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紅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博物館進入了免費開放時期,原有的、舊的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博物館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尋求新的管理方法,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鑒于此,本文筆者結合當前博物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從多措并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博隊伍拓寬經費來源和渠道,形成多元投入機制根據觀眾需求,打造精品展覽狠抓基礎工作,確保藏品安全四方面就如何做好博物館的管理工作進行了具體研究,以期促進博物館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博物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記憶、傳承、創新的重要文化場所,對傳承民族文化、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應重視博物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博物館免費開放后,受到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專業人才醫乏、經費不足等。這些都需要大家予以高度的重視,進行切實地分析與研究,以求博物館在新的歷史時期得到迅速發展。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就從當前博物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幾個較為突出的問題談起,就如何做好博物館管理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1 當前博物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博物館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現階段部分博物館中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缺乏應有的專業知識、業務素質,對工作敷衍了事,未能充分發揮一個文博工作者的作用,嚴重阻礙了博物館的發展。
(二)政府投入不能滿足博物館全面發展的需求
近年來,雖然政府部門加大了對博物館投入,但根據國家新的規定,博物館中很多場館都屬于免費開放的場所,這就加大了資金的使用,造成了資金普遍不足的現象,嚴重制約著博物館的發展。
(三)博物館展覽種類和展示手段比較單一
多年來博物館展覽一直沿用傳統的方式和手段,面貌依舊,未能反映時代的進步和需求。它和人們的現代生活日行漸遠,無法吸引持續的參觀源。
2 做好博物館管理工作應采取的對策
(一)多措并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博隊伍博物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博物館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管理。因此,做好博物館工作,應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博隊伍,服務于人、服務于社會。具體來說,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博隊伍,博物館應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業務培訓,提高館員素質,使其適應工作需要。博物館工作人員應對知識更新引起足夠重視,不斷參加各種業務培訓,以加強專業知識、業務知識等多方面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提升自身素質,適應博物館適應“以人為本”發展要求和人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2.建立激勵機制,穩定人才隊伍,發揮其積極性。做好博物館管理工作,我們也應發揮人才的積極性。這就要求博物館在發展的過程中建立和完善用人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對現行不適應人才管理的政策做出調整,以穩定人才隊伍。如以崗位責任制為基礎,實行崗位工資制度,逐步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傾斜的競爭激勵機制,從而充分調動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公開招聘,建立職業準入制度,提升博物館工作人員素質。針對館員招聘,博物館應堅持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拔優秀人才,要求其通過學歷驗證和參加博物館專業知識考試和綜合素質測試,并確認達到執業資格后,再上崗工作,從而在入門階段就把好人才關,促進博物館人才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這樣可杜絕不合格人員流人,同時也為博物館自主聘用人才創造了機會。
(二)拓寬經費來源和渠道,形成多元投入機制
1.政府應增加資金投入。經費保障是博物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和基本前提。尤其是實行免費開放后,觀眾急劇增加,與之配套的管理和服務啞待加強,相應的運行費用也大幅增長。為確保免費開放的實施,政府應當通過對博物館各項運行成本的評估和測算,加大對博物館經費的投入,以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作用。
2.依靠社會資助。在大力推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基礎上,政府也可通過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投入資金,積極參與博物館的文物征集、陳列展覽和基礎設施建設,以發展博物館公益性文化事業。
3.加強自身造血功能。鼓勵發展博物館產業,開拓博物館社會市場,加強旅游休閑商品的開發和銷售,以增加自身經濟收入,降低博物館的運行成本,進一步增強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活力。
(三)根據觀眾需求,打造精品展覽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工作的中心環節,是衡量博物館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審美情趣、欣賞習慣、評價標準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這就對博物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必須準確把握社會文化生活的新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在陳列展覽內容、形式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充實展覽內容、豐富展品,將知識性、趣味性和觀賞性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打造精品展覽,吸引觀眾。具體來說,需把握以下三點一是要辦出特色,即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博物館應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將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文物,以新穎的方式陳列展出,從而吸引觀眾,使之增進對地方歷史文化的了解。二是要賦予文物深刻的內涵。這要求在布展時,運用博物館的展覽手段,按照文物年代、作用,將文物與版面文字、出土地點、圖片、文化類型、雕塑、沙盤、地圖景觀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以突出當地地方歷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遺址等,從而使觀眾參觀后感受到展覽反映的主題,了解當地歷史,產生共鳴,增強民族自豪感。三是要運用一切有效的展示手段,如圖表、文字、景箱、雕塑、沙盤、聲光電等手段,配以必要的語言講解等形式,以吸引觀眾,感染觀眾。
(四)狠抓基礎工作,確保藏品安全
1.加強文物藏品管理和登錄。博物館要加強藏品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緊緊圍繞《文物保護法》確立的館藏文物保護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館藏文物登記、建檔備案、日常管理和有關人員離職清點交接等制度體系,健全和強化監督機制,防患于未然。
2.推進對館藏瀕危文物的“搶救性”保護工作。博物館應結合自身實際,編制保護受損、瀕危館藏文物的中長期規劃,明確目標任務,以做好保護文物的各項工作。同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科技保護養護、修復室,充實專業技術人員,改善工作條件,大力推廣應用成熟技術。
3.著力加強館藏文物的“預防性”保護。博物館要進一步強化預防性保護理念,大力改善館藏文物保存條件,加大專項投入,合理規劃和興建、改建符合《館藏文物保存環境達標試行規范》要求的文物庫房,以完善防護設施,遏制因環境不利和管理不善致使文物受損的現象,確保館藏文物安全。
總之,新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挑戰,涉及資金投入、人員素質、展覽陳列等問題,任務繁重而復雜。我們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探索、研究,以高質量的管理和服務迎接挑戰,共同努力,才能加快博物館建設,推動文博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君.新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探究[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26)
[2]夏軍.關于改進博物館工作的理性思考[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