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案例1·
培訓學習,果真是最好的福利
王偉
喚醒學習熱情;搭建成長平臺;實現多維成長
一個人的學習史,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史。作為一名教師,以“學習者”的姿態行走于日常教學之路應是常態。非常慶幸,在我個人成長的關鍵期,能扎根在蒼梧小學這塊重視“培訓學習”的沃土中。
2013年8月,新學年開學的全體教師會上,戴詠芳校長指出:“學校發展關鍵是教師個人的發展,教師個人發展關鍵是培訓學習!培訓學習,是我們為每位老師準備的‘福利’。”
果真,學校不久就給我們送“福利”了。10月底,2013年“教海探航”頒獎典禮在蘇州舉行。學校包車,帶領近50名教師去現場學習。“教海探航”頒獎典禮可謂教育界的“奧斯卡”,多少一線教師心神往之。正是參加了這次培訓,觸動了我埋藏心底的學習熱情——要親身“探航”。2014年,學校竟然有包括我在內的13位教師收到“教海探航”頒獎典禮的邀請函!
像這樣的集體為教師送“福利”幾乎成了常態,此外,教師個人主動要求的培訓,學校都盡量滿足。2013年至今,我先后申請了第八屆“新經典”大講壇、市“經典誦讀”骨干教師培訓、省班主任“送培到市”等各級含金量高的培訓學習。前沿的理論、全新的視角、實用的技巧、有效的策略……一次次的培訓學習,徹底喚醒了我的學習熱情,讓我體會到“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快意。
課堂教學是教師個人發展的“根本”與“泉源”。為了給教師搭建學習與展示的平臺,短短4年里,學校承辦了校際交流、市級展示、省級比賽等多層級課堂教學活動近30場。家門口的培訓交流,讓更多教師受益。
就我個人而言,也多次從這些活動中受益。2014年執教市“青藍結對”展示課《金子》,2015年執教市“333工程”培養對象展示課《愛因斯坦和小女孩》,2016年執教市“百名教師百校行”研討課《單元閱讀鏈接》……我在這4年里上過的市級公開課幾乎是過去8年的兩倍。
經歷是最好的成長方式。一次次研讀教材、備課中,我體會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意義;一次次試上磨課中,我理解了“學生已經懂的不教、學生能自己懂的不教,教了學生也不懂的暫時不教”的教學原則;一次次課后教學反思中,我明白了“課堂教學的本質與靈魂就是從人出發,要服務于人的生命成長”的內涵。
翻過一座山,才能看見一片海。各種形式的比賽歷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方式。學校為了讓更多教師在各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更是煞費苦心。2016年9月,經過市級一輪輪選拔,我有幸成為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備賽團的一員。為了取得優異成績,市教育局要求每位參賽教師集中統一學習半個月,學校把我所有的課務統籌安排好,讓我專心備賽;2017年4月,我參加了省“杏壇杯”課堂教學展評,為了磨好課,學校語文第三共同體所有成員都去聽我的每一次試講,聽完必研討,一次又一次的共同研討中,我的課堂教學日趨完善,最終取得賽區第二名的好成績。
回首成長路,一路行走的腳印清晰可見。面對自己專業成長的精進和改變,我真想大聲高呼:“培訓學習,果真是最好的福利!”
G451
D
1005-6009(2017)78-0045-01
(作者系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