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瑾華
現場
趣寫臥鉤
——歐體臥鉤軟筆教學設計
肖瑾華
【設計理念】
小學3~4年級學生學習軟筆時,應掌握毛筆的執筆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教者在設計中特意添加了校對坐姿和握筆姿勢的環節。書法教育注重書寫技能的培養,手腕的靈活程度對書寫有著極大的影響。在下筆前,動動手腕,做做手腕操能使孩子們獲益良多。本課書寫內容是臥鉤,學生們可以借助手腕操,掌握好臥鉤的弧度,體會并展現出漢字的形態之美。對于四年級的孩子,臥鉤的書寫有一定難度。臥鉤的運筆過程動作豐富:露鋒起筆,行筆力度漸漸加重,彎度自然,出鉤前站正筆鋒,向字的中心鉤去。整個過程要求連貫圓轉、提按適宜、快慢適當。為了增強書寫實用性,本課把臥鉤的學習放進“心”字和“思”字的書寫,讓學生從單純的學習筆畫進入到書寫漢字的實踐中去??紤]到書法教學不僅是漢字書寫的訓練課,而且是書寫藝術的啟蒙課,具有美育、智育、德育等多項功能,所以增加了歐楷的欣賞、漢字變遷的介紹和欣賞大書法家故事等內容,體現技能、欣賞、情感三位一體的藝術教育原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臥鉤的正確書寫方法,注意腕力的提高,并通過字形結構的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書寫時能將二者統一起來。
2.過程與方法:以教師引導示范為主線,以自我體驗、小組交流、因材施教、實踐創作為手段,以掌握臥鉤的書寫方法與規律為目的,提高學生寫好字的實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寫字過程中感受文字的筆畫與結構形體美,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
【教學活動及意圖】
開始上課之前,在中國傳統音樂的伴隨下,學生逐幅欣賞索靖《月儀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王獻之的《中秋帖》和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
1.PPT出示《月儀貼》。
教師講解:來到書法園地,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故事中大書法家索靖的代表作《月儀貼》,這幅是章草作品,結體態勢沉穩、峻峭,用筆厚重謹嚴。
2.PPT出示《蘭亭集序》。
教師講解:《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它用筆方圓結合、剛柔兼濟,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3.PPT出示《中秋帖》。
教師講解:這是王獻之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
4.PPT出示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師問:這幅作品中的字筆畫平直,形體端正,是什么書體呢?
生:楷書。
師:歐陽詢不僅刻苦學習索靖、二王,還能博覽古今,書則八體皆能,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法度嚴謹、筆力險勁,后人稱為“歐體”。
PPT出示:東域小學學生書法作品。
師:這是老師所在學校同學們的作品。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要寫好規范楷書字,今后再逐漸學習行楷書以及各種字體。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欣賞,開闊學生眼界,對學生了解書法文化知識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讓他們在欣賞中感受漢字的形態美。借助草書、行書、行草和楷書的對比,引出本課學習內容——歐楷?!?/p>
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書法凝聚了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審美意識,是中華傳統藝術的根。課前欣賞迅速地讓孩子們從現代快節奏的步調中緩下來,寧心靜氣沉浸于書法世界中。它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潛移默化地滲透書法文化知識,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漢字的形態美。這種氛圍,無形中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和軟筆書法的距離,讓人沉浸于對美的欣賞和追求中。
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課前導入,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以下是筆者的做法:
1.激趣之過渡篇。
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說過:“好的導入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攏過來,好的導入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币粋€成功的導入環節,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師:沉浸在書法天地中覺得時間過得真快,你看月亮都升起來了,你覺得它像什么筆畫?
學習書法其實是一個較為枯燥的過程。怎樣讓學生愛上它?這是作為書法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此處,教者把筆畫和月牙兒聯系起來,用童趣的眼光和思維導入臥鉤的學習,過渡自然,趣味性強,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拉到了熟知的月亮上來。還讓學生對臥鉤優美的形態有了初步的印象。
2.激趣之讀帖篇。
學習書法,讀帖和臨摹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古人說:下筆意在先。只有熟知筆法、字形,才能把它寫好。因此,讀帖又是臨摹的基礎。
師:彎彎的月牙像臥鉤,你覺得它們和什么形狀關系密切?(投影出示三角形、圓形各種形狀請學生選擇)。
生:圓形。
師:臥鉤就像是圓形的一部分。請同學們再次仔細觀察:臥鉤首、尾布局在位置上有什么特點?
生:首尾成一斜線。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那么,哪兒高哪兒低呢?
生:首高尾低。
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月牙兒、臥鉤的弧線姿態,得出首尾成斜線的結論。把枯燥的讀帖,變成了有趣的圖形課。學生們樂在其中,深化臥鉤的弧線美的記憶。
師:觀察得很細心,要想用毛筆表現出它的姿態可不容易,一定要有正確的手勢和坐姿,請你們端正坐姿,拿起毛筆,(檢查一下坐姿和握筆姿勢)放松你的手腕,跟著老師一起空中打圈,做一做手腕操。
生跟隨“月亮船”的音樂做手腕操。
師:讓我來看看你們的手腕操做得怎樣!
【設計意圖:手腕操的練習貌似不起眼,卻對掌握臥鉤的弧度大有幫助。當然,不僅僅是臥鉤。把手腕操作為書法課的常規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手感,鍛煉腕部肌肉和力量,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中年級的孩子處于學習書法的起步階段,教者在練習手腕操前,規范學生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3.激趣之臨摹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睗夂竦膶W習興趣,可以使各種器官和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直接接收教學信息,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師(示范書寫月牙形):(看好大屏幕)跟隨老師打打圈,毛筆輕輕落到紙上,畫出弧線。再打圈,露鋒起筆,由輕到重,一氣呵成,畫出月牙形!
