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琴
摘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代,我國在各方面都已經逐步和國際接軌,經濟也已經實現了全球化。在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各種商品和服務的網絡背景下,物流已經成為了人們衣食住行多方面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而現代物流作為復合型的服務產業,已經開發了物流園區的形式,以滿足更多的需求。目前,建設生態型物流園區也已經成為了物流園區更好發展的必然選擇,對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的研究也更具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模式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物流業也正快速發展著。經濟發展必然帶來一定弊端,全球資源越發匱乏的情況下,我國一直堅持著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而綠色發展正是其核心所在。目前,物流業也迎來了其綠色發展,生態型物流園區的運營管理模式研究就是為物流業更好發展而進行的。本文將通過對生態型物流園區進行概述,并對其運營管理模式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通過選擇合理的模式來為我國物流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生態型物流園區概述
(一)生態型物流園區的概念
物流園區的概念來源于日本,在日本被稱為物流團地,是指由一家或多家物流企業構成的物流組織區域,具有物流服務的基本功能。而生態型物流園區引入了“生態系統”的概念,將物流園區分成了三個層次,分別是自然生態系統、產業鏈生態系統、人文社會生態系統,與傳統的工業生態有很大區別。與傳統的物流園區相比,生態型物流園區更具備環保意識,在園區的功能、資源利用、生態環保方面都有一定優化。
(二)生態型物流園區的功能
傳統的物流園區功能主要包括儲存、運輸、配送等,而生態型物流園區在功能上具備了其基本功能,也有一定的延伸功能。
(1)基本物流服務功能
生態型物流園區在基礎上可以為客戶提供各種物流服務,例如倉儲、包裝、加工、配送、運輸、信息服務、綜合服務等。
(2)延伸物流服務功能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生態型物流園區除了最基本的運輸配送服務外,還具備了一些物流延伸服務功能。首先是物流咨詢的培訓服務,優秀的企業利用自身的發展優勢和具備的資源為物流園區提供了咨詢學習的服務。為了保持物流業的活力和可持續發展,通過與相關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物流人才進行培訓。其次是結算功能,包括簡單的物流費用結算、賣家與收貨人的交易貨物結算。此外還包括保稅物流服務,這是相對出入境的貨物而提供的服務,包括保稅存儲、運貨出境、代辦出入境手續等。最后,也具備了倉單質押的功能,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保障,也可以為抵押雙方提供拍賣、價值評估等問題。
(3)社會效用和生態效用結合的功能
生態型物流園區是物流業重要的表現形式,也是促進物流發展的關鍵。從社會效用來看,建立完善的生態型物流園區不光利于企業貨源的管理和調動,而且可以實現合理的配送,提高運輸效率。通過節約相關資源,使得城市和地區的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而從生態效用角度來看,通過綠色發展,生態型物流園區將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光緩解了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也將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減少環境污染物的產生。因此,生態型物流園區的建設將社會效用和生態效用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得物流經濟平衡發展,也實現了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三)我國生態型物流園區
我國是在十年前引進物流園區這個概念的,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國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而后幾年,在我國政府的政策鼓勵和推動下,各區域開始大量興建物流園區。其大多以經濟利潤為最終目的,缺乏合理規范的管理,而且投資規模過大,占地面積較廣,建設規劃不科學,定位也不是非常明確,使得物流園區出現許多問題。而近年來,我國的物流園區發展已經逐漸趨向正常,通過市場和政府的有效調整,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物流園區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我國,生態型物流園區是物流業的重要發展趨勢。我國政府也開始重視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這也利于生態型物流園區的建設。而自從我國加入WTO后,許多的大型企業逐步與國際接軌,使得我國物流業不斷尋求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二、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
(一)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概述
生態型物流園區的興起使得其運營管理模式也備受關注,其整個開發建設過程是巨大的工程,包括多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考慮許多的影響因素,并且需要和政府合作。在這個模式里,涉及了政府、營利性企業和非營利性企業,其整個運營管理過程中,保證了生態型物流園區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發展,也引入足夠的資本來進行建設,是一個雙贏的管理模式。
(二)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的分類
(1)國外的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
日本是物流園區的發源地,其物流具備一流的管理水平。經歷貨物、物流、配送最后到物流園區,日本成功建立了22個主要物流園區,占地面積雖然不多,但使用效率很高。在快速發展中,日本的生態型物流園區的運營管理也趨于高度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
德國是第一個建立了物流園區的,不萊梅物流園區的著名也體現了德國物流業的發展水平,從其物流園區的建設、發展來看,不僅建立了綜合物流園區,也對整個歐洲的物流業有很深遠的影響。
(2)我國的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
我國的生態型物流園區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行的,不光要考慮現代科技水平和現代化技術,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而實施該理念,一方面要不斷強化各方面的人才培育,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學習國內外的物流園區運行管理精髓,使得自身的管理模式更加完善和成熟。
我國的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在除了不斷強化的建設管理模式外,也不斷完善其開發管理模式,使得其經濟開發優勢更加顯著。通過引入主體企業,將各方面的資源進行有效配置,最后結合工業地產商模式,形成了綜合的運作模式,不但滿足了物流業的實際需求,而且解決了一直暴露的種種問題。
三、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選擇
生態型物流園區的運營管理模式進行選擇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其一是基礎設施的選擇,不光要考慮成本,減少重復建設,也要考慮是否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其二是物流的交通因素,整個物流運輸的效率取決于道路網和交通管制情況,也是影響物流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其三是建立物流園區的人才因素,優秀的人才對生態型物流園區的運轉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結合生態型物流園區的特點和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對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的選擇需要考慮諸多方面。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
生態型物流園區的建設需要大規模的投資,而政府的政策鼓勵和推動,將大大減少企業建設的壓力,也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政府的合理規劃,不光在物流運輸交通方面提供了方便,也為公眾起好了帶頭作用,其非盈利目的帶動了生態型物流園區在當地區域的經濟發展,同時引導更多的投資者進行適當投資。
(二)生態型物流園區的盈利
建設生態型物流園區不單單是為了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也需要在減少污染的同時提高企業物流效率,為企業帶來盈利。最初的運營管理模式除了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務,在后期發展中,要也提供一些特色增值服務。通過擴大商務平臺,晚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為物流園區擴大其利潤的來源。
四、結論
在大力發展現代綠色物流的同時,我國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態型物流園區。本文通過對生態型物流園區的運營管理模式研究,可以看出物流業未來的發展與政府、營利企業和非營利企業密切相關,也為建設成熟的園區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而未來的研究方向可能會涉及其如何進行建設規劃,本文也提供了一些思路。
參考文獻:
[1]朱偉. 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模式研究[D].煙臺大學,2013.
[2]梁春燕. 生態型物流園區運營管理模式研究[J]. 蘭州商學院學報,2011,04:79-85.
[3]張君. 生態型物流園模式選擇與評價[D].武漢理工大學,2012.
[4]張成考. 生態型港口物流園區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J]. 淮海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67-71.
[5]陸宏. 大力發展現代綠色物流 全面構建生態型物流園區[J]. 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