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曉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良好的信心,培養起學習習慣,并提出較好的學習策略,使他們學會合作和自主思考,為他們以后進行更好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學習方法和策略是極其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課堂;課外
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理念,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從以語言知識學習為主,重視詞匯、語法的教學模式轉變到了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英語教師需要調整學生學習的方式,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放開手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優化課堂結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不只要表現出感染力,甚至還要主動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與學生共同完成表演活動,并成為學生的玩伴,這樣才能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盡情地展現自我,發揮其相應的聰明才智。
2.課前預習,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讓學生在上課以前進行相應的預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每個單元在學習以前都要進行相應的預習。教師要讓學生在上課以前大致了解文章的具體含義,并熟悉其中的一些重點詞匯。
3.課堂上積極創設語言環境
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交際,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多讀和多聽。教師要在控制全局的情況下,積極地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既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同時也能讓他們更加熟悉聽說的能力。比如,教授How much句型時,教師可以模擬一個商場活動,出示一些學過的文具、服裝、玩具等,讓學生進行購買。
4.讓學生做課后總結,深化認識
教師要在每節課后及時地提醒學生,讓學生在上完課后進行相應的總結。例如,在上完How tall are you單元Alets learn課時,可以讓學生運用本課時的單詞結合實際來造句。因為學生在預習階段都會有一個大概的學習目標,經過一節課的聽、說、讀、寫訓練后,就不難發現最初的學習目標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并且通過學生的總結,還可以發現對其中的某些學習內容并沒有完全地理清。
5.有意識布置一些課外語言任務
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不定期地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如,五年級上冊有學到星期的,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張自己班級的課程表。學到My school這單元時,可以讓學生列出自己學校的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以及該教師的性格特征等。能運用采用各種材料和相應的策略,收集各種信息和問題。
6.教師及時鼓勵和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也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有,而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的。教師要抓住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進行表揚和鼓勵。教師的真情激勵和有效指導也可以為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尤其是一些對英語學習產生害怕心理的學生更是如此。我們要通過一些教師的及時激勵和指導,讓學生了解:I can do it!Its easy!I like it! Learning English, its fun!因此,在英語學習中要及時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表揚。
二、課外延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外”所牽涉的領域相對較為廣闊,它是對課內相關內容的拓展。如能利用好,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實現學生更大程度的發展。
1.環境熏陶
環境可以對人的全面發展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有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可以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大的激情。在班級里,學生可以把每天的天氣、課程、午餐的菜肴列出來寫在黑板右側。教室里所有的公共設施都貼上英語標簽,墻上可貼些英文標語、墻報、名人名言、中英文對照的標牌等。
2.爭當“小老師”
教師要求學生提前自主預習課文,找出重點并熟讀單詞和對話。在課堂上,邀請幾位準備充分的學生充當“小老師”,負責教授新課。最后選出最佳“小老師”予以獎勵。這樣的活動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自學的能力。
3.活動多樣
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通過各種相關的游戲學習英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組織學生唱英文歌、參加英語角、開展英語晚會等。與此同時,還要強化對某些英語國家的背景知識的學習,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英語國家的電影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獨立體驗其中的樂趣,為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留下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高榮.英語教學激趣談[J].內蒙古教育,1996(8).
[2]張武升.創造性教學模式[J].江西教育科研,1990(3).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