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奇
摘 要:以重慶市主城區公共交通體制及信息化發展現狀為研究依據,提出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建設的內容及目標,并詳細闡述了物理支撐平臺、應用支撐平臺、系統設計三大要素構建的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框架的總體架構。
關鍵字: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框架
1 重慶主城區行業發展現狀
1.1 體制現狀
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投集團)是2009年4月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的市屬國有重點企業,主要承擔重慶市軌道、鐵路、機場、公交、樞紐站場及其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開發和管理等任務。集團下屬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城市綜合交通樞紐(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城市通卡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分別負責軌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樞紐和場站建設,公共交通智能卡等業務。
1.2 信息化現狀
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投集團)目前正在進行指揮中心一期工程的建設,目前工程基礎環境搭建工程已進入到后期收尾階段。指揮大廳土建裝飾、大屏展示、網絡、服務器及安全(內外網)、中心機房及UPS、空調、防雷、監控等配套系統均已建設完畢。監控指揮中心現可實現視頻會議、視頻監控聯網、公交GIS地圖展示、車內3G視頻監控等功能。
3 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研究內容及目標
重慶主城區公共交通信息綜合發展應當提出公共交通信息化發展的總體框架、保障措施等內容。其中總體架構部分涉及實現信息綜合利用必須的物理支撐平臺、應用支撐平臺、系統設計、業務功能設計,用于統籌行業信息化發展建設,指導行業信息化建設,規范信息系統建設標準。
4 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框架總體架構
4.1 物理支撐平臺
(1)公共交通監控中心
公共交通監控中心可利用先進的展示設備,查看行業應用的分析監測數據,查看行業監控視頻,全方位展現行業的綜合運行動態。監控中心依托綜合視頻數據平臺整合視頻資源,如場站樞紐數據(BRT站點、軌道交通站點、樞紐場站)、車載視頻數據(公交車、軌道交通車輛、出租車)等。公共交通中心內應部署的先進的顯示設備、桌面監控終端,并配套部署視頻轉換、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相應硬件設施。
(2)公共交通數據中心
按照數據資源采集、篩選、綜合、分析、共享、應用流程和數據質量保障、數據交換共享機制、數據安全保障和數據集成應用需求,公共交通數據中心應由數據集成工具、數據質量控制、數據中心管理、數據交換共享體系、數據集成應用幾個部分構成。
4.2 應用支撐平臺
(1)公共交通電子地圖數據服務
電子地圖數據在行業管理系統、智能調度系統、出行信息服務系統等眾多系統中應用廣泛,是搭建眾多行業應用系統的基礎數據。
(2)公共交通綜合電子支付服務
重慶市交通行業領域應當抓住發展契機,理順機制,加大開發建設力度,為面向城市內的常規公交、BRT、出租車、軌道交通、長途客運等領域的一體化電子支付做好準備。以電子支付為手段,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
(3)綜合車輛衛星定位服務
基于行業內部已經安裝的衛星定位數據,構建整合出租車輛、公交車、長途客運車輛的統一的車輛衛星定位數據服務,為交通行業應用系統和交通行業外應用系統提供衛星定位數據。
(4)公共交通綜合視頻數據平臺
基于行業內部已經接入交通行業其他視頻監控數據,形成統一的視頻監控共享數據平臺,能對接入的視頻監控圖像進行調用、實時監視、錄像保存,可通過網絡或通過控制鍵盤對各前端攝像機、視頻控制矩陣進行控制等,并為交通行業外其他系統提供視頻數據服務。
(5)數據共享交換服務
公共交通行業業務信息系統數量眾多,需要有良好的機制保證數量眾多的數據服務正常協作。數據交換共享平臺旨在建設形成組織有序、管理科學、使用規范的資源共享及互聯互通機制,打破空間制約和部門壁壘,實現不同層級的行業管理應用系統之間、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為全市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應用提供支撐。
4.3 系統設計
目前,重慶地區公共交通行業現有信息系統大部分采取封閉式的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式,用于滿足行業管理和運營需要。隨著公共交通數據共享和業務需求的在增長。
面向服務的架構(SOA)可以有效解決面對復雜互聯、多領域交互時,應用系統開發所面臨的困境。SOA技術允許每個行業應用發布和使用基于Web的應用程序接口服務,這種服務基于開放性的可擴展標記語言如XML進行發布。它可以通過網絡提供跨網段的服務能力,為跨網段、跨單位的數據共享提供機會,為業務流程的高效低重組提供了可能。為促進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業務協同化,實現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5 保障措施
5.1 體制保障
重慶市作為國內一線大城市,可采取分階段、分步驟的方式,對各種公共交通方式包括地鐵、公交、長途客運等從政策研究、制定到實施,從交通規劃建設到管理,從技術規范、標準制定到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的統一管理體制。行業管理體制方面,加快“一城一交”交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現行業的管理職能的綜合化和統一化。
注重相關標準的貫徹執行,形成公共交通相關設備、產品的市場準入、認證認可體系,強化對公共交通信息系統與相關標準的一致性、符合性檢驗。
在體制機制上,制定相關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法規,防止公共數據資源壟斷,建立健全數據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引導的開放、開發體制和機制。以合理有效的機制,破除數據資源整合和共享存在的障礙。以有效的創新和變革,促進信息一體化利用體系的形成。
5.2 資金保障
公共交通信息系統在系統通訊、設備租用、數據托管、系統設備設施的更新換代、軟硬件更新升級等方面均需持續的資金投入保障。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發展需要改變“重建設資金投入,忽視運維資金保障”的現狀。多渠道籌集落實公共交通信息系統運維保障資金,形成對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發展的持續支持。
5.3 人才保障
公共交通系統的建設、運行、維護需要有力的人才保障。公共交通信息化需要成立專業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機構來保障系統建設工作;需要配備通信、計算機、交通相關專業知識人才來保障系統的日常運營工作。同時,還可積極探索引入外部運維機構的方式,解決使用主體專業人員不足的問題,如維護服務協議外包,委托代管等方式,聘請專業公司負責具體工作,降低公共交通信息化系統運行維護成本。
5.4 宣傳培訓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的建設推進對公眾、公共交通運營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都大有裨益,可為公眾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務,為行業企業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為提升行業管理決策水平提供手段。為配合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相關系統建設,保障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設應用效果需要充分利用政府宣傳部門、社會媒體廣播等進行宣傳,提高公眾參與公共交通一體化出行的意識、提高相關企業信息化一體化建設應用的積極性,提升行業相關管理者信息化管理意識和決策應用
觀念。
5.5 安全保障
公共交通信息化系統的安全性對保證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平臺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公共交通信息一體化發展離不開安全體系的保價護航。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安全應當在傳輸信道、網絡、應用平臺、和應用系統等方面加強保障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于莉娟,鄧衛.智能公交一體化系統研究[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8
[2]智茂榮.公共交通綜合信息網絡系統規劃建設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