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廣西防城港市怪石灘基巖海岸,位于江山半島燈架嶺前,保留著廣西地區少見的有規模的砂巖海蝕地貌景觀。“海上赤壁”之稱的該海岸為廣泛出露的一套紅色砂巖系構成的海蝕地貌,是研究江山半島發育及防城灣海岸演化最直接的載體,可以為區域地理發展的歷史提供重要的佐證,因而有其科學價值;基巖海岸本身也賦存一定的礦產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因此作為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又有其經濟價值的一面,同時海蝕地貌作為獨特的地學景觀,又有成為濱海旅游資源的優勢,成為該區域地學價值的延伸和必要補充。隨著怪石灘地區濱海旅游的發展,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增長的同時,其社會價值的負效應面也日益凸顯,在此過程中會存在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一些不當開發利用行為,亟需探清其現狀。因此,全面考察怪石灘的地學價值,對彌補完善該區域地學信息,進而為該區域能夠在未來被充分利用與保護提供新的基本地學依據。
關鍵詞:基巖海岸;海岸演化;海蝕地貌;地學價值;江山半島
引言:地質遺跡的地學價值與地質意義探討,從來都是該遺跡被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依據(鄭承忠,2009)。地球的價值或地球的 “有用性” 主要討論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地球物質和運動的 “科學有用性”,即地球的科學價值;二是地球物質的 “經濟有用性”,即地球的商品性價值和非商品性價值;三是地球的“社會有用性”(余謀昌,2011),即地球的社會價值 。因此,完整的地球的價值論不僅是在地學的科學價值上的探討,其本身具備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也是地球價值論的內在要求。
1 廣西江山半島怪石灘概況
1.1 區域自然地理。廣西防城港市坐落在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是我國唯一的一個既沿邊又沿海的城市。江山半島屬位于東經107°28一108°36,北緯21°36一24°00,其三面臨海,一面連接陸地(如圖1),面積208km2,是廣西最大的半島。防城港市地處低緯度,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氣候暖和,夏季多雨高溫,年均氣溫21.8℃—22.5℃,年均降雨量2823mm,年均降雨天數為176天,全市總面積6181km2。全市有防城江、茅嶺江、北侖河等10多條主要河流,均發源于十萬大山,多數為東南流向,匯入北部灣。
廣西北部灣地區的基巖海岸地層主要沉積于晚三疊世及早侏羅世。廣西濱海海岸受構造控制明顯,在NE及NW兩組構造方向的控制下發育起來的。在這兩種構造線所成的“X”形斷裂的影響下,使岸線進一步破碎,灣內往往發育眾多次一級形似鹿角狀的“鹿角海灣”,這種海岸為典型微弱充填的曲折鹿角灣海岸。(葉維強,1990)。
1.2 研究區概況。怪石灘位于江山半島尾部,是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的一個旅游景點,因其巖石呈褐紅色,故又名“海上赤壁”,巖層以侏羅紀砂巖為主,是經海水動力侵蝕風化后而形成的基巖海岸,也是廣西沿海最為獨特而典型的海蝕地貌景觀。海岸線長約為3公里,開發利用率低,周邊海域盛產魚、蟹、螺、貝殼類等。怪石灘的東側是白沙灣,約1公里長的沙灘,砂粒白中帶黃,顆粒粗細均勻,十分潔凈,海水清澈透底。西側為白龍珍珠港,盛產珍珠。
2 怪石灘海蝕地貌類型
考察發現,怪石灘的基巖海岸分布著各種類型的海蝕地貌景觀,如: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柱、海蝕洞穴等(如圖2),還是平臺上還發育各種象形的次級海蝕地貌,景象蔚為壯觀。
2.1海蝕崖。海蝕崖,是基巖海岸的岸坡,由于受海蝕作用及重力崩落作用而沿斷層面、節理面及層面形成的陡壁懸崖(嚴欽尚等,2006)。海蝕崖常沿巖石的斷層面和節理面發育崖面陡立,崖壁上分布有高低、大小不一的海蝕洞穴等海蝕遺跡,部分岸段海蝕崖顏色灰暗,屬于脫離現代海水侵蝕的古海蝕崖,局部岸段的海蝕崖仍然受著現代海水的作用。向海傾斜的巖層易引起地滑,形成與層面一致的傾斜海崖。向陸傾斜的巖層,則可形成陡斜以至直立的海蝕崖,這種地貌看上去,劍拔弩張,轟轟烈烈,礁石險絕,十分驚悚,行走其間比較艱難(見圖3- A),圖中的海蝕崖向陸傾斜度約有50°,高約有3米,綿延長度約為200米。
2.2海蝕柱。海蝕柱,是海蝕崖后退過程中,受海浪侵蝕、崩坍而形成的與岸分離的巖柱(見圖3- B),圖中的海蝕柱寬約8米,高約5米,穿過這一條約1米寬的“一線天”通道,可看到為數眾多、千姿百怪的海蝕地貌和象形石。
2.3海蝕平臺。海蝕平臺,是在海浪作用下,海蝕崖不斷發育、后退,在海蝕崖向海一側的前緣岸坡上,便塑造出一片向海微傾斜的,近似平坦的基巖臺地(見圖3- C),怪石灘的海蝕平臺不連續分布,有大部分岸段缺失,海蝕平臺的顏色有暗灰、赤色和褐紅色等。面積約200平方米。其上常覆蓋有沙、礫石等海積物或殘留有堅硬巖石形成的海蝕殘丘等。在海蝕平臺上還發育有很多浪蝕溝(見圖3- D)、鍋穴(見圖3- E)、洼地等微地貌,以及由海蝕崖崩墜堆積成的錐形巖體和砂礫覆蓋的波蝕殘丘,這是海蝕作用通過沖刷、研磨和溶蝕作用使岸線遭到破壞,而長期的磨蝕作用將岸邊巖石塑造成了類似羅馬式城堡的景觀(見圖3- F)。在怪石灘岸邊可以看到許多這種地貌,景象特別奇特(見圖3- G)。
2.4海蝕洞穴。海蝕穴,位于海蝕崖坡腳處,是海水巨大的沖擊力對海岸附近的巖石進行沖蝕,考察發現怪石灘海岸有一個較大的海蝕洞穴(見圖3- H),寬約3米,高約2.5米,深達數米。海蝕穴上部已長滿了草叢灌木,下部發現有許多人類的生活垃圾。
3 怪石灘的地學價值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