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肖坤強

費爾干納谷地自古就是中亞伊斯蘭教中心,以其獨立于官方的大神學中心而聞名于世。近年來,伊斯蘭激進勢力都致力于以費爾干納谷地為核心創建伊斯蘭哈里發國家。他們借助中亞與新疆的鄰近關系,通過一系列顛倒是非的宣傳,對我伊斯蘭民眾進行煽動,破壞新疆安全穩定。
一、費爾干納谷地簡介
費爾干納谷地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行政區域,具體來說是天山山脈和吉薩爾-阿賴山脈的山間凹地,長約300公里,寬達170公里,居民總數逾1000萬,占整個中亞地區人口的1/5。這里是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的交界地區。居民包括突厥人、波斯人、蒙古人、俄羅斯人等100多個民族,民族眾多、邊境交錯、經濟落后等原因,造成了費爾干納谷地復雜多變的局勢。
二、費爾干納谷地的歷史由來和現狀
1924年蘇聯民族國家劃界時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國實際情況,造成了費爾干納谷地分別屬于吉、烏、塔三國的復雜局面。幾個國家的邊界糾纏在一起,許多村莊因而成為了跨界村,甚至一個家族跨界而居的現象比比皆是。谷地人口稠密、民族眾多、宗教成分復雜、經濟落后,再加上一些地區是三國交界的權力真空地帶,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在中亞流行的這樣一句話能夠印證費爾干納谷地的復雜形勢:若要領略中亞的山川美景,就要到阿拉木圖城外的梅迪奧去欣賞雪山;若要品味中亞的文化古韻,就要到塔什干附近的撒馬爾罕去尋找塵封的歲月;若想解讀中亞的安全態勢,只能到費爾干納盆地走一趟。
三、費爾干納谷地極端勢力特點
冷戰結束后,伊斯蘭極端主義在中亞及其周邊地區迅猛發展,并加緊與包括“東突”在內的極端勢力相勾結,使費爾干納谷地及其周邊地區局勢越發復雜。
1、宗教極端主義發展隱蔽,且機構不斷擴大。以宗教為政治斗爭工具,妄圖反對世俗國家政權,建立凌駕于其他派別之上的某種神權政治是宗教極端主義的活動目的。為了達到目的,他們否定一切異己思想,嚴格執行極端組織領導人的指令,采取極端激進的行動,熱衷于所謂“圣戰”之類的狂熱行為。費爾干納谷地擁有大量宗教極端分子的組織,對宗教極端主義思想的傳播起到組織和推廣的作用。過于偏激的世界觀和極端的行為方式使他們成為破壞周邊穩定的重要因素。在費爾干納谷地的宗教極端組織中,“伊斯蘭解放黨”的影響最大,根基最深,其行動綱領就是要在世界范圍內成立伊斯蘭哈里發國家。早在蘇聯解體前,“伊斯蘭解放黨”就開始在費爾干納谷地內部招兵買馬,秘密發展組織,建立分支機構。目前,它在吉、烏、塔三國都分布著一些活動非常隱蔽的基層組織。
2、恐怖主義勢力行動活躍,妄圖建立新政。近年來,恐怖主義勢力在費爾干納谷地的活動非常活躍,在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制造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對中亞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安全和穩定構成威脅。“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以下稱“烏伊運”)是20世紀90年代在中亞興起的一支恐怖主義勢力,該組織的宗旨是通過暴力恐怖活動,以武裝斗爭奪取中亞各國政權,最終在中亞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烏伊運”以塔利班為榜樣,曾試圖幾次進攻費爾干納谷地,控制那里的1000萬人口,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再以此為依托,推翻烏茲別克斯坦卡里莫夫世俗政權。“烏伊運”的軍隊擁有精良的裝備和最新式的武器,教官來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車臣等國家和地區的伊斯蘭組織。多數“烏伊運”的成員擁有在其他伊斯蘭極端組織的訓練營接受軍事訓練的經歷,因此組織和戰斗能力較強。
3、“三股勢力”交織利用,恐怖威脅增大。中亞各國擺脫蘇聯“高壓”統治后,原有的政治經濟體系被徹底砸爛,新政權不得不面臨穩定政局和發展經濟的巨大挑戰。“三股勢力”趁機興風作浪,嚴重沖擊和威脅著地區各國的政權鞏固和國家安穩。他們當中的兩者或三者經常同時出現。宗教極端主義可能利用民族宗教問題通過制造恐怖襲擊進行斗爭,民族分裂主義分子也可能通過宗教極端組織制造恐怖事件達到分裂目的。恐怖主義已經成為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主義勢力用來實現目的的重要手段。從事恐怖活動和民族分裂活動的極端主義組織往往也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三股勢力”的相互交織利用使其危險系數不斷增大,同時對防范打擊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對我新疆地區安全形勢的影響
從地理位置來講,新疆與中亞多個國家毗鄰接壤,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極易受到周邊影響,這些“影響源”也包括費爾干納谷地。從地域特點來講,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傳播的地區,一直以來,民族宗教問題都是新疆的重點問題。近年來,受極端思想滲透影響,新疆的安全穩定環境受到一定破壞,嚴重制約著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極力宣傳,迅速擴散。“三股勢力”或以清真寺為傳播地,或以學校為傳播地,散發各種反動傳單,進行說教,播放以“圣戰”為主要內容的音像制品。通過私辦經文學習班,以各種手法收買干部、奪取宗教領導權,借宗教領導之名更加肆無忌憚的進行反政府宣傳,使傳播范圍逐漸由南疆地區擴展到北疆地區,傳播對象由農牧民向大專院校擴散。
