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庾南
·案例·
安全教育,守住學生的生命線
李庾南
安全教育;安全事故;生命線
十二三歲的孩子精力旺盛、常常像好斗的小公雞,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剛剛進入初中,因為課間的嬉鬧,導致碰壞門窗玻璃、碰倒桌凳的事情時有發生。剛做班主任時,對這一類事件的處理,我總是從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角度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對這個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發育特點的關注不多,缺少對正確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行為引導的研究。我每次除了對學生批評、埋怨外,還有就是“請家長”,這樣的做法雖然能讓學生由于懼怕而有所收斂,但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為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決定了他們不能自覺、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后來,我的認識逐步提高了,開始加強對學生成長發育期有關知識的教育,如與生理衛生學科教師溝通配合,利用班會課舉辦生理衛生知識方面的主題報告;注重開展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如棋類、球類活動,釋放學生的精力,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理解和友誼。漸漸地,我們班的風貌發生了改變。盡管如此,還是難免會發生一些事故。
20世紀70年代,貫徹毛主席“學工、學農、學軍”指示,我經常帶學生下鄉、進廠或到部隊鍛煉。“遵守紀律,注意安全”是我腦子里繃得最緊的一根弦。在南通制藥廠學工時,小王的橡膠鞋底被車間地上細小的針劑藥瓶碎片扎破,玻璃穿過鞋底扎破腳底,我立刻和幾個學生一起將他送到廠醫務室處置。處置好后,我還擔心會有玻璃細屑進入血管,將他帶到大醫院外科就診,醫生確認沒問題后,我才放下心來;20世紀80年代初,電影《少林寺》使得武術一時盛行。我“未雨綢繆”,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但意外還是發生了。一天中午,班上的小紀在走廊上練“空中飛人”,結果身體失去平衡,頭著地摔了下來,情況危急。我得到消息的瞬間,頓時有天旋地轉的感覺。我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急診室,醫生告訴我,學生已進手術室,馬上手術。在手術室外等待的那段時間真的是如坐針氈、度日如年啊!好在最后小紀沒有生命危險,休學一年后又回到了校園;20世紀90年代中期,某天午間,幾個在校用餐的學生在做作業,小徐將一根豎笛扔給隔兩行的同學,中間一行的小曹正在低頭寫作業,正當笛子從小曹面前飛過時,他抬起了頭,笛子剛好砸到他的門牙上,一顆門牙被打落一半。我找到掉下的那半顆牙后,馬上將小曹送到醫院口腔科,并及時通知兩位學生的家長到醫院。經過醫院的多次治療,小曹終于接上這半顆牙。這件事前前后后處理了近兩個月,因為臨近畢業,對兩位學生的精神和學習都有一定的影響。
這些血的教訓使我從此更加繃緊了安全意識這根弦,教育學生自覺增強安全意識,時刻牢記安全第一。下雨天,我吩咐學生,穿雨衣影響左右兩側視線,騎車慢點;上學、放學時過馬路一定要“紅燈停,綠燈行”,走路別忘靠右行;上下樓梯不擁擠、不打鬧等。
多年的工作實踐讓我深深體會到,當班主任一定要增強安全意識,其中更要重視的、也更為艱巨的是,一定要做好學生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問題無處不有,安全教育也應無處不在。
G635.1
B
1005-6009(2017)87-0067-01
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