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天
培養技能創新型人才是職教“雙創”的切入點
明 天
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么培養,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要從培養合格公民的高度、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深度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廣度來思考職業教育的“新質量觀”。
通過創新創業大賽來推動技能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做法是行政推動的主要舉措,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這種模式存在的誤區是讓社會和學校更關注獲獎本身,忽視對人才成長規律的思考。
我們曾對技能創新型人才進行專門的課題研究,通過對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及企業一線業績較為突出員工的訪談和問卷,借鑒人才學、心理學、勝任力模型相關理論,將技能創新型人才勝任力模型分成創新能力、創新知識、創新技能、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結構六個維度,構建了技能創新型人才勝任力理論模型,創新能力處于最頂部,創新知識和創新技能是外顯勝任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結構是內隱勝任力,是關鍵因素。在三個內隱維度內,技能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就是喚醒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業創新思維,使其掌握創業創新必備的基本思維和方法;錘煉學生的創新創業品質,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技能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決定了教育方式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因此雙創教育是普適教育,即面對全體學生,要在營造氛圍、建構機制和搭建平臺上下功夫。
創新創業教育必須激發學生的熱情,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自覺參與。可做的工作有很多,如邀請專家名人做講座,利用成才典型引路,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網站,打造創新創業教育的園地等。
機制是保障,包括管理機制、培養機制、保障機制、考核機制等。創新創業教育是個新生事物,要成立由校長牽頭、校內相關部門聯動的管理機構,整體規劃創新創業工作;成立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統籌安排創新創業活動;成立實踐平臺管理機構,具體實施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將創新創業工作列入教師考核范疇;將創新創業教育經費列入年度預算;要設立獎勵資金,鼓勵師生參加創新創業。
平臺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課程是開展教育活動的有效保障,創新創業教育沒有國家規定的課程可以采用,必須引進或開發適合學生的課程;還需要學校培養教師,如通過名師引領,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的教師團隊;創新創業教育最根本的問題是實踐問題,其實踐平臺是青少年科技創新中心的創新社團或創業園的實踐平臺,還有可將創新創業教育融為一體的創客空間。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G717
C
1005-6009(2017)36-00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