二是投巧利用,挑撥離間。利用新疆穆斯林群眾認同、回歸心理,制造民族糾紛,大搞排外活動,煽動民族獨立,利用民族問題,挑起民族情緒,進行欺騙宣傳,挑撥新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他們在新疆地區打著宗教旗號,采取各種極端手段,進行反對社會主義、反對共產黨領導的反動政治活動。
三是肆意鼓吹,挑起事端。他們鼓吹“信仰安拉獨一,不能相信共產黨”,鼓動群眾反對所謂“異教徒”,挑起民族矛盾,煽動開展“圣戰”,妄圖推翻現政權,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借助一些穆斯林群眾對伊斯蘭教的盲目信仰,制造民族間的矛盾,造成各民族之間的不和。例如,由他們策劃制造的烏魯木齊“7·5”事件,使新疆各民族之間產生巨大感情隔閡,甚至導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產生民族仇恨。
四是制造矛盾,阻礙發展。他們以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的相對差距為借口,挑起民族矛盾,組黨結社,發展成員,公開與政府作對,破壞新疆穩定,阻礙新疆發展。例如新疆的旅游資源很豐富,但近年來因為穩定局面受宗教極端分子破壞,導致來疆旅游的游客減少。新疆需要大量的招商引資,但還是因為穩定,給新疆的招商引資帶來了困難。

五、關于遏制極端主義破壞我安全環境的對策思考
極端勢力對新疆的上述影響十分惡劣,造成的影響深刻長遠,它不但阻礙了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破壞了各民族間的親密感情。為了促進新疆長遠發展,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以更加高壓的態勢,更加有力的形式,全力打擊極端勢力,阻止他們的破壞行為,積極維護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1、加強與周邊各國家的政治互信和經貿交流
密切加強與中亞各國家高層領導的會晤,促進共同發展。堅持以上海合作組織為平臺,加強聯合反恐問題交流與實戰演練。以中國-亞歐博覽會為載體,努力促進多邊貿易合作,同時就維護地區穩定交換意見。積極邀請中亞各國家領導人參加在大連舉辦的達沃斯論壇,促進相互深度信任與交流,深入研究以費爾干納谷地為標志的地區極端勢力的活動特點,不斷探索、開辟合作領域和渠道,推動各領域合作發展,把與中亞國家的關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2、加強反恐實兵訓練和軍事演練,提高防范恐怖襲擊和處置突發情況的能力。
加強與周邊各國的聯合邊境封控,協力圍堵殲滅恐怖分子。協調組織實兵聯合演習,提高作戰水平、培養作戰默契。譬如“和平使命- 2010”軍事演習,就是借助上合組織成員國舉行的聯合反恐演習,這次演習達到了各國互通情報、協同配合、共同指揮、聯合打擊恐怖組織的行動的目的。剛剛結束的“和平使命- 2014”軍事演習得到了各參演國的高度重視,均派出了精銳部隊參演。總之,要清醒地認識極端主義是影響中亞和新疆地區安定和發展的絆腳石,竭力與中亞國家在打擊極端主義方面加強合作,爭取消除極端主義,努力推動各國間的睦鄰友好關系。
3、加強國家層面的宏觀部署,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促進新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黨中央審時度勢,先后于2010年和2014年兩次召開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結合不同時期和不同矛盾特點,對新疆工作做出重大戰略部署,極大地促進了新疆的全面建設和安全穩定。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座談會后,全國19省(市)對新疆各地州實施對口援建,重點對一些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進行投資建設,以改善新疆相對薄弱的基礎設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4年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座談會把確保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新疆工作的總目標。這次會議提到了三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做好宗教工作,二是提高本地居民就業,三是重點部署了打擊暴力恐怖犯罪確保社會穩定工作。兩次會議意義重大影響長遠,對新疆全面建設穩定發展具有宏觀指導作用。另外,還在解決民族地區教育、新農村建設、最低生活補貼、抗震房建設等問題上都加大了政策扶持與傾斜,有效提高了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和對黨的信任。
結語:中亞地區深處亞歐大陸腹心地帶,費爾干納谷地的地理地形隱蔽、政治權利真空、民族關系繁雜等特殊條件為極端勢力提供了寬闊的存在與發展空間。新疆邊境線長、通道點多,地區民族宗教和歷史演進相對復雜,要完全封鎖極端勢力對我滲透影響極為不易。南疆地區仍然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防范區域,繼續加強安全情報偵搜,提高首府安保力度,有效防止擴散轉移,是確保全疆乃至全國安全穩定的關鍵所在。徹底消除極端勢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及,打擊極端勢力注定是一場艱苦持久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