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科學的指導下得到有效鍛煉,教師一定要積極做到引領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課堂教學的激活,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充分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提高其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能力;培養
創新,這個關乎教師和學生的永恒話題,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采取多種方式方法積極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結合自己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切體驗和教學心得,與同仁共同商榷、提高。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努力從以下兩方面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
1.關系民主化,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因而,課堂教學應該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要有幽默、有笑聲、有爭議、有討論。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要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親切、熱情、平等的態度,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主動積極地投入進去,動腦、動手,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參與交流,獲得成功體驗和集思廣益的收獲,感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2.激勵學生質疑問題,發展創造性思維。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積極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索,去創新。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設置障礙,誘導學生去解決疑點和難點,提高難度,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在向學生提問時,從不問“對不對呀!”“是不是啊”“這是什么精神”等等在書上極易找到答案的問題,而是有相當難度、深度,不動腦筋極不容易回答的問題。這是開發學生智力和創新思維的有效措施。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對思維能力正在形成的小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是最根本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1.把語言文字訓練同思維訓練密切結合起來。在語文教學中,既要重視發展兒童語言,也要重視思維訓練,努力把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訓練緊密結合起來,使思維和語言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如《溫暖》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總理卻送來了春天般的溫暖。”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時,可先引導學生理解“深秋和寒冷”的意思,再思考“深秋是寒冷的,為什么清潔工人卻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呢?”讓學生理解“春天般的溫暖”運用了比喻手法,句中用了一個“卻”字表示轉折之義。這樣,既發展了語言,又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
2.重視創造性,求異思維與求同思維結合。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也就是要使學生的思路開闊。而目前語文教學實踐中,過分重視求同思維,偏重同化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就要在進行求同思維訓練的同時重視求異思維訓練,發散思維,統一見解。如《詹天佑》一文的教學,問:“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答:“寫詹天佑修鐵路”,這是求同思維訓練。而設問:“最令你感動的地方是什么?寫出你的心得體會。”或“‘……外國人驚嘆不已。你們想象一下外國人是如何說的?”這是求異思維訓練。有的課文中告訴了我們一種做法,我就讓學生先提出自己的見解,整個教學班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答案。然后引導他們爭辯、比較、分析,最好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取得比較一致的看法。如學習《跳水》一課時,讓學生思考除了船長用槍嚇唬孩子跳水脫險的辦法外,還有哪些可行的辦法。學生反應積極,有的說讓孩子退回來抓住繩子,有的說趕快抓住漁網讓孩子朝漁網上跳,還有的說選幾個力氣大的水手接住孩子……接下來,進一步啟發學生,讓他們比較哪一種方法最安全、簡便。學生認為讓孩子退回來最危險,另外幾種方法也不如船長的方法安全、簡便。最后,總結說:“同學們,這也就是本文取名為《跳水》的原因。”在教學中重視求異思維訓練,有助于拓展思路,有助于創新。
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
想象力是對頭腦中表象進行加工、改組,從而形成新思想、新形象的能力。想象是創造的翅膀,離開積極豐富的想象就沒有創新,因而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所以,教師應把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體現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
1.運用生動語言,促使學生進行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創造想象的起點,培養創造想象從這里開始。教師運用生動而又動情的語言描述,或者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引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去,使學生對課文所表達的意境或表(形)象進行再造想象。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時,上課伊始,老師讓學生閉上眼睛做假想旅游,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著文字的描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仿佛已浮現在孩子們面前。
2.擴大知識領域,豐富表象的積累。想象,無論是再造想象或創造想象,都要以豐富的知識和表象為基礎。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一切手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獲得豐富的表象,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如,在教學《五彩池》時,學生如已有相關知識的積累,在體會文字所傳達的內容方面就更真切深入。另外,教師再充分發揮現代電教手段的作用,提供給學生各種動態圖像,就會傳遞給學生豐富的視覺表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科學的指導下得到有效鍛煉,教師一定要積極做到引領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課堂教學的激活,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充分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提高其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
作者簡介:楊春霞,回族,女,小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就職于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第三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