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一八三團中學,新疆 北屯 836004)
摘 要:幾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發散思維,提高理解抽象問題的能力。文章從幾何教學實踐出發,對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策略進行探析:利用直觀經驗建構概念,利用圖形特點獲得概念,利用概念關聯完善概念。
關鍵詞:數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策略;直觀經驗;概念關聯
中圖分類號:G633.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7-0087-01
幾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發散思維,提高理解抽象問題的能力。幾何圖形教學涉及大量的概念問題,幾何圖形概念教學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抽象的概念往往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挑戰。因此,教師要注重優化幾何圖形概念教學,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還要結合幾何圖形概念的抽象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突破幾何圖形概念學習的重難點。
一、利用直觀經驗建構概念
幾何圖形概念往往是對空間物體及其位置關系進行抽象的結果。對于一些學生而言,他們在理解圖形知識時會主動與周圍世界聯系起來,也會對與自己位置相關的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利用直觀經驗來構建概念。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何圖形概念,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并恰當啟發和點撥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對圖形和事物認知的直觀經驗,從而降低學生理解概念的難度。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直觀教具來理解抽象概念。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教具,能夠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例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等幾何圖形的概念時,教師提供相應的模型,如鉛筆盒、正方體魔方、書本等,引導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進行直觀的感知,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經驗,從而有效構建空間概念和幾何圖形概念。另一方面,教師讓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概念的理解不能單純依靠觀察和認知,還需要通過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因此必須重視直觀操作活動的設計。例如,教學體積的概念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烏鴉喝水的視頻,然后鼓勵學生開展與之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一邊操作一邊思考和歸納,最后再與學生的生活體驗關聯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體積的概念。
二、利用圖形特點獲得概念
幾何圖形概念的理解往往會伴隨著相應的幾何圖形,這些圖形各有特征,如果學生能夠抓住圖形的特征,那么在幾何圖形概念的學習及理解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利用圖形特點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借助圖形變式,增強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幾何圖形概念的表述往往十分嚴謹和確定,但是與概念相對應的圖形卻可以有多種變化,這些圖形的變式能夠共同驗證幾何圖形的概念,能幫助學生更加精準地理解概念。例如,教學相互垂直的概念時,學生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在思考及繪畫的過程中,往往是按直線的豎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進行理解,當直線的方向和位置發生變化時,學生的理解和操作就容易發生失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提供豐富的變式材料,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本質特點。第二,重視發揮表象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幾何圖形概念。在概念教學中,要善于發揮表象的作用,鼓勵學生通過直觀素材獲取豐富的表象知識,并對這些表象知識進行整理和加工,為知識的抽象理解和概括打下基礎。例如,教學圓柱的概念時,當學生掌握圖形的特點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想生活中的圓柱物體,以豐富學生的表象知識,然后再結合圖形特征歸納出完整的概念。
三、利用概念關聯完善概念
在幾何圖形概念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概念知識進行講解外,更為關鍵的是幫助學生構建概念網絡體系,更加系統化地掌握概念的相關知識。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起點,以便有效開展教學。其次,要將新舊知識、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作為教學設計的突破口,使學生能夠逐步完善知識體系。最后,教師要靈活設計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鼓勵學生主動構建概念體系,實現數學知識學習的系統化。第一,要引導學生對概念的異同點進行分辨,發揮概念之間的促進作用。在幾何圖形概念中,很多圖形的概念是相近的,學生容易混淆。為了避免這一問題,教師需引導學生掌握辨別的方法,運用概念之間的類比找到相應概念的本質特征。例如,引導學生分辨銳角、直角及鈍角三角形時,教師可鼓勵學生通過測量和觀察的方法分別總結它們的特征,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加精準。第二,要引導學生掌握概念之間的關聯,增強對概念體系的認知。學生可通過已掌握的概念知識來幫助新概念的學習。例如,學習完平行四邊形概念后,可將這一概念與長方形概念聯系起來進行教學,將分散的圖形進行串聯,使概念的外延得到擴展。
四、結束語
幾何圖形概念是數學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幾何圖形概念教學至關重要。為了有效解決學生在幾何圖形概念學習中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實效性的問題,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幾何圖形的特點,創新概念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構建概念體系,并在這一過程中鼓勵學生觀察和操作,深入剖析和掌握概念的本質含義。
作者簡介:王慧(1969-),女,山東文登人,小學高級教師,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永春.中美小學數學課程“圖形的認識”的比較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1(01).
[2]趙東金.小學幾何概念圖形表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