for elderly pregnant women is insufficient, birth insurance level is low, fertility benefit is not efficient, fertility relief is not enough and so on. To truly implement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ully implement two-child policy nee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system from law and policy.
overall two-child policy;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law
D922.5
A
1009-3907(2017)11-0110-06
2017-04-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CFX003);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7-ZZJH-633)
陳敏(1980-),女,河南光山人,副教授,主要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