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玨
解讀
構建人本課堂
韓 玨
課堂,說到底,是為了師生的共同成長。我們應追尋課堂教學的本意,從“人”出發,為師生的成長提供一切可能。
認真閱讀《……》(以下簡稱新課標),才能設計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環節。就毛筆書法課為例,無論是對基本點畫的掌握,還是對字形結構的感悟;無論是對運筆方法的理解,還是作品形式的體驗;無論是力求準確的臨摹,還是表達情感的創作;無論是碑帖的推薦,還是評價的重點;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書法的規律,都有不同的目標要求。
新課標,可以讓教師正確把握教學方向,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的課堂。
新課標強調:教師“在注重教法研究的同時,要加強學法指導、研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并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堂教學是師生生命歷程中的一段重要經歷,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充分信任學生的能力,了解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愿望,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的點燃,學生的興奮來自發現和頓悟。有趣的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民主的課堂,讓個性更加張揚;自然的狀態,讓課堂充滿活力。
比如,在書法《集字》一課中,我通過小游戲,引導學生初步感知集字方法,然后設計情境,大膽放手,和學生一步步探究集字的概念、內容、方法和步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最后鼓勵學生創新,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自主選擇團扇或鏡片,創作了成功的書法作品,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課堂中,學生始終保持興趣,因為親身參與了實踐,探索了方法,發表了見解,獲得了啟發。這樣的課堂,一定可以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站在課堂的中央。
一堂課的過程,其實就是檢驗教師教學水平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作為一名書法老師,怎樣的理念解讀便于學生理解,怎樣的講解示范便于學生觀察,怎樣的游戲體驗讓學生既快樂又不忘本,怎樣的環節設計讓知識點步步緊扣,怎樣的引用經典能不違背中心思想?對于一名書法教師,需要有豐富的書法專業知識、精湛的書法專業技能、專業的書法欣賞能力、扎實的書法教學經驗,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成為書法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帶領學生走正道。
教師在課堂上俯下身去,關注個性、換位思考、學會等待;要和學生共同學習,合作探究;師生和諧共處、平等對話,共同享受生命化的課堂,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教是為了不教。在書法教學中,對于書寫姿勢、執筆方法、起筆、行筆、收筆、結構、用墨、章法等方面的教學,都是在教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掌握了方法,才能引領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書法有自己的領悟和思考。
“人在課中,課在心中”,課堂不是表演,很多時候,為了一節公開課或賽課,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大量的預設,反復的預演,甚至每一個提問和回答都一一排練。殊不知,過分的投入演課很可能造成“人課分離”。
在很好把握學科特點,彰顯學科特色的基礎上,教學應該是真實的,評價也應該是真誠的。要勇于面對課堂中出現的種種意外,有針對性的應對解答。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自然天成,人課合一”。
我想,在課堂教學中只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對學生一視同仁而又尊重其個性,一定會是高效的課堂,受學生喜愛的幸福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