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倉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引導小學生,通過閱讀架構自我的知識體系,從文本獲得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閱歷積累,獲得陶冶情操的精神養料。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淺見。
關鍵詞:閱讀能力;情境;個性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重中之重,學生通過與文本的零距離接觸,從文思脈絡中感受文本作者的情懷,感悟文本中蘊含的深刻意義,在一次次與文本作者情感共鳴、思緒震顫中得到形象文字帶來思想的萌動,情感的律動,從而浸潤心靈,升華精神世界。那么,教師如何巧妙引導小學生,通過閱讀架構自我的知識體系,從文本獲取信息處理的能力,獲得思維水平的提高和發展,獲得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閱歷積累,獲得賞心悅目、陶冶情操的精神養料。真正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次精神之旅,讓閱讀成為打開學生思維想象的大門,讓閱讀成為豐盈精神世界的一片沃土。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淺見。
一、教會學生“細”讀書
所謂會讀書,就是說,教師不能只是讓學生“為讀而讀”、一目幾行、一帶而過地進行閱讀,而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去閱讀,才能獲得最直接的知識儲備,享受最深刻的文思熏陶,得到最寶貴的精神養料。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就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從學生凝神聚氣地閱讀開始,讓學生先入境再入情,就要向學生講述需要從文本中關注哪些重要的字、詞、句,這些字、詞、句是理解文本、感受文本、感悟作者表達情感的重要提示點,也是一個作者不同于另一作者表情達意的風格之異。同時,讓學生細讀文本,不要忽視每一個字、詞和句子,不要囫圇吞棗地閱讀課文,深入探尋文本,就要從這些文字符號的展示中,幫助學生從細節中揣摩作者的思維脈絡和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前,教師讓學生先預習這篇課文,同時向學生提出教學任務,除了請學生借助工具書重點關注和理解陌生的字、詞之外,讓學生找出含有“冷”“餓”的詞句,認真體會一下小女孩的可憐。預習中的準備為教師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小女孩,了解那時候的悲慘背景埋下了伏筆。也讓小女孩的可憐形象率先進入學生的腦海之中,為學生關注小女孩的情感變化,體會那個時代的殘酷黑暗掀開一角。“細”閱讀實則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注力、觀察力和思考力,先拋出一些學生容易發現并解決的教學任務,讓學生逐一完成,與文本做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入境入情,這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起點。
二、引導學生“深”閱讀
如果學生的閱讀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的話,在進行了文本中字、詞、句的重點關注后,教師沒有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學生深刻領悟文本所蘊藏的背景、價值、意義上的話,那么,這種閱讀也就是淺嘗輒止,如同面對前方的目的地,我們卻只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以為獲得了成功。引領學生繼續“深”閱讀,才是帶領學生走入文本“心臟”的關鍵一步。所有的迷惑,或者說是疑慮,又或者是情感共鳴,才開始浮出水面。掀開文本的面紗,需要教師引領學生深入細致地探究字字句句、段落結構、中心思想,讓學生從文本浸潤中獲得思想升華。依然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有了預習中的大致了解以及對重點字、詞、句的關注,教師則容易順勢而為,能夠牽動學生的思路,隨著教師精心設計的一些為探尋文本主旨的問題展開一系列的“深”閱讀。教師讓學生從全篇來看,文章的前半部分講述了小女孩的“可憐至極”,后半部分卻又說道小女孩的“幸福”。進入下半部分課文,教師讓學生一一講出小女孩點燃火柴看到的一幕又一幕。就有學生說到,“小女孩看到的都是她的想象,不是真的。”教師反問,“如果你是小女孩,在這樣的境遇之中,讓你點燃火柴,你會想到什么?”學生思考良久,回答說,“與其想些可怕的事,不如在亮光中想些美妙的事情,心情也會舒暢的。”這一回答,恰好有利于教師讓學生了解“小女孩的微笑”,不言而喻,小女孩的個性中還有樂觀的一面,這也是對那個無情社會最有力的嘲諷,也是對生命存在意義的一種詮釋。“深”閱讀,就是讓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靈魂交匯,將學生引入文本的世界中體會角色,感同身受,浸潤升華,才能得到優秀文化的心靈滋養,一種精神世界的成長。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
當然,教師的引導閱讀不是替學生做決定,不是取代學生的思想,而是教師的引導就是引領、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的方式方法。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說,學生的閱讀是個性化,教師不能拿條條框框限制和扼殺學生思維的幼芽,要本著尊重、欣賞、鼓勵的原則,讓學生得以放飛思緒,展開想象,大膽創新。在《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后,教師讓學生自由講述“如果你是小女孩,你會怎么樣?”的故事延續,有的學生表示,“我會穿越,來到現在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溫暖和幸福。”也有的學生說,“我賣的火柴,是一盒具有魔法的火柴,可以實現我所有的心愿,帶我找到奶奶。”……各種奇思妙想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并脫口而出,整個課堂活力四射。閱讀讓學生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感悟,也讓學生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更讓學生擁有了獨具一格的精神世界和想象天空,這無疑成為學生不斷提高語言能力、寫作能力的催化劑。
當然,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光靠課堂講解的內容是遠遠不夠,將課堂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推薦下,根據個人愛好,多讀書,讀好書,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不斷得到提高,勢必也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曉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
[2]方勝.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