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蓮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各大高校課堂都邁入了教育改革創新的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自然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全面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小學數學教學煥發別樣的光彩。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思想的滲透做了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小數數學;思想滲透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滲透數學思想,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數學思想
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來源,要想有效地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從教材中提煉出數學思想方法,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更好的指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直接照著書本就給學生開始講解,而是要深層次地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選取里面有價值的數學思想,并對學生進行啟發,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內容時,教師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分類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和對比差異思想等,讓學生在學習這一節的知識內容時能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博大精深,使學生在生活中遇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能夠正確分辨,培養學生的洞察力,開啟學生的大腦思維。
二、創設有效情境,滲透數學思想
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傳統的“我說你聽”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的樂趣,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數學思想。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在教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裁剪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將平行四邊形與前面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思考,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我們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有的學生會回答可以,有的學生則回答不行。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手中的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的方式變成長方形,從而讓學生自己發現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關系,也讓學生明白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很好地運用了數學的轉化思想,讓學生明白了很多數學知識是相通的,也使學生在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時候可以有效地運用數學轉化思想,解決難題。
三、組織有效探究,形成數學思想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它里面的很多知識都需要運用邏輯思維,這對于心智還處于不斷完善過程中的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觀察、分析和探究,提煉出數學當中的概念,實現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更簡單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的內容時,教師在教授“25加上17等于多少”這個問題時,一開始不要直接就給學生講述計算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進行思索、探究,有效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啟發,這樣學生可能就會采用多種方法去進行計算。比如,有的學生會將25分成22和3,先用3加上17等于20,然后22加上20等于42,有的學生可能是將25分成20和5,將17分成10和7,先將20和10進行相加,然后將5和7相加,這樣就得出30加上12等于42,還有的學生可能會采用別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數字的分解使計算更加方便,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還學會了代換思想、轉化思想、分類思想等,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形成用數學思想去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使得數學的學習更有效率。
總之,數學教學不僅僅只是一個教授數學知識的過程,它也是一個向學生傳遞數學思想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有效地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數學教材,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爭取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思想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袁雪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策略[J].新課程(上),2016(9).
[2]李冬英.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6(9).
注:本文為德化縣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第一批)“構建富有思想的數學課堂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DHJK1351—21)的成果之一。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