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金鵬
走進超市 體驗成長
嚴金鵬
溝通;合作;家校共育
近來,我發現部分學生在個人學習上很認真,可到小組合作時就問題不斷,如團隊意識不強、拒絕合作等。作為教育者,要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鑒于此,我設計了“走進超市 體驗成長”主題班會,試圖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討論中合作,在實踐中體驗,在反思中提升,讓活動促使學生真正成長起來。
1.通過超市購物體驗,讓學生了解超市購物的注意事項,爭做文明小顧客,初步養成合理規劃、生活節儉的意識。
2.通過參與超市的營銷活動,使得學生樹立團隊意識,在體驗中感受勞動的辛苦與樂趣。
小組討論、情景模擬、視頻觀看。
★活動地點:教室
教師:同學們,還有兩個星期就是兒童節啦,你們長大了,所以今年的慶祝活動現場由你們來布置,準備相關禮品。布置教室需要材料,那我們怎么獲得這些材料呢?
(學生自主討論。)
教師:看來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到超市去購物,因為那里種類繁多。今天這節班會課的主題就是“走進超市,體驗成長”,讓我們一起去超市購物吧。
【設計意圖】以學生非常期待的“六一”兒童節切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1.與人溝通,獲取信息。
教師:你知道我們句容有哪些超市嗎?你平時喜歡逛哪家超市呢?能說一說理由嗎?
(學生自由回答問題。)
教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我們選擇一家超市購物,有必要了解它的一些情況,如果你是顧客你想了解哪些情況呢?
(學生討論內容:什么時候會有打折的商品,怎樣保證食品的安全,面包、熟菜不能及時賣掉怎么處理等等。)
教師:可怎樣才能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呢?
提示:上網查——有些屬于商業機密,網上不一定都有;問超市的工作人員——人家不一定理你。
教師:我們班楊楊的媽媽在大潤發超市工作,她答應讓超市的工作人員接受你們的提問。假設你知道了上述問題的答案,了解了超市的特點,你能為超市運營提出更好的建議嗎?
學生:仍然不能,還得知道顧客的想法,因為超市是為顧客服務的。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顧客的想法呢?問問就知道了?問題是你敢問嗎?你覺得怎樣問別人才肯回答你呢?
學生:表明身份,說清目的,態度要好。
教師:你準備問哪些問題呢?同桌商量一下,模擬一下,我扮演顧客,你們來問我吧。
(學生活動:模擬采訪教師。)
【設計意圖】通過與學生的交談,循循善誘,層層深入,啟發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學生采訪顧客,讓學生對自己想獲取的信息有個直觀、感性的認識,為實踐體驗做好思想上的準備。
2.文明購物,合理規劃。
教師:此次我們的任務是采購“六一”活動的物品,那你怎么采購呢?到了超市一擁而上,各自付錢行不行?
學生:不行,我們得先做好計劃。
教師:那怎樣制訂計劃呢?
學生:我們可以先商量好需要哪些物品,列一個采購清單。
教師:買東西要學會合理規劃,同樣的東西要比較質量,除此之外,還得注意什么呢?
學生:要看看生產日期,確保商品沒有過期。
教師:對,還要看生產日期,尤其是食品、飲料等。如果真的出了問題,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保留收銀小票和發票。
教師:是的,我們一定要保留好收銀小票以便維權。現在,你會購物了嗎?
(視頻播放:幾個學生到超市購物,追逐打鬧,隨意拿起物品,然后隨手亂放。)
教師總結:我們可不能向他們那樣,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的“上帝”。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討論,發揮集體智慧,制訂出一個初步的采購計劃,幫助學生養成合理規劃的意識;提醒學生保留好購物小票,看好生產日期,使得學生對維權有初步的認識。另外,視頻資料的播放,讓學生在直觀對比中意識到文明購物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
3.角色體驗,感受勞動。
教師:楊楊的媽媽這次還安排了一項任務給我們,那就是幫助他們銷售一些零食(圖片出示待銷售的零食)。怎樣促銷這些零食呢?
(學生先討論再回答:先免費試嘗再買,畫海報,到門口發傳單,適當減價......)
