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1.熟悉相關政策,營造積極的創新創業氛圍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人格的高素質人才。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新思想、新理念,不少輔導員對創新創業政策一知半解,理解得不是很透徹,不能很好地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學生教育中去,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對待創業并不是很積極。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輔導員可以采取兩方面的措施:一是開展創新創業主題班會活動,為學生宣講并解答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方針,讓學生了解創業的實質、國家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以及學校在創新創業方面為學生提供的財力、人力等多方面的支持,以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二是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創業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并學習優秀企業家的創業歷程,讓學生能夠理解創業含義,使大學生深刻體會到創業不是一時沖動的“下海”,也不是簡單的技能比賽或科學實驗,其本質是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結合市場需求和社會實際研發出創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由理論知識的掌握者轉變成為社會經濟價值的創業者。
2.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差異化培養
輔導員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并對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合理分析,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霍蘭德正六邊形圖)發現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特征的學生,并與這類學生逐一溝通談話,對喜歡競爭、敢于冒險、做事有較強目的性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并鼓勵其為日后的創業打下扎實的基礎;督促學生一定要利用課余時間, 不能占用平時的上課及早晚自習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大學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打好基礎,扎實學習理論知識及創業基本知識,為將來大三、大四實現更大的突破打好堅實的基礎。輔導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職業傾向,進行分類培養,可更加突出共性與個性,尤其是對企業型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幫助其發揮特長,在創業的道路上實現自我價值。
3.創新教育方法,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高職院校輔導員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以“社團組織”“勤工助學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室”“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等組織為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拓展”“創業探索”和“創業實踐”等活動,錘煉創業者的心理素質,鼓勵學生建立形式多樣的創業團隊,成立創業協會和創業俱樂部,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動機,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堅韌意志,突出意志力、創新力、堅韌性、責任心、誠實守信、冒險、挫折承受力等因素的培養。又如開展挑戰杯創業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創新能力和優秀品格,同時培養學生經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許多學生在創業初期雄心勃勃,但在實際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境,最終心灰意冷,信心銳減。因此,輔導員要發揮引領作用,以激發他們的斗志,從而走出困境。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日,大學生要想成功創業,強烈的創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只是成功創業中一個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培養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輔導員應實時關注學生的創新創業動態進行正確引導,以幫助大學生形成更加成熟的創業心理。 創新創業是一種精神,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素質,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關系到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高職院校輔導員只有不斷進行學習思考總結,在創新創業教育引導過程中不斷與時俱進,更新思想觀念,努力鉆研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特點和規律,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才能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培養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袁素文,袁素紅.輔導員在加強班級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3).
[2]韓孟潔.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和實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