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曄
高中階段要重視職業教育
曹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近年來,在高中階段教育邁向普及化階段,關于教育的增量應放在普通高中還是中等職業教育,以及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后中等職業教育究竟如何定位和發展,教育領域進行了廣泛激烈的討論。目前普通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絕大多數認為應擴大高中階段教育,或積極發展綜合高中。有的從國際比較的視角,認為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后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綜合高中;有的認為與其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對口招生,不如發展綜合高中進行對口升學;還有人從人力資本的角度來分析,認為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更加側重培養學習能力而非一技之長,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展普通教育更適合技術創新。
在職業教育領域也有不同的聲音。基于近年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下降的事實等,有人認為未來職教重心應放在高職;也有人從產業轉型升級的角度提出,我國產業將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發展,在全球價值產業鏈中,我國產業將從“微笑曲線”底端向兩端延伸,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將難以適應社會需求;也有的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分析,認為目前各地積極推行中職與高職“3+3”、中職與本科“3+4”貫通培養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等職業教育社會需求不旺的現狀;當然,也有人認為若削弱中職教育的基礎地位,無疑會加劇勞動力年齡結構的失衡,年齡適宜的勞動力將更加供不應求;等等。
上述不同觀點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討論這一問題必須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一是必須基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事實。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將長期處于多層次發展階段,也就是說工業2.0、工業3.0和工業4.0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并存,而發達國家大多處于工業3.0階段,許多發達國家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仍占一半左右,甚至更高。同時,雖然我國社會收入分配政策目前還不利于一線產業工人,但隨著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收入分配將最終走向公平,人們接受職業教育的觀念將會逐步改善。二是必須基于我國企業職業教育嚴重缺位、缺失的事實。許多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是企業主導的,無論是德國、瑞士、奧地利的“雙元制”,還是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都是企業主導的職業教育,更有像美國和日本企業職業教育占絕對地位,他們即使不發展學校職業教育,企業職業教育仍能發揮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功能。而我國如果沒有中等職業教育,熟練的產業工人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國即使在學校不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也要大力發展企業職業教育,發揮企業辦學的主體作用。中等職業教育不能削弱,必須鞏固提高,但可以轉換辦學形式,轉變服務對象,從而增強辦學活力。
(作者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教師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