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改革開放以后,農民收入逐步提升,建房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再加上城市化、工業化的高速發展,很多農民都在想往城市遷移,在此背景下,經常會出現“空心村”、閑置宅基地的現象。所以,為了有效緩解不斷加劇的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發展,應加強對于農村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問題的探究。
關鍵詞:農村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問題
前言:近幾年,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民想要優化自身居住條件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宅基地管理也涌現出諸多需要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空心村”“一戶多宅”的問題。所以,為了更合理有效的改善農村宅基地管理現象,推動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必須要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真正實現節約集約用地。
一、加強宣傳工作,引導農民合理建房
近年來,國土部門也逐漸重視起了鄉鎮地區的法律宣傳工作,農民對土地管理的一些常識也獲得了初步認識,但是要想讓其真正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存在很大難度。因此,在原有基礎上,相關部門還應探索、嘗試各種方式方法,為群眾積極灌輸合理、集約與合理用地等理念,幫助農村廣大群眾撤離轉變傳統盲目用地的意識,促進農民惜土意識的不斷增強。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組織一系列培訓活動,不斷增強鄉村干部的法律意識,特別是對于基層干部,若條件允許可以開展“土地管理課程”,帶領基層干部更全面的了解土地管理涉及到的法律知識,徹底改變傳統宅基地的審批模式。
另外,為了不斷加大宅基地集約化使用的意義,應科學整合各類媒體優勢,通過選攢教育、社會輿論等手段來對農民群眾作出正確引導,幫助農民樹立正確建房理念,也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集約化利用農村宅基地的相關工作中來,對人均用地作出嚴格控制,尤其是土地增量要給予嚴格控制。同時,還應不斷加強執法力度,對農民建房情況做出嚴格審查,尤其是舊房拆除的實際情況,以此來避免產生新的閑置房,促進土地利用效率,以及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升。
二、科學規劃農村社區與宅基地市場
為了使我國村莊農村居民點分布散、缺乏生活基礎設施等情況得到妥善解決,從而構建出和諧的新農村環境,就必須要對其宅基地做出科學規劃于集中安排,適當加強中心村鎮的建設力度,促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逐漸向農村延伸。為此,應將一些分散布局的居民點向中心村遷移,并在較為集中的居民小區開展合理的小區劃管理。同時,還應對其宅基地市場做出進一步規范,鼓勵其積極進行合理流轉,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土地合理利用的相關要求,也有助于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為此,應注重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的制定,允許,農村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得到的宅基地,在合理條件、范圍內實行自由流轉。為了真正實現宅基地的合理流轉,流轉收益者應主要是原使用者,而對于一些農民宅基地具體使用面積超出標準的,應在流轉后,按照規定比例上交,以此來維護土地使用者、所有者的權益。
三、加強監督管理,嚴把宅基地的審批
首先,對于現行相關法規來講,只是對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做出了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卻未出臺一些標準、規范,且操作性較強的審批方式。因此,必須要加強宅基地立法體系建設,針對土地扥集、宅基地管理方式等方面盡快出臺一些法律條例,對宅基地產權、流轉與登記發證等方面做出進一步規范,也以此來為土地管理部門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指導,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浪費問題。
其次,應適當加大巡查、協管員監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一旦發現非法建宅行為的存在,必須要基于嚴肅處理,避免讓后期執法工作的開展陷入被動狀態。對于一些非法轉讓宅基地的農民,不再為其審批新的宅基地,并給予嚴格處罰。
再者,對于宅基地的審批也要給予嚴格把關,并建立科學完善的審批制度。為避免村莊外延,應嚴格根據統計數據中給出的各村人口的實際增長情況,制定宅基地計劃指標,對于違反其指標、治超面積等宅基地堅決不予審批。同時,也要加大閑置土地潛力的挖掘,積極推行治理、審批科學整合的政策。
四、強化農村社會保障力度
在科學采用經濟杠桿手段對農民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管理,加強國家法律政策、制度銜接,充分考慮農民具體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對于超面積的宅基地使用農戶,還應適當的收取土地使用費用,特別是對于一些長期處于閑置狀態的宅基地,以此來實現集約利用宅基地的目標。與此同時,還應注重新農村建設相關制度的完善與推廣,將農村民間自治組織作用全面發揮出來。
另外,對于農村“理事會”“兩委會”,以及政府與村民之間的關系應給予妥善處理,在集約利用宅基地過程中,還應對“空心村”改造中的弱勢群體做出科學合理的安置。主要可以通過加強農村敬老院等一系列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來為改造宅基地中的弱勢群體,提供更好的安置,也以此來使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過程中存在的留守戶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樣不僅可以使得諸多宅基地管理問題得到科學有效的解決,也有助于推進新農村的建設步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升。
結語:總之,面對當前農村存在的較為普遍的村落零散、宅基地閑置等現象,導致人均宅基地面積不斷減少。相關部門必須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強宅基地管理力度,嚴格進行規劃、審批,以及監管方面的把觀,積極鼓勵宅基地的流轉,進而真正實現節約、集約利用農村土地的目的,為我國新農村建設過程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玉香.農村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2009,(8):8-10.
[2] 包俊.農村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中的法律問題研究[J].江海學刊,2011,(1):228-233.
[3] 何安琪.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村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研究——以鄂州市為例[D].華中農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