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康
職業院校“雙創”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
孟 康
策應國家“雙創”戰略,職業院校應如何推進“雙創教育”已經成為當前職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根本任務與現實課題。
一是要正確理解“雙創”政策的內涵。“雙創”政策的國家戰略意圖首先是肯定“群眾”是創業的主體,這就回答了創業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還是少數學生的疑問。其次是旨在激發全社會的“雙創”潛能。這與習總書記提出的“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的職教價值導向是一致的。第三是要正確理解“創新寓于創業中”。創業不是拋棄本職盲目創業,而是結合自身實際,以崗位創新為基礎。因此,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高校以及中高等職業院校要將“雙創”人才的培養作為教育的邏輯起點與歸屬,要著重引導學生強化創新意識、培育創業精神、訓練創造能力,形成推動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是要積極開展“雙創教育”的實踐。“雙創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做好頂層設計,形成由各級各類學校參與實施的“雙創教育”體系。其次,“雙創教育”的根基在于課程,因此,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要求,構建利于學生“雙創”能力形成的課程體系。絕不能簡單地把創業培訓等同于創業教育。第三,“雙創教育”不僅僅是教育,還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行動。中小學校應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為重點,同時結合綜合實踐活動逐步向社會各領域延伸。高校以及中高等職業院校要結合專業學習開展好校內創業模擬實踐,并逐步進行生產領域的創業。
三是要大力構建“雙創教育”的實踐平臺。一是學校“創業教育”氛圍的營造,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二是“創業教育”課程的實施,傳授創業知識,培養創業能力。三是對創業典型尤其是本校畢業生中的優秀創業典型(包括學生的創新發明作品、專利產品等)的剖析,讓學生樹立創業的信心,學會人生規劃。四是開展項目引導、經費扶持、導師指導等多形式的創業實踐操練,推動學生創業方法與能力的應用。五是以“雙創”為主題的各類競賽與評比,讓“全體”中的“個別”脫穎而出。
“雙創教育”本身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只有將其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雙創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教育訴求,并形成蔚然成風的“雙創”熱潮。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教育局)
G717
C
1005-6009(2017)36-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