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向
核心素養時代學校轉型升級的思考
陳大向
質量提升、素養導向是當前學校轉型升級的方向。學校辦學的價值立場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核心素養的培育首先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自由。學校的課程設置是轉型升級的重點,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需要建立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的多樣化、可選擇性。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是學校轉型升級的基礎,要突出自主學習,超越“雙基”,走向素養。
核心素養;學校轉型;課程設置;課堂變革
質量提升、素養導向是當前學校轉型升級的方向。因此,筆者認為學校轉型升級應從人出發,為了人的核心素養,關注人的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從而使人們能夠健康發展、幸福生活、成功應對未來挑戰。校長的價值便是追求和實踐“素養取向”的學校轉型升級。
多年來,普通高中一直以追求升學率為自己的目標。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出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回答了“立什么德、樹什么人”。這一價值的內涵體現教育返樸歸真的思想,應該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應成為學校轉型升級的根本。
2008年,四川省廣元外國語學校確立了“差異教育,讓每個生命都精彩”的辦學思想和“培養具有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身心健康的現代公民”的育人目標,當時追求的境界:一是承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有差異,不搞“一刀切”,允許“不一樣”,促進多元發展,讓每個學生都形成鮮明的個性;二是承認每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有差異,不搞“齊步走”,允許“不整齊”,實行異步發展,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獲得大的進步。從本質上說,就是從學生差異出發,因材施教,積極構建適合學生的教育。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價值追求,要求我們要用“素養取向”來進一步審視校本價值,找到自己的句子,詮釋價值內涵,完善價值理念。為此,我們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引導師生從“差異教育,讓每個生命都精彩”這一辦學思想出發提煉校本教育理念——“尊重差異、提供選擇、開發潛能、多元發展”。“尊重差異”確立差異教育價值取向的哲學基礎;“提供選擇”彰顯差異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開發潛能”展示差異教育“自我喚醒”的實現路徑,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課程選擇權,讓每一位學生在選擇中嘗試、思索;“多元發展”構建差異教育“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模式,從差異出發關注每個學生差異性的智能構成,為學生可能的發展方向提供有效幫助。采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孩子都能運用最為擅長的方式學習,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提供能建立自我價值感的多元平臺,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展現自己的精彩,在合格的基礎上實現富有個性特點的、多元的、主動的發展。
學生核心素養體系明確了各學段、各學科課程在人才培養上的共同素養目標,為各學科在課程目標、內容和學習機會上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目標依據,也為跨學科學習課程提供了理論基礎。校長應引導師生根據時代與實踐的需要,對核心素養的表現進行豐富和完善,找到與課程目標的對接點,實現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基于此,當下學校的首要任務是調整課程結構,由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的課程體系轉型升級為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體系。
新課改后,一些校長在課程上不斷做加法,導致學校課程不斷膨脹。一些學校偏離國家課程標準和兒童成長需要,另起爐灶,另搞一套,開發數百門乃至上千門光怪陸離的所謂的 “校本課程”。用“核心素養”來審視學校教育,學校應回到育人原點——培養人的核心素養上來,課程應滿足人的“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這便要求學校在轉型升級時要改變傳統的課程結構,以滿足人的核心素養要求。最近,我校努力探究分層選班和分類選課制度,促進教育從“統一模式”走向“選擇模式”,為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尋找路徑。
實行分層選班制度,由同一水平的課程轉型為多層次的可選擇課程。差異教育不是給“學霸”吃“偏飯”,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不管學生的基礎如何,學校首先要保證讓每個學生掌握基本的、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力爭做到課堂教學“每個都教好”。基于此,我們將數學、英語、物理等學科按成績高低分別設置A、B、C三個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興趣愛好、人生目標等,自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層次。各層次學習目標和學習形式因層設定,學生分學科走班學習:A層次要求適當放慢教學進度,夯實基礎,培養學科興趣,學生“認真聽講”;B層次要求熟練掌握雙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實行“小組學習”;C層次要求大量拓展學習內容,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主動發展、自我超越能力,“我的課堂我做主”。實行行政班和教學班雙軌制管理,學生的日常活動、文體活動、自主學習等在行政班內進行,由行政班主任管理;學科教學時學生離開行政班,帶著學習用品到相關教學班上課,由教學班導師管理。分層選班順應了教育教學和學生認知的客觀規律,尊重學生存在的現實差異,為學生搭建了適合的平臺,讓學生在屬于自己的“跑道”上得到全面而富有個性的成長。
實行分類選課制度,由單一應試的課程轉型為“多樣化”的可選擇課程。學校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出發設置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課程選擇,學生不必為自己的弱項惶恐,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現自己的強項,發展自己的優勢。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理念,具體操作時,我們實行了分類選課制度。比如外語,以級部為單位,打破班級界限,統一外語課教學時間,每個級部都開設英語、日語、韓語課程,每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人生志趣選擇修習課程。再如體育大課堂,以級部為單位,打破班級界限,統一體育活動時間,每個級部都開設籃球、足球、網球、游泳等課程,每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運動的類型。
當下的高中課堂教學主要是 “講授式”,傳授學科知識,培養應試能力。核心素養是以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復雜交往能力為核心的高層次能力與道德意識、社會責任感的融合,培育核心素養需要轉變教學方式,讓知識的生成過程變成教學與學習。在這轉型期,校長不只是理念的倡導者,更應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者,和教師一起變革教育教學行為,促進學校教育的轉型升級。最近,學校針對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按照差異教育思想,探究教學轉型,從“以教定學”轉型為“以學定教”,從“以知識為中心”轉型為“以能力為中心”,從“教教材”轉型為“用教材教”,從“知識傳授”升級為“思維訓練”。基于此,我們建構了“學議練悟”四步教學法。
“學議練悟”四步教學法追求的境界:“學”是“學生自學”,學生針對學習目標和核心問題(典型例題),獨立地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學習材料。此環節要求教師承認和善待學生差異,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和體驗自主感。“議”是“交流討論”,全班或分小組交流自學成果,教師評點,師生互動。有爭議的問題展開小組或全班討論,教師講解、析疑、釋疑。“練”是“變式訓練”,抓住思維訓練的主線,恰當變更問題情境或改變思維角度,引導學生從不同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悟”是“反思感悟”,學生梳理知識點,建立知識網,緊扣目標,反思思維障礙點,歸納解題規律,總結學習的得與失。
G420
B
1005-6009(2017)34-0012-02
陳大向,四川省廣元外國語學校(四川廣元,628000)黨委書記、校長,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