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海+董文龍
摘 要:當前,國內高速鐵路建設投資加大,工程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大多數施工人員,仍然是未接受任何培訓教育的農民工。如何利用教育資源,培養高素質的農民工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個當務之急。根據當前“橋梁工程”課程教學體系的現狀,以及企業需求人才的特點,在對農民工培訓中,必須進行改革,應采用模塊化教學方法。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教學資源;農民工
“橋梁工程”課程所包含的知識,在高鐵的高架橋工程施工中經常用到。如何將農民工培養成“高素質、高能力、創造性”人才。這是考驗這門課程教學體系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的一個關鍵所在。
1 我國當前高鐵工程中橋梁工程的發展概況
在當前的形式下,我國的高鐵建設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在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間的利用上,橋梁工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近幾年,在我國的橋梁建設中,一大批設計新穎、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橋梁陸續建成,這些橋梁的建成,一方面標志著我國的橋梁建設水平已躋身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也使培養高素質農民工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 “橋梁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橋梁工程”課程在高校教學中,已經有著一定的教學歷史,累積了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相關橋梁施工技術的提高,“橋梁工程”教學體系所存在的不足逐漸的顯露出來。這些不足之處,對農民工學習這門課程的專業知識,形成了巨大的障礙,對農民工培訓的效果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存在的不足之處有:課堂與實際應用脫節、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偏難偏少、教學中缺少實踐過程、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落后。如何解決這些不足之處,如何確定適合培訓農民工學習的教學體系迫在眉睫。下面我就從模塊化教學法,來對“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3 在“橋梁工程”培訓教學中應用模塊化教學
3.1 如何在課程教學中進行模塊化設計
在課程教學中,應該首先對課程進行模塊劃分。在教學中,應改變理論與操作課分開開課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前考慮好理論、操作與考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按兩個結合的整體模塊進行教學,即理論學習與技能操作相結合,模塊學習與技能考核相結合。并在學習之前,將每個模塊的教學要求、技能要求,告知參加培訓的農民工,使農民工在學習之初就能明白本階段教學的具體要求,并知道自己應該達到什么要求。
3.2 如何讓模塊化教學在課程教學中應用
3.2.1 通過分解工作過程,將課程內容分為若干教學模塊
通常,課程內容是由教師基于相關工作的全過程為依據進行設定的。將整個工作過程中,所用的實際技術理論和技能訓練中的內容,按照必需夠用的原則,以“如何完成”以及“如何能完成的更好”的目標,進行授課內容的選擇。
3.2.2 注重提高農民工的施工能力,對課程考核體系進行創新
“橋梁工程”課程在模塊化教學實施中,進行的考核主要分兩個階段進行:
(1)第一階段,將基礎技能項目,以及工作過程中的實踐技能進行綜合考核。基礎技能項目在進行考核時,應安排在工人培訓結束前進行,成立由專業教師以及實踐指導教師組成的技能考評小組。工人在“基礎技能”中任意抽取一個項目進行考核。教師應根據學生現場的熟練程度和回答問題的準確性,進行現場打分。而工作過程中的實踐技能成績,應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教師應結合實際工程項目情況,安排隨機考核,并結合生產過程中的綜合表現評定出實踐技能成績。
(2)第二階段為職業崗位技能考核。教師應安排在工人在上崗前進行,主要委托工人所在單位進行考核。教師根據工人在崗工作的不同內容,讓工人在相應的“崗位技能”中隨機抽取一個項目進行考核??己说淖罱K成績,由工人的實習指導教師根據技能項目難度,結合工人在崗位工作期間的綜合表現,進行綜合評定。
3.2.3 運用翻轉式課堂進行教學
由于農民工本身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這就要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加強課堂上的互動。只有采取這種方式,才能在課堂上,讓工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互動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課程內容學習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提問。對于回答不出來的工人,允許其進行討論后回答。這樣就能吸引農民工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使每一個工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來。在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工人多發表自己的觀點,不管對與錯都應當加以鼓勵,從而激發工人學習的主動性,形成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通過課堂上的交流,進一步增強工人對“橋梁工程”課程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工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模塊化教學的特點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3.3.1 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有著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擁有的優勢,這是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應用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特點如下:
(1)更接近工程實際的學習特點。目前從事施工的農民工,多為80,90后,這些工人的自控能力、學習能力相對而言比較差。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直觀的、感性的知識。而對于學習較為復雜的理論知識,則有很大的難度。模塊化教學模式,減少了理論知識的講解,降低了學習難度,同時能以有限的時間學到實用的知識。
(2)將有限的教學資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將授課內容模塊化,增強了授課內容之間的獨立性。這就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對多個不同教學模塊進行授課,大大提高了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同時,由于實訓設備直接和模塊化課程教學體系配套,這就使實訓項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3.3.2 模塊化教學模式也存在不足
我們應該研究它的不足,從而逐步去克服這些不足,使模塊化教學走向完美。
(1)課程劃分存在著細節上的不協調。模塊化教學中,對課程模塊的劃分,除了考慮內容相對獨立以外,還必須考慮學習的周期。如果課程模塊劃分過細,則需要增加相應的實驗設備。這就容易造成,教學管理難度的增大;如果課程模塊劃分過粗,則工人完成每個模塊的周期較長。因此,過分強調模塊之間的功能獨立性,可能會削弱工人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2)工人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發揮不夠。模塊化教學,在幫助工人掌握知識技能方面,確實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前進了一大步,但是教師依然是擔任教學的主體,工人學習、掌握知識的情況,仍然依靠教師的引導,其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
4 結語
當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正進一步加快,橋梁工程建設的投資規模和數量將不斷增加,這就迫切需要大量的橋梁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皹蛄汗こ獭弊鳛榕囵B這方面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積極探索科學合理、高效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激發廣大熱愛橋梁施工的農民工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以及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都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新軍,彭衛兵.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8(06):72-75.
[2] 李學文,嚴東煌.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1(01):76-77.
[3] 胡免縊,嚴東煌.橋梁工程課程教學問題與改革對策[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02):87-89.
[4] 張新軍,彭衛兵.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8(6):72-75.
作者簡介:馮國海(1982.07- ),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橋梁工程管理;董文龍(1988.02- ),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下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