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徐磊
【摘要】 目的 評估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 87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不同給藥方式分為對照組(43例)與實驗組(4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心血管藥物進行治療,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他汀類藥物治療。對比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 納入病例均隨訪3~6個月, 實驗組中:顯效25例(56.82%), 有效17例(38.64%), 無效2例(4.55%), 總有效率為95.45%(42/44);對照組中:顯效20例(46.51%), 有效14例(32.56%), 無效9例(20.93%), 總有效率為79.07%(34/43)。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1例(2.27%)發生不良反應, 對照組7例(16.28%)發生不良反應,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冠心病患者治療時, 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的應用效果明顯, 可在改善治療有效率的基礎上, 防治不良反應發生。
【關鍵詞】 他汀類藥物;心血管藥物;冠心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4.061
冠心病作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 臨床發病率較高。大約超過75%冠心病患者均會伴發高血壓, 若患者的血壓持續上升, 則很有可能會引發動脈硬化[1-5]。臨床治療冠心病患者時, 主要以藥物治療方法為首選, 且不同藥物所產生的應用效果均存在較大差異, 本次為評估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重點篩選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87例作研究對象, 其中部分患者給予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 效果確切,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87例, 按照不同給藥方式分為對照組(43例)與實驗組(44例)。實驗組女20例, 男24例, 年齡45~70歲, 平均年齡(51.00±6.33)歲;對照組女21例, 男22例, 年齡46~70歲, 平均年齡(52.00±6.78)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心血管藥物治療, 口服20 mg/次鹽酸樂可地平片, 服用3次/d, 同時給予其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 服用1次/d, 均于飯后服用。若患者的血脂偏高, 可給予患者口服降脂、降壓類藥物, 若出現水腫癥狀, 可給予利尿藥物治療。2個月為1個治療周期。
1. 2. 2 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 給予他汀類藥物治療, 患者服用辛伐他汀為土曲霉發酵產物合成衍生物, 此種藥物對內源性的膽固醇合成起到較好地抑制作用。初始服用劑量為10 mg/次, 服用1次/d, 晚飯后給予患者服用, 而后按照患者病情變化可對藥物劑量做相應的調整[2]。2個月為1個治療周期。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納入病例均行3~6個月隨訪, 以便評估有效率, 并記錄不良反應病例。療效判定標準[6]:患者心臟機能保持正常運行, 心絞痛、血脂偏高等癥狀完全消失, 為顯效;患者心臟機能基本恢復正常, 心絞痛、血脂偏高有所緩解, 為有效;患者心臟機能無法正常運行, 上述癥狀未發生任何變化, 甚至加重, 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不良反應:醫務人員仔細查看并記錄下所選病例是否有心絞痛、血脂偏高等不良反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納入病例均隨訪3~6個月, 實驗組中:顯效25例(56.82%), 有效17例(38.64%), 無效2例(4.55%), 總有效率為95.45%(42/44);對照組中:顯效20例(46.51%), 有效14例(32.56%), 無效9例(20.93%), 總有效率為79.07%(34/43)。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1例(2.27%)發生不良反應, 對照組7例(16.28%)發生不良反應,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作為臨床內科常見疾病之一, 冠心病每年的發病率不斷上升, 且發病人群大部分集中在中老年人, 臨床對冠心病患者治療目的是減輕患者不良反應, 促進患者機體心臟功能恢復, 這對于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起到關鍵性作用[3, 7-11]。而且, 臨床當前治療冠心病患者, 主要首選藥物展開救治, 同時轉變患者的各種生活習慣。據臨床實踐研究結果證實, 臨床以藥物救治冠心病患者, 能夠較好地改善其病情[4, 12-14]。
此次研究過程中, 臨床選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患者, 主要選取硝酸酯類、阿司匹林藥物, 可較好地改善患者血管堵塞的現象, 且本次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即常規藥物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并不確切。但對于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 醫務人員給予患者口服辛伐他汀, 此藥物和膽固醇合成后會起到相應的抑制作用, 有效避免膽固醇較高而使血脂上升, 從而使患者機體內的總膽固醇數量均衡。此外, 辛伐他汀藥物可明顯改善患者機體血管的內皮功能, 有效調節機體凝血功能, 并且藥物起效較快, 臨床療效良好, 將此種藥物和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服用后, 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機體心肌缺血癥狀, 有效改善機體心絞痛癥狀, 治療效果十分確切[15, 16]。
本次研究給予兩組冠心病患者不同藥物治療后, 實驗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 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明顯優于單純心血管藥物治療, 對幫助患者及早康復、防治預后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 為緩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臨床開展治療工作時, 建議選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 可明顯改善臨床有效率, 降低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建議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小軍, 盧京. 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5, 15(3):312-314.
[2] 王志鵬, 隗功賢, 谷新梅, 等. 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療效的初步觀察. 中國醫藥導刊, 2014(7):1155-1156.
[3] 熊書君.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對內皮功能的影響.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23):2577-2579.
[4] 劉玉英, 張彬, 王木華, 等.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導刊, 2016(9):927-928.
[5] 王浩珍. 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20例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 22(15):70-71.
[6] 馬春梅. 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67例臨床觀察. 中國醫學創新, 2014(8):84-86.
[7] 黃敏華. 他汀類藥物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5(6):46-47.
[8] 運行. 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3):120-121.
[9] 周建國. 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海峽藥學, 2015(3):89-90.
[10] 劉瓊瓊. 應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研究.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3):198-199.
[11] 何永銘. 應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療效探討.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18):00176.
[12] 楊霞. 分析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63例冠心病的臨床效果.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5(5):91.
[13] 鐘曉東, 賴麗燕. 應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探討.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5(12):38-39.
[14] 王曉茹. 冠心病應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的臨床觀察. 現代養生, 2016(2):70.
[15] 張宏. 應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研究.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12):184.
[16] 陳欽. 針對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680例冠心病的臨床效果的分析. 健康導報(醫學版), 20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