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東
何謂非智力因素英語學困生,是指智力與感官正常,但學習英語狀況異常,完成英語任務比較困難,英語學習成績和他的智力水平不能匹配,但通過外界的干預和自身的努力可以實現(xiàn)逆轉的學生。本文從學校、個體、社會與家庭等方面解讀與分析導致小學英語學困生出現(xiàn)的各種原因,得出如下結論。
一、學校教育維度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學校的辦學理念及教師的教學觀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成長速度。因此,學困生的形成在學校教育方面起了關鍵的作用。
1.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消極因素
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來說,由于缺乏認知基礎與語言環(huán)境,初次接觸英語勢必感覺其學科內容比較艱深與寬廣。而這無疑給他們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使其在思維方式、知識認知、思想感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適應性障礙,如果不加以科學而迅速的調整,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學習障礙,成為導致英語學困生產(chǎn)生的一大誘因。并且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受考試壓力的影響,內容難度遠超教材等情況,“高強度、高密度”的學習環(huán)境,更加重了學生英語學習負擔。
2.教育評價因素
小學英語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學理念與實踐層面進行了很多有建設意義的探索。然而,不能否認的現(xiàn)實情況是,各種考試指揮棒的效用并未因此在實質意義上得到削弱。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對于英語成績的“另眼相待”,也是各所小學教學管理中的突出特點。
3.教師自身因素
受學??冃Э己藟毫Φ挠绊?,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濃厚的“功利主義”思想,對于在英語成績上表現(xiàn)出色,有利于提升平均分與高分率的學生當作“寶貝”,對于扯后腿的英語學困生放任自由、漠不關心,甚至是冷嘲熱諷,恨不得“驅之而后快”,這樣的教學態(tài)度肯定會使英語學困生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打擊原就脆弱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使其對英語的學習困難進一步加大。
4.英語學科因素
英語對于絕大部分的小學生來說是一門非母語的語言學科,因此,他們既無法在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文化熏陶,又無法接受相對正規(guī)、嚴格的語言訓練,甚至很多地區(qū)的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幾乎為零。即便通過一些途徑接觸到英語,或者進入小學后開始了英語學習,但是在現(xiàn)有的“分數(shù)導向、囿于教材、試題支撐”的教育環(huán)境下,其英語的知識基礎仍較為薄弱,英語思維方式與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仍是較為欠缺的。
二、主觀因素
除了學校教育因素外,學生的主觀因素也是影響英語效果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的主觀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興趣不足
興趣是思維的先導,是行為的外化,是結果的本因。一定的學習行為是特定學習動機指導下的結果。在學生學習英語初始階段,如果學習的興趣不足,最終的學習建構路徑也必然發(fā)生偏差,英語學習的實際效果也就難以保證。當其固有的興趣狀態(tài)形成某種思維慣性或者路徑依賴后,自身對于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個人意愿大大降低,導致難以啟發(fā)學生英語讀寫教學的求知欲,無法激活他們的好奇心,致使其形成“討厭學英語”的負面動機。
2.學習方法不科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并嘗試運用英語知識進行溝通交流,培養(yǎng)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黃金階段,也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一種考驗和提升。并且,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理念的日益深入,相對于傳統(tǒng)的灌輸性課堂,小學英語教師會給學習留有更多的獨立空間,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下,那些形成了良好學習方法的學生,就很容易在英語學習上脫穎而出,而未能及時適應小學學習環(huán)境,就容易在英語學習上面臨困難。
3.自我歸因不正確
當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雖然付出了努力但進行了錯誤努力歸因時,常常會產(chǎn)生消極的自我認識和評價,比如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智力問題、能力問題或是其他不可改變的因素,將自我定性為不聰明、能力低,對自身感到失望,認為即使再努力也難以提高,從而進一步導致了學習成績下降,進入惡性循環(huán)。
4.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中,對自我各類認知因素的管理和監(jiān)控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學習中需要各種認知因素的參與,通過總結和歸納來不斷調整思路。而英語學困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另一誤區(qū)就是不擅長自我管理,存在一些問題,如,語法不清晰、句式套錯、應用雜亂無序,這樣就導致對問題進行分析時,是孤立和無序的,不能建立正確的聯(lián)系,對英語知識的管理是孤立和無層次的,解題能力不強,難以進行思維前移和解題創(chuàng)新。
三、社會與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社會的影響力對學生的成長也尤其重要,這兩者的影響力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動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家庭教育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許多小學生是獨生子女,更容易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根據(jù)戴森的研究,在英語學困生的家庭教育互動中,如果父母的教育以專制、溺愛為主,學生就容易出現(xiàn)逆反心理,而抗拒學習,這種情況又反過來給他們的父母帶來消極影響和壓力,感覺壓力和無奈,進而陷入惡性循環(huán)。父母和孩子互相埋怨,不僅影響家庭關系,還容易出現(xiàn)父母打罵孩子等惡劣情況,陷入不良循環(huán)。
2.社會不良風氣
隨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市場化的持續(xù)深入,多元化的價值觀也對小學造成了沖擊,包括拜金主義、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不斷侵入,小學階段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一旦受到這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容易降低學習熱情,削弱學習動機,影響小學英語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學困生的成因是學生個體認知能力、英語學科特點、學校教學不足、家庭教育缺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在分析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和分類的時候,要全面把握影響英語學困生學業(yè)水平提高的各種因素,從而制訂科學合理的教育策略。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