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于興海
摘要:目前農村學校經濟比較落后,用于學習的儀器非常少,有的學校甚至只有一兩臺,現在的教育狀況是比較注重實驗,然而如果儀器不夠的話,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注意下邊這些方面。
關鍵詞:農村;實驗研究
一、開發利用日常用品和天然物資自制教具進行實驗的研究。這樣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的相關性,也給了同學們動手制作和動腦的機會,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主體意識,而且這種方法非常的經濟實惠。就比如說,浮力與什么因素有關系這個實驗的探究中,農村的很多學校因缺少各種儀器,就不能將同學們分成幾個人一個小組來做實驗,只能分成很多學生的大組,或者直接是老師做演示實驗同學們只能看,這樣的現狀和方法很難實現我們對科學探究的三維的目標,它是非常低效甚至無效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讓每組的學生都準備小又輕的塑料袋來充當那個接水的小筒,其余的工具比如小木塊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
有的時候因為經濟和地區原因,有些時候很多實驗的工具不能集齊,我們也可以利用扔掉的塑料瓶和小石頭等物品進行探究。在探究課上,我們也能利用乒乓球、雞蛋、木塊、廢棄易拉罐、小石頭等等這些物品對浮力進行探究。如果我們多多的觀察動手動腦的話,就會發現,生活中很多物品都能成為實驗所需要的儀器,學生自己來制作的教具更能激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增強課堂的代入感,也能提高學習效果,一舉兩得。
二、多媒體是非常好的工具要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可以播放實驗的視頻,讓學生對實驗分組進行討論和研究,在儀器缺乏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提高實驗研究的效率。雖然有很多學校實驗的儀器非常的缺乏,但多媒體已經普及到了所有的學校,在“模式三”的資源庫中可以找到教材當中所有的實驗素材,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儀器不足的缺點,而且讓教學的風格變得很豐富,讓同學們更快的接受知識了解實驗的原理。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不能讓同學們動手實驗親自研究,但是大大的強于老師單調的在黑板上講實驗。
三、把班級的同學分成各個小組,下課以后儀器開放,學生們可以自主的進行實驗練習。我們不能去回避學校儀器缺乏不能進行分小組練習的狀況,上述的方法也是無奈之舉,可以說是當前的情況下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了。在課后增加自我聯系的時間這種方法,更加可以激發同學們的積極性,事實證明,用這種方法進行實驗探究的學校真的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一些實驗中,有的學校儀器非常少,整個學校只有一兩套儀器,根本不能供應各個小組進行實驗,但是老師在課下的時間里進行了非標周密的安排,短短一個星期,班里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了實驗當中,每個人都親自進行了實驗,學生對于能親自實驗都非常興奮,這樣下來學習的效果是可想而知。所以,老師如果肯做一個有心人,把劣勢變為可利用的優勢,借此機會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實驗順勢延長了同學們的學習時間,這樣可以使同學們的學習達到最大的限度。
四、根據自己學校的實情,設計適合學生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方案,充分的去發揮學生本身的主體性,促使同學們自主學習。由于很多的農村學校因為條件太差儀器太少,根本就不能達到分成小組進行練習,沒法讓每一個同學都通過親自動手來獲取知識。但我們能調動同學們的活躍的思維,因為同學們都會對實驗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老師可以營造出氣氛讓同學們自主發言對實驗的原理進行猜測,相信他們并且對他們的分析進行鼓勵、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實驗有可能會出現的現象以及實驗的結論等,這樣雖然同學們的動手機會很少,但是思維會更加的活躍,也會更加積極的融入學習生活,讓學生們的主體的地位以及主題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