生在作業紙第一列描一寫二。教師巡視指導,尤其表揚借助手腕操打圈畫月牙兒的學生。
師(語氣神秘):老師要給你們變個魔術(月牙形加個鉤),請看老師的動作,變成了什么?
生:臥鉤。
【設計意圖:教師把寫臥鉤的動作分解為畫月牙形和變魔術。每個孩子都喜愛繪畫,月牙形是他們所熟悉的圖形,用“畫”的形式表現,讓孩子們對軟筆書寫不再害怕,更加樂于動筆展現自己心中的月牙兒。中年級的孩子好動且好奇心強。教師用變魔術的方式吸引孩子認真觀察,把“鉤”的動作牢牢地印入腦海?!?/p>
4.激趣之評價篇。
學生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書寫要領,教師要求學生對照口訣,動筆書寫,感受臥鉤的弧線美。學生寫好后,教師運用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學生不論書法功底如何,只要對照口訣,就可以成為其他同學的小老師,對他人的字品頭論足一番。
【設計意圖:找找同學書寫的哪些地方做到了口訣要求,讓學生對書寫要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激起了學生的反思意識,促進他們的進步。】
1.“心”字教學,體會筆畫呼應之美。
(1)了解心字演變史,激發學習興趣。
觀看PPT?!九湟簦褐袊鴷ㄊ方洑v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書法是漢民族特有的文字書寫藝術,它的形成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目前發現的與原始漢字有關的資料,為學術界公認的中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后期(約公元前14~公元前11世紀)的甲骨文和金文。從商代后期到秦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這種演變具體反映在字體和字形的嬗變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趨向線條化,戰國時代漢族民間草篆向古隸的發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隨著書體的嬗變而愈加豐富起來。】
這些歷史雖然在課件中不能具體闡述,但對于學生來說,短短兩分鐘的簡史卻是經歷了一次書法歷史知識的洗禮。學生們對漢字的演變歷史顯得興趣盎然,但也有些意猶未盡?,F代發達的資訊手段,可以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這使書法教學不僅僅在課堂,還可以延伸到課外。
【設計意圖:在教學活動中適當進行書法文化教育,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涵及文化價值有所了解,提高文化素養。每次書法課滲透一點點,日積月累,學生們將獲益良多?!?/p>
(2)動手實踐,體會筆斷意連的呼應之美。
教師邊書寫,邊解釋書寫要領。寫時要求點畫要有生氣,盡管楷書的筆畫是相互分離的,但在點畫的書寫時要能夠做到筆斷意連。左點和臥鉤要斷筆,上面兩點要呼應,整個字應該是一氣呵成。學生在練習和相互的評析中,深入體會筆斷意連的呼應之美。在實踐中運用臥鉤,把單純的筆畫運用于實際書寫中。
【設計意圖:筆斷意連,筆畫呼應僅僅憑借學生的觀察是很難體會到的。教師邊示范書寫邊講解,給予了學生理解這兩個詞的機會。學生覺得原來書法的筆畫間還有這么有意思的聯系呀。對自己書寫表現得躍躍欲試,書寫時則用心體會,認真實踐,享受書法書寫的樂趣?!?/p>
2.“思”字教學——體驗結構穩健之美。
(1)故事導入,理解“思”的含義。
精彩有趣的故事內容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作為對學生認真書寫的獎勵,教師給他們欣賞歐陽詢臥碑三日的故事。從而告訴學生練習書法不僅要用“心”,還要勤于思考,進入到“思”字的教學。
(2)利用輔助圖形,掌握字體結構。
歐體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教者從“思”字的整體和部分兩方面,利用圖形幫助學生掌握整個字的形態,體會歐體的險峻之美。
片段一
師:請各小組認真思考,帶有心字底的“思”字呈現什么姿態?
生:穩穩的梯形。
師:書法除了筆畫上要有質感,在結構上也要穩健,“思”字必須講究上窄下寬的梯形結構。(板書梯形)
片段二
圖形游戲,感知田和心的位置關系。(板書微調)
PPT出示兩組圖形,要求學生比一比,哪一組的兩個圖形更緊密?為什么?
師總結:帶有心字底的字特點——梯形、微調、右移。
【設計意圖: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競賽實驗:在十秒的時間內,把人們分成兩組,一組記憶一篇短文,另一組記憶一張圖片。結果,記憶短文的還沒來得及看完,更別說記住里面的內容了。而記憶圖片的則能基本說出圖里的內容。因此,借助圖形分析漢字的結構,直觀簡潔,便于中年級的學生理解和掌握?!?/p>
在課的最后,請學生再次運用所學書寫含有臥鉤的兩個字,加深印象,鞏固所學。背景播放古箏曲,營造良好的書寫氛圍。
【設計意圖:書寫時,播放古箏曲,營造良好的書寫氛圍。學生在古典音樂的熏陶中,凝神靜氣,享受軟筆書寫的快樂,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p>
教師和學生以教師選擇、學生推薦等多種方式,評選出優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獲得展示資格的學生,在書法上獲得了認可,樹立了自信心;沒有機會展示的學生,可以從優秀作品中汲取精華,獲得相互學習的機會。
教師贈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設計意圖:由書法教育引申至生活中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學習做人的道理。】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東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