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中心校 李桂蘭
淺析如何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
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中心校 李桂蘭
現如今,我國的教育部門和學校不僅重視學生們的文化課水平,也提高了對學生們的科學素質水平的重視程度。而小學科學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水平,主要是通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的方法。而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指的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以人為本,把關注學生和老師的生命生長作為課堂的重點,讓學生可以展現自己的特點,自由地和同學們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們自己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們感受到科學的魅力。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呢?本文主要講解了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的五種方法,幫助老師構建出生態課堂,也讓課堂逐步回歸到自然,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如今,我國教育行業一直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設置課程時依舊存在主科和副科的分別,家長和老師只關心學生們的語數英三科的成績,極少有家長重視學生的科學課程的學習情況。而且在大多數小學中,科學課程的任課老師比較少,大部分都是由語數英老師來代課,而這些老師對科學課程的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很少,也很少花費時間來備課,使得小學科學課程的課堂枯燥乏味,也讓小學生失去了想要在課堂上探究科學知識的欲望。而針對小學科學課程的這種課堂狀況,許多小學老師從改進小學科學課堂的角度出發,逐步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
老師在上課之前引導學生們進行調查研究實際上是收集資料的過程,也是學生們探究科學知識的開端。因此,小學科學老師應該指導學生們從自己身邊的事物開始,圍繞著這節課的主題來讓學生們開展課前研究調查,而且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書籍、網絡和影視作品等方法來收集資料。比如說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有一節課的內容是“觀察植物的葉”,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下的時候收集各種各樣的葉子,或者在網絡上面下載一些自己喜歡的葉子圖片,等下節課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們帶到課堂上。這樣學生們在上這節課的時候,因為事先進行了課前調查研究,學生們對于植物的葉子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也愿意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葉子,自然也可以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這種方法,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們明白大自然是多么神奇的存在,把課堂回歸到自然,有利于打造生態課堂。
老師在教授小學科學課程時要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來考慮,讓學生們在他們比較熟悉的情境里面進行學習,明白科學對于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性。因此要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創設出有助于學生進行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們進行探究學習。比如老師在講述“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問問學生們:“在秋天和冬天里比較干燥的時候,大家在晚上脫毛衣的時候,看見過火光嗎?”這是激發起學生們的探究欲望,從而和同學進行討論,最終得出結果:這是因為靜電的原因才出現了這種現象。
在傳統的小學課堂上,老師一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學生們只扮演著傾聽者的角色,很難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而老師則可以讓學生們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四到六名學生,在分配組員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特點和個性,以便讓小組成員在探究合作時取長補短。除此之外,要想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還需要擴大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范圍,不能只局限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上,也要讓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探討。而且老師要允許學生們犯錯,這樣他們才能在課堂上自由、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說學生們在做實驗時,實驗結果出現了偏差,這是老師要肯定學生的實事求是精神,再幫助學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找出學生進行實驗時存在的問題,再讓學生們重新做一遍實驗,來觀察實驗現象,不要直接批評學生,讓學生們失去了對科學課程的興趣和熱情。
在新課標中說明老師不應該把上課鈴聲當作學生們學習的開始,也不能把下課鈴聲當做學習的結束。所以說,小學科學老師也要如此,不能把課堂僅僅局限在上課的時間里,還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因時因地采取材料,制作一些小實驗。而且把課堂教學延展到課外,有利于讓學生們在探究中發現問題,逐漸把課堂和生活聯系起來,明白科學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小學科學課程是不在小學期末、期中考試的考試科目里面的,所以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并不認真聽講,也會影響到一些想要好好學習的學生。因此老師應該采取一些方法來評價學生,讓學生們在小學科學課程上認真聽講。而且老師在選取評價方法時也要考慮到小學科學課程滲透生態課堂的特點,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而評價內容則主要包括學生們對于科學的理解、與別人分享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等內容。而評價方法則主要包括自評、小組成員的評價和老師評價,而且這三種評價之間可以按照2:4:4的比例來給學生們得出一個最終的評價分數,幫助學生們認識到自己在這一學期的科學課程的表現情況。
總而言之,要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生態課堂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需要老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因此,小學科學老師要跟隨時代的發展,逐漸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把生態課堂完全滲透到小學科學課程中。
【1】邵玲.讓小學科學課堂充滿生命力——六模塊建構式生態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
【2】黃金清.構建小學科學課的生態課堂【J】.貴州教育,2011(18)
【3】吳文詩.小學科學生態課堂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5(36)
小學科學課程 生態課堂 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