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昕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教育教學的發展,很多小孩子從出生起就享受著良好的物質條件,享受著父母的呵護,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在新課程改革之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游戲概念,正好符合現代小學生對寓教于樂的要求。主要就游戲在小學語文中的教學進行簡單的討論,分析游戲教學的原則,并且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相關教學方式,以此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游戲;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沿用了很長時間的填鴨式教學,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對小學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約束,但是這種方式過于死板,并且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長期記憶,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而在新課改施行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就致力于讓小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取知識,這不僅是教學改革對小學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社會對小學生的發展需求。
一、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意義
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很多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對小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小學生本身的個性發展,使其在小學時期的學習環境就過于壓抑,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游戲進行教學,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小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游戲化教學是心理學家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性來設計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不僅能夠滿足小學生對于游戲的要求,還可以使得小學生在游戲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與教師的關系和自身的良好學習習慣,將學習與游戲有機結合,讓小學生在個性發展的同時深刻地記憶知識,提升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對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都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原則
1.學生主體性原則
不管是在哪個階段的學習,學生都是作為教學主體存在的,而在很多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對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上的重要性。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的重要性,選擇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小學生在游戲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對于小學語文游戲教學來說有很大的作用。
2.學生參與性原則
在進行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明確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還要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只有真正參與到游戲中,才能將游戲中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以及運用。教師要尊重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發揮,并且在其出現問題時及時提供幫助,讓小學生自身參與到游戲中,這樣才能發揮出游戲教學的作用。
3.課堂趣味性原則
游戲教學的根本就是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然后根據自身的特性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深入學習,增強小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古人在很久之前就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應該注重的就是學習知識的樂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游戲教學更應該講究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課堂趣味性原則。教師在課堂游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小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的程度,挑選學生認為有趣的內容進行游戲,以此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游戲在小學語文中的教學研究
1.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游戲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教會小學生識字,這是小學語文的基礎教學,也是對于學生來說最基礎的學習。識字教學設置在小學生入學的階段,這時學生對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缺乏一定的認識,并且還是很想要接觸一些有趣味性的東西,滿足自身對世界上各種事物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對小學生的識字教學對其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就可以應用游戲教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喜歡認識新朋友這個特性來讓每個小朋友拿一個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字卡,標上讀音,然后引導小學生尋找需要的字,不僅能夠讓小學生在樂趣中學會識字,還能促進小學生之間友情的提升。
2.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游戲教學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也是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角色扮演游戲運用在其中,以此增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3.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游戲教學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對于小學生的小學階段學習來說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學生拿一個音節手卡,然后自己去與別的小朋友組成一些拼音漢字,大聲讀出來,這種游戲的方式就相當于是找朋友,尋找能夠與自己的音節匹配的手卡,通過這種游戲教學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讓其認識到語文學習中的樂趣。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游戲讓小學生進行學習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并且使得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為其日后的學習以及個性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王光虹.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J].成功(教育),2011(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