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麗
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制度的現狀下,初中升高中成績不理想的很大一部分進入了中職學習。他們普遍學業成績基礎差,特別是部分學生數學這門學科基礎更加差。如何轉化數學學業的“后進生”便成為了我們教師普遍關心的話題。本文就中職學生數學課堂中“后進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中職數學;學習能力;提高;積極性;興趣培養
1 當前中職 “后進生”存在的問題分析
1、大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良好學習習慣,不能認真地、持續地聽課,有意注意的時間相當短。導致課堂效率低下,長期以往,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從而跟不上老師的步伐,逐步對自己放松要求。導致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2、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不高。有的學生本來就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數學課程是非常重視學生的思維培養,具有高度抽象性、邏輯性,特別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學生本來對動腦經的事情就不感興趣,所以出現了很多我們的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
3、缺乏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僅僅是簡單的模仿、識記;上課時,學習思維跟不上教師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維,不再學習的傾向。平時學習中對基礎知識掌握欠佳,從而導致在解題時,缺乏條理和依據,造成解題思路的“亂”和“怪”;心理壓力較大,不敢請教,怕被人認為“笨”。
2 作為教師的職責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我們要耐心疏導增強主動性。學習困難生在數學學習上既有困難又有潛能,因此教學的首要工作是轉變觀念,正確地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認真分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有意識地“偏愛差生”,允許學生數學學習上的反復,從中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中職生在過去的數學學習中受到鼓勵的相當少,因此要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充分地鼓勵肯定他們,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使他們感到自己能學好數學。
2、幫助學生成功教育樹立自信心。數學學業不良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學生由于在以前的學習中屢遭失敗,使他們心靈上受到嚴重的“創傷”,存在著一種失敗者的心態,學習自信心差。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業不良學生在教師的“成功圈套”中獲得能夠實現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應,從而產生自信心,進而感到經過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達到轉化數學學業不良學生的目。
3、我們要用我們的情感喚起學生學習熱情。數學學業不良學生的轉化涉及到生理學、心理學、教育管理、教學論等多個方面。教師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的重任。學業不良學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愛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們能從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語態中了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
3 要適時的教給“后進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首先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上嘗試探索、自學等是學生課堂高效率學習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學生大量的自主性學習面前,學生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就突顯出來,因為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習慣。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么聯系?等等。這樣,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有效了。
2、課堂學習習慣。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時要站直;聽課時目視老師,重點內容課本上有的要勾畫,沒有的要記在課本的空白處或筆記本上;老師板書時要目視黑板;老師提出問題時積極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書寫時要認真,書寫解答過程要規范,要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要集中精力緊緊圍繞老師的講課思路用心學習。
3、對學生的練習應及時反饋。心理學研究表明讓學生及時的了解自己學習的結果,會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反饋可用來提高具有動機價值的將來的行為。因為學生知道自己的進度、成績以及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成效等,會激起進一步學好的愿望。同時,通過反饋的作用又可及時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糾正并激發上進心。
4、課后鞏固習慣。堅持先復習后做題。復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業。假如每次作業都能夠做到先復習,然后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的話,那就等于一天幾次考試,就不會出現平時作業100分,正式考試不及格的情況了。
4 數學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1、引興趣——樹立學習信心。中職生從小學到初中再到中職,在數學的學習中,經歷過太多的磨難,曾經的挫折為他們的數學學習留下了恐懼的陰影,很多同學有畏懼心理,提到數學就害怕,見到數學就頭痛,甚至厭學數學。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思想,以取得他們的信任。而后了解思想上、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消除其緊張心理。最后鼓勵他們“敢問”、“會問”,激發其學習興趣。
2、低起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多數中職學生對學過的數學知識需要復習與提高,才能順利進入中職階段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學的起點必須低。教學中將教材原有的內容降低到學生的起點上,然后再進行正常的教學。
3、勤練習——及時鞏固。學習困難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因此需要將每節課分成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讓自學、講解、提問、練習、學生小結、教師歸納等形式交替出現,這樣可以調節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大量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事實表明:課堂活動形式多了,學生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講閑話等現象大大減少了。
4、快反饋——及早糾錯。學困生由于長期以來受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數學知識往往需要多次反復才能掌握。這里的“多次反復”就是“多次反饋”。教師對于練習、作業、測驗中的問題,應采用集體、個別面批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等手段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同時還要根據反饋得到的信息,隨時調整教學要求、教學進度和教學手段。由于及時反饋,避免了課后大面積補課,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快反饋”既可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使之受到激勵,樂于接受下一次學習,又可以通過信息的反饋傳遞進一步校正或強化。
5、多渠道——豐富學習數學知識范疇。通過課外活動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外活動比課堂教學更具有開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擴大視野,擴寬知識、發展特長,增長才干。教師組織各種數學課外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可以組織講數學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數學競賽,建立數學園地,出數學墻報或小報,閱讀數學課外讀物,舉辦介紹中外數學家的故事會,開設數學專題講座等。讓學生在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中,不斷培養起學習數學的興趣。
5 小結
總之,作為一名中職數學老師,我們的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差的現狀,慢慢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逐步擺脫以前內心當中對數學的恐懼感,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數學學習能力有大的提升。徹底改變“后進生”的狀態。從而為全面培養合格的職業技術人才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勤. 高中數學教與學[J] .淺談如何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2013年18期
[2]黃尉.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實踐與認識[J].數學通報,2015,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