教師:到底哪些方法好用呢?我們可以演示一下,四人一小組,三人扮演促銷員,一人扮演顧客,促銷員想辦法讓顧客買你的東西。
(學生活動:分組進行角色扮演。)
【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演一演,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感受到每個工作崗位的不容易,對勞動產生新的認識,由此體會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教師:因為活動時間只有一節課,所以我們要同時進行,現在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小記者組、采購員組、促銷員組,請你們自愿選擇小組。
(學生活動:自主完成分組,每組確定一名組長。)
教師:各小組要事先做好充分準備。記者組需要想好要問的問題,最好制作采訪單,提前在家模擬采訪家長,然后完成“我的匯報單”。
“我是小記者”組匯報單
今天我們來到大潤發超市,采訪了( )人,其中超市方面( )人,顧客( )人,通過和他們的交談我們知道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過討論,我們認為超市如果_________可能更會吸引顧客,生意會更好。
采訪小組成員:_________________
教師:請采購員組設計好購物方案,這個周末讓爸爸、媽媽帶著你們到超市去看一看,比一比價格和質量。最后你們也要完成這樣的一份匯報單(PPT呈現):
“我是采購員”組匯報單
我們為布置“六一”兒童節購買了( ),數量為( ),價格是( ),總計花費( )。
采購人:_________________
教師:促銷員組的同學們要想好廣告促銷語,在家里試著向家長模擬促銷。同樣地,你們也要完成這樣的一份匯報單(PPT呈現):
“我是促銷員”組匯報單
我們促銷的物品是( ),我們的促銷口號是( ),我們的促銷方法有( ),參與人員有( ),總共賣了( ),共( )元。
【設計意圖】采訪問題的設置、采購方案的設計、促銷工作的準備都需要團隊的智慧和努力,這對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團隊角色的適應、合作能力的提升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在事先與家長溝通、達成共識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家長協助指導,為學生的實踐體驗做好充分準備。
教師:活動結束后,我們還要根據各小組的表現評選出“最佳小組”,屆時會進行兩輪打分。
【設計意圖】“最佳小組”評分規則的制訂,一是提醒學生在實踐體驗中要依據自己事先準備的各種詳細的方案隨時注意自己的完成情況,二是告知學生后期還要進行反思和總結,促使學生在實踐時主動、用心去體驗,真正做到在實踐活動中有所收獲。
★活動地點:大潤發超市
(一)實踐體驗
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超市,12名家長志愿者負責全體學生的安全和紀律,班主任全程參與。
學生根據前期準備分小組展開活動:
“我是小記者”組根據采訪單采訪顧客,記錄、匯總相關信息;采訪期間,家長志愿者進行攝像或拍照。
“我是采購員”組根據采購方案分頭進行購物;家長志愿者和班主任要觀察學生有沒有力爭用最少的錢購買最優質的商品。
“我是促銷員”組進行促銷活動,可以到超市門口發傳單,可以在其他區域進行促銷;家長志愿者進行攝像或拍照。
【設計意圖】在教師和家長志愿者的幫助下,學生們走進超市進行實踐體驗。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鍛煉自己,在實踐中體驗,在生活中成長。
(二)實踐匯報
各小組在超市會議室集合,進行成果匯報,教師和家長進行第一輪評分。
針對“我是小記者”組的匯報,教師提出問題:如果超市的蔬菜當天賣不掉怎么辦?超市怎么保證貨源的質量?(教師據此來判斷學生采訪問題的涉及面,并予以第一輪評分。)
針對“我是小顧客”組的匯報,教師或家長隨機提問:XX的生產日期是?產地是?保質期是多久?(教師向家長志愿者詢問學生所購商品是否較為合理,并予以第一輪打分。)
針對“我是促銷員”組的匯報,教師可以提問:你在促銷過程中是如何賣出你的商品的?你覺得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增加你們的銷量?(教師可詢問超市工作人員當天的銷量情況,并予以第一輪打分。)
【設計意圖】讓學生討論后進行匯報,可以展現自己與人溝通、統籌安排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教師的提問既是對他們完成情況的檢查和各項能力的檢驗,又為“最佳小組”的評選提供量化依據。
(三)實踐反思
教師:剛剛每個小組都進行了匯報,想必大家收獲很多,現在請你們拿起紙、筆,將今天的心得寫出來吧。(PPT呈現寫作的大致方向和思路,然后教師根據各組的匯報心得進行第二輪打分,兩輪分數相加,得分最高組獲“最佳小組”稱號。)
1.“我是小記者”組:
可以從怎樣與陌生人大膽溝通、如何給超市提建議等方面寫一寫自己的真實感受。
2.“我是采購員”組:
可以從文明購物、學會維權、理性消費等方面寫一寫自己的認識。
3.“我是促銷員”組:
可以從促銷商品的艱辛、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和各行各業的辛苦、學會感恩等方面談一談自己的真實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實踐體驗活動進行小結反思并參與評比,既是對本次主題班會活動有意義的延續,也能激起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這種反思效果比教師單純總結概括要好。
G6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63-0058-03
嚴金鵬,江蘇省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江蘇句容,212400)教師,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