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朝陽小學,江蘇 昆山 215300)
摘 要:體育教師使用高水平的語言藝術進行授課,可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體育知識。教師應從課堂語言藝術技巧及豐富的形態語言兩方面入手,著重提升教學語言藝術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體育教師;課堂語言;語言藝術;形態語言;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7-0090-01
語言是人們最主要的溝通交流媒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技巧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的語言表達技巧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體育作為一門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教學目標的運動實踐學科,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也非常重要。體育教師準確、有趣、流暢、激勵性的教學語言,可為體育教學增添無窮的魅力,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體育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因此,體育教師應該擁有高水平的語言藝術,不斷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這既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基礎技能,也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有效保證。
一、體育教師課堂語言藝術技巧
(1)聲勢變化技巧。體育教學主要是在戶外進行,教學內容比較豐富,不同的教學項目有著不同的教學方式。有的體育項目競技性比較強,有的體育項目技巧性比較強,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體育項目的特征使用相應的聲勢語言技巧。在聲勢變化技巧中包括強調音的變化技巧及降調音的變化技巧,教師要通過不同的聲勢效果來表達不同項目的教學需求。比如,教學50米沖刺這一體育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沖刺時對學生使用強調音的語言技巧,因為該項目的關鍵在于短距離沖刺,所以,在學生沖刺的過程中教師要用鼓勵的高音調告訴學生,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進行沖刺。教學坐位體前屈時,由于坐位體前屈是一種需要技巧性的運動項目,所以教師要放緩自己的語言,鼓勵學生忍一忍因為韌帶拉伸帶來的疼痛,引導學生放松身體緩緩地往前推。通過這種聲勢變化的語言技巧進行教學,學生不僅可以輕松掌握體育技能,還可以根據教師的聲勢變化了解不同體育項目的側重點,進而做出相應的、準確的動作。
(2)語言速度變化技巧。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自己講課時的語氣和語言表達的流暢程度,還要根據教學環境做出快慢、輕重、停頓等不同的語氣調整。比如,學習接力賽這一體育內容時,由于接力賽中的規則和注意事項比較多,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這一項目,教師要放慢自己的上課速度,給學生介紹得更加詳細些、準確些。
(3)語調變化技巧。體育教師的語言要合情合理、自然流暢、優美高雅,不矯情不做作,既要嚴厲也要溫柔。通常來說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較弱的,教師不能給予學生過于嚴厲的批評和否定,否則會打壓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得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抵制甚至厭惡心理。教師要學會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和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相應的語調變化。比如,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遲到、早退、不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對這些同學進行責罰以示警戒,但是責罰之后學生會處于精神緊繃的狀態,致使體育教學氣氛沉悶。這時候,教師可換一種舒緩的語調來進行授課,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并沒有因為剛才的責罰而耿耿于懷,使得學生可以放松心情,進而更加輕松地參與到體育學習活動中。
二、體育教師要有豐富的形態語言
語言除了有口頭傳達、書面表達等形式之外,還可以通過形態中的眼神、姿勢、表情及手勢等形式進行表達,體育課程同其他學科之間最大的區別便是它擁有獨特的身體語言。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動作示范的過程中,要以熱情、瀟灑、飽滿的精神狀態將這一形態語言展現出來,使學生通過這一形態語言產生學習體育技能的渴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因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同,致使他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上受益,教師在進行重點技能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先確定學生是不是在集中精神聽課,然后再進行動作示范,并且在示范過程中不斷通過不同角度的移動、眼光和手勢來提醒學生,確保學生把注意力全部放到課堂上。對于一些上課開小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眼神來提醒他們,而不是在課堂上專門停下來批評他們。這樣不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也不會打斷課堂的教學思路。對于學生新接觸的一些體育動作,教師要對那些動作完成較好的同學給予贊揚,甚至讓他們充當“小老師”對其他學生進行示范教學。而對于暫時還沒有完成該動作的同學,教師要耐心地不斷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教師用形態語言傳遞信息,可以使學生感到輕松、愉悅,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為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教師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體育教師,要積極探索教學語言在教學實踐中所發揮的作用,不斷實踐,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營造生動形象、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張晨(1986-),女,江蘇昆山人,二級教師,從事體育教學與研究。
參考文獻:
[1]田德玲.論體育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
[2]吳曉麗.小學體育教師課堂語言藝術初探[J].成才之